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甘肃漳县古代盐业与文化的考古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4―201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漳县墩坪墓地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并对漳河流域进行了初步调查。考古工作表明,东周时期活跃于漳河流域的是西戎族群的一支。漳县拥有丰富的盐业资源,古往今来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盐业资源在西戎部族分布、扩张中的作用与影响,我们对漳县的盐业遗存进行了调查。
  一、漳县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漳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东连武山县,西邻卓尼县,北接渭源县和陇西县,南通岷县。县境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7公里,面积2164平方公里。
  该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西秦岭过渡地带,在地质构造上隶属于秦岭构造带的西段。地貌特征复杂多样,海拔高度1640-341米,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主要河流有漳河、龙川河与榜沙河,是渭河的主要支流。河谷地区,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区内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58,3毫米,年平均气温8,60,全年无霜期180天左右。
  考古工作①表明,漳县地区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人类进行生产活动,但直到汉代才有相关的文献记载。东汉章帝元年(76年),初置县治,属陇西郡,因战略地位重要被认为是汉王朝的“西陲屏障”而名障县。三国时因之,属魏国管辖。西晋永嘉年间,县治荒废。五胡十六国时期,障县前后隶属于前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大夏。自西秦起,障县归入广宁郡。进入南北朝,宋元嘉七年纳入北魏版图,改名彰县,景明三年改广宁郡为广安郡。魏恭帝四年(557年),西魏恭帝禅让皇位于宇文觉,建立北周,废广安郡,归入略阳郡(郡治在今秦安)。隋大业三年(607年),复置陇西郡,障县复名,属其管辖。唐武德元年(616年),陇西郡改名渭川郡。天宝元年(742年),复名陇西郡。在天授二年(691年),障县更名武阳。神龙元年(705年),武阳复名漳县。广德元年(763年),漳县陷于吐蕃。五代时期一直为吐蕃占据。宋熙宁六年(1073年),置盐川寨,隶属巩州。绍兴初,并入金,改盐川镇,属定西州。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复置鄣县,属巩昌路。明初更名漳县,属巩昌府。清因之,道光九年(1829年),改降陇西分县。民国二年(1913年),复名漳县,属兰山道。
  二、漳盐盐矿特点及相关历史文献
  1985-1986年,甘肃省地矿局水文一队对漳县盐矿进行了科学的地质勘探②。勘探表明,矿区中心区域位于漳县城西南2,5公里的漳河南岸盐井乡,这里南靠牛头山、东连猫儿嘴、西接喇嘛山、北临漳河岸,东侧盐水沟、西侧朱家河自南向北穿乡镇而过,汇入漳河。它形成于陆相断陷盆地,所在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纬向构造带、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和陇西旋卷构造体系交接部位。岩盐矿体整合于新第三系临夏组第三岩段地层中产出。盐层顶板埋深70-176米,底板埋深190-390米。全矿床NaCl平均品位71.87%,矿石中矿物成分有岩盐、钙芒硝、石膏等。盐卤水埋藏深20-100米淋滤带内,矿化度一般为140-340克/升,并有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盐卤水主要分布在盐井乡、小井沟与盐水面三个次级第三系沉积盆地中,已发现的盐卤水露头(井、泉)有多处,控制面积至少达5-6平方公里。可见,漳县盐矿具有埋藏浅、易开采、品位高的特点,为人们进行制盐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文献对漳盐生产可追溯到秦汉。其制法自东汉以来,似无较大改变,即用轱轳将卤水从井中汲出,倒入锅内,用柴火熬煮,待水汽蒸发,再根据含水量的高低,制成水盐和火盐两种。历史上漳盐的生产是区域人群重要活动和当地税收的主要来源。到明代,漳盐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洪武时,岁办盐,西和十三万一千五百斤有奇,漳县五十一万六千五百斤有奇,灵州二百八十六万七千四百斤有奇。弘治时同。万历时,三处共办千二百五十(七)万七千六百余斤。”
  历史上,漳盐的销售范围基本在北至会宁,东达天水,南到迭部,西抵黄河的广大地区。明代漳县归陕西管辖,漳盐销往“陕西之巩昌、临洮二府及河州”。清代漳盐的售地主要是“西岷州、洮州,东宁远、伏羌,东南马坞、礼县界,北陇西”。到民国时期,漳盐除供应本地之外,还售往陇西、宁远、伏羌、安定、会宁、通渭、靖远、岷州卫、洮州卫、西固厅、秦州、秦安、清水共十三厅州县。
  盐的生产还造就了主要燃料――薪柴市场的繁荣局面。成书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武阳志》中有生动写照:“南望盐川五里途,熬来双井水成珠。朝朝集上薪如桂,六十余家买尽无”。
  盐井乡地理位置属于政治边缘,动荡时期常成为成为政权争夺的对象。以宋金文献为例,提及盐川镇(寨)之处多与战争有关。
  《金史・杨沃衍传》:“兴宝元年……通远军节度使温迪罕娄室、同知通远军节度使乌古论长寿、平西军节度副史和速加乌迪将兵五千出巩州盐川,至故城,逢夏兵三百击走之。”
  《宋史・安丙传》:“夏人来乞师并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分遣将士趋秦、巩、凤翔,委丁煜节制,师次巩州盐川……既而致攻不可乃止。”
  《西夏纪事本末》:“1220年9月,戊午,太白昼见……克金来远镇,继又克盐川镇,进攻定边城,金兵往救,不利。”
  三、田野调查
  结合文献记载,漳县境内共有3口古盐井和2处露头盐泉(图一)。本次田野调查在盐井和盐泉附近发现多处早期人类活动遗址。
  图一漳县盐井和盐水泉分布图
  1,墩坪墓地2,吴家门墓地3,张家岭墓地4,刘家坪遗址5,猫儿嘴遗址6,岳家坪一徐家坪遗址7,大坪遗址 8,寺坪遗址9.下井10.上井11,小井12,盐水面3,东岳庙盐水泉
  (一)上井和下井及周边
  上井和下井位于盐井乡盐场沟沟口朱家河两侧,二者相距约百余米。附近发现猫儿嘴遗址,并复核了1950年代调查所见的刘家坪遗址。
  1、上井(地理坐标:E104°44’41”,N34。84’02”)位于朱家河以东50米,地势较高,卤水流量大,含盐量高。据《漳县盐法志》⑧记载:“上井,口方,三尺三寸,深计四丈六尺七寸。”上井于1991年现代真空盐厂建成后停产,在原址上建立盐史馆,供人参观。上井井口现用砖砌成八边形,并用铁网封住,井壁用枋木贴衬,井口距卤水深约3米(图二)。   2、下井(地理坐标:E104°44’33”,N34°84’08”)位于朱家河以西20米,与上井相比,地势较低,水流量小,含盐量较低。据《漳县盐法志》记载:“下井,口长方,计长三尺四寸,宽二尺四寸五分,深计四丈七尺。”该井于1989年停止生产,由漳县税务局封闭。1990年,相关单位在此修建商铺,下井被掩埋。2006年,在重新认识到下井在漳县制盐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后,当地政府拆除叠压于下井之上的铺面,使其重新恢复,将井口用水泥砌成井字形,建雕塑,修井亭(图三)。
  史籍记载,两座盐井在历史上曾长期开采,周围形成了稠密的人口聚集区和商贸中心,后因暴雨成灾,这里发生了规模较大的泥石流。因此,早期人类在盐井周围展进行制盐活动形成的遗存或被破坏、或被深埋于地下。通过调查,我们在盐井东西两侧坡地上各发现一处早期人类的遗址,简述如下。
  (1)猫儿嘴遗址(地理坐标:E104°44'99”,N34083’97”)位于盐场沟沟口东侧的山坡上,该坡地因外形似猫嘴而得名。其上现有明清时期修建的防御性堡子一座,依地势而建,分内堡和外堡,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堡子西、北两侧修筑内、外两道堡墙。堡墙西侧有宽约4米的人工壕沟,东、南侧为宽约30、深约35米的自然冲沟,北侧面向漳河,堡墙沿断崖修建,其所处地理位置以天然地形为屏障,易守难攻。该堡明清称“盐场堡”,民国叫“盐井堡”。在堡子内外地表发现散落的陶片,遗址叠压于城堡之下,面积约不详。
  采集陶片标本5片(图四),分泥质陶与夹砂陶两类,火候不均,陶色斑驳,器形均为陶罐,手制。
  泥质陶1片,红陶,器表装饰数道凹弦纹。
  夹砂陶4片,胎体夹细砂,除1片为橙黄陶之外,余者器表或呈灰色,或红灰相间。素面和装饰竖向细绳纹者各占50%。
  (2)刘家坪遗址(地理坐标:E104°43'32”,N34°84'00”)位于盐场沟沟口西侧的漳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在遗址北侧漳河自西向东流淌(图五)。该遗址于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文化遗存主要是齐家文化文化的陶片,未发现文化层堆积。本次调查发现,该遗址的主要遗存位于台地东侧、盐场沟口西侧的台地边缘。由于平填整地,乡村道路拓宽硬化对遗址破坏严重。
  (二)小井及周边
  1、小井(地理坐标:E104°46’30”,N34°82’92”)地处小井沟小井河南侧,西北距盐井乡3,5公里,与汪氏家族墓地隔河相望。该井水流量更小,含盐量低,历史上的地位不显著,在一些文献中常被忽略。《漳县盐法志》记载:“小井,口方,二尺,深计一丈八尺七寸。”到20世纪60年代,小井停止生产,其上建筑也逐渐荒弃。如今的小井仅剩一直径为1,1米的圆坑,充满卤水,周围盐碱化严重(图六)。小井南面的山坡地形较陡,没有发现人类活动遗迹,但在小井对面小井河北的台地上有两处相距较近的遗址。
  2、岳家坪一徐家坪遗址地理坐标:E104°46’65”,N34°83'30”,该遗址位于汪氏家族墓北侧的坡地上,西南距小井约250米。遗址的断面上发现一座东西长约12米的白灰面房址和一座直径约0,7米的陶窑,地表散落大量陶片。
  采集陶片标本17件(图七),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手制,器形单一,均为陶罐。
  泥质陶5片,均为橙黄色,2片素面,3片饰竖蓝纹。多为陶罐腹部残片,1件为肩腹部残片,折肩,肩部素面抹光,腹部饰竖蓝纹。
  夹砂陶12片,又可分为夹细砂和粗砂两种。前者2片,1片为橙黄陶,素面,1片为灰陶,饰稀疏横向绳纹。后者10片,皆饰粗绳纹,器壁较厚。除1片为灰白陶外,余者为红陶。大部分陶片为器物腹部残片,仅2片为口沿,方唇,饰附加堆纹。
  遗址剖面裸露的陶窑中,采集若干窑壁。表面褶皱不平,多呈灰绿色,部分呈红色。窑壁最厚可达2,8厘米。
  3、学田坪遗址(地理坐标:E104°46’93”,N34°83’54”)位于岳家坪一徐家坪遗址北侧,二者相距约300米。在遗址断面暴露有灰坑数座,灰坑堆积内含大量陶片。
  采集陶片标本7件(图八),分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
  橙黄色泥质陶,4片。其中1片为彩陶瓶颈部残片,橙黄色陶衣上装饰黑彩弦纹。余者均素面,1件为陶瓶颈部残片,器壁较厚,余者2件为腹部残片。
  夹砂陶灰陶,3片,器形均为陶罐。1片为口沿,侈口束颈,器表呈灰黑色,夹细砂,颈部以下饰戳印纹;余者2片为腹部残片,器形较大,通体饰交错细绳纹,其中1片装饰附加堆纹。(三)东岳庙盐水泉及周边
  1、东岳庙盐水泉(地理坐标:E104°50’93”,N34°80’56”)位于盐井乡东南10公里李家沟门村东岳庙后200米。盐水由泉眼中流出,水流量较小,但常年不干涸,在北部汇聚成一圆形水池(图九)。水池周围盐碱化严重,呈白色。在盐水泉附近发现两处遗址,简述如下。
  2、寺坪面遗址(地理坐标:E104°50’92”,N34°80'55”)位于盐水泉南侧台地上,紧邻水泉。遗址面积较小,约3000平方米。从遗址北侧断崖暴露的剖面观察,文化堆积较厚,中间夹杂大量陶片。
  采集陶片标本10件(图一0),分泥质陶与夹砂陶两类,均手制。
  泥质陶2片,1片为器物口沿,圆唇,侈口。橙黄陶,素面,器壁稍厚:另1片为陶罐腹部残片,红褐陶,饰蓝纹,器壁较薄。
  夹砂陶8片,可分夹细砂和粗砂两类。前者3片,1片器表呈灰黑色,胎体为红色,饰蓝纹,另外2片饰细绳纹,罐腹部残片,分别为橙黄陶和黄褐陶。后者5片,红褐陶,装饰斜向粗绳纹,器形为陶缸,器壁较厚,达1,5厘米。大部分为器腹残片,1片为器底,较平。器表盐碱化严重,多侵蚀为白色。
  3、大坪遗址(地理坐标:E104°50’69”,N34°80’79”)位于东岳庙盐水泉西侧,其与寺坪面遗址中间隔一条东岳沟。该遗址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遗物丰富,堆积多分布于东岳沟西侧向阳的台地之上。在台地内侧坪上有汉代墓葬分布,大多数为砖室墓,近年时有盗掘。   采集陶片标本5片(图一一),分泥质陶与夹砂陶两类,均为手制。
  泥质陶3片,陶色橙黄。2片为罐腹残片,饰竖蓝纹;另1片素面,为器底部分,平底,直径13.4厘米。
  夹砂陶2片,均为陶罐残片。1片夹细砂,颈部以下饰粗绳纹,印痕较深,器壁较薄;另1片夹粗砂,饰粗绳纹。(四)盐水面及周边
  盐水面(地理坐标:E104°49'56”,N34°83’81”)位于盐井乡东北4公里陈家磨村北面照石坡山上,距地表垂直高度约40米。一眼盐泉由上而下渗流,终年不断,冲沟内盐碱化严重(图一二),两侧粘附大量卤盐。由于近年发生的山体滑坡,盐泉被埋,盐水面周围地貌变迁,原有地形地貌无据可查,这次调查未发现其周围保存有早期遗存,但在盐水面山山麓下现有老住户数十户。据当地老乡介绍,这里的卤水盐含量很高,两桶水可熬制10公斤盐,以前这里多数人以熬盐、贩盐为生。
  上述遗址调查时,采用随机采集的方法收集散落地表的陶片。根据陶片特征,诸遗址的年代跨度从仰韶晚期至齐家文化时期。除学田坪遗址采集的陶片泥质陶较夹砂陶多1件之外,其余遗址夹砂陶均多于泥质陶,且夹砂陶中夹粗砂者占较大比例。可辨器形主要有罐、缸和瓶,其中罐的数量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遗址采集到瓶和缸的陶片。泥质陶器表纹饰除素面外,有彩陶、蓝纹和弦纹几种,蓝纹数量较多。夹细砂陶除素面之外,亦有细绳纹、戳印纹,以细绳纹为主。夹粗砂陶陶制火候较高坚硬,纹饰主要是绳纹,个别陶片有附加堆纹,且绳纹较粗,排列稠密。在这三类陶器残片中,泥质陶和夹细砂陶器形种类多样,器表纹饰丰富,器形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罐、盆、瓶等。夹粗砂陶器形和纹饰均显单调,器壁较厚,多为型形较大的缸之类,根据遗址的位置紧邻盐井或盐水泉,尤其是寺坪面遗址发现的陶缸残片上,多覆盖着白色的盐碱化物质,它们功用可能与制盐有关。
  四、漳县境内东周时期青铜文化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漳河流域的考古活动开展较少,仅有零星的考古调查活动⑨。1970年代,伴随农业学大寨开展的大规模平整土地运动在漳县拉开帷幕,河流两岸的山地被开辟为梯田,一些遗址遭到破坏,出土了部分青铜时代遗物。如1973年春,在新寺乡三宏村龙川河南岸的三堡子遗址出土部分战国铜壶、铜鼎和玉璧,现藏于漳县博物馆。进入21世纪,漳县境内的盗墓活动逐渐变得猖獗。201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遭盗掘严重的墩坪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对漳河沿岸进行初步调查,发现东周时期墓地3处⑩。这些墓地分布于漳河沿岸顶部较平缓的二级台地上。3处墓地之间的距离较近,彼此相距5公里范围内。墓地内墓葬分布较分散,绝大多数无叠压打破关系,墓地大小有别,大者拥有墓葬数百座,小者数十座。墓葬现存墓口深浅不一,但因墓葬中皆随葬大量殉牲,因而极容易被探明盗掘。
  2014年墩坪墓地发掘26座东周时期墓葬。墓葬形制主要有土坑竖穴墓和土坑竖穴偏室墓两大类。大多数墓葬内发现有木质棺、椁痕迹。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朝东。盛行殉牲,多放置于竖穴墓道填土和墓室之中。随葬品一般出土于墓葬填土和墓室之中。出土器物以北方系器物为主,一些器物很有地方特点。随葬品以车、马器和装饰品为大宗,也有剑、戈、矛、镞等兵器,陶器极少见,仅个别墓葬出土。初步推测该墓地的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
  不论是随葬大量殉牲和马车构件的葬俗,还是以车马器、兵器和装饰品为主的随葬品,漳县地区的青铜文化都应属于整个甘宁地区青铜文化的一部分。东周时期陇山东西两侧活跃的土著人群为西戎部族。根据文献记载,分布在漳县及周边的人群正是西戎的一支一猓戎。由于这里“山川险阻,襟带陇蜀,用武要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既是自然地理上的农牧交错带,又是人文地理上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过渡带,既是沟通中原与青藏高原的枢纽,又是贯通北方草原与西南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孔道。因此,漳县地区青铜文化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人群的交往与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价值。
  五、初步认识
  本次考古调查表明,漳县盐业资源的开发可能早到史前仰韶晚期至齐家文化时期。在以盐井乡为中心的1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较为密集的早期人类活动遗址,在盐井和盐水泉附近的遗址更是堆积较厚,使用时间较长。这些遗址中普遍发现一类陶器,多为夹砂红陶,敞口、平底,器身器底皆装饰密集的粗绳纹。此类器形少见于甘青地区其它遗址,很可能与制盐活动相关,这还需要以后的考古发掘工作来验证。
  东周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最终形成,西北甘宁地区的西戎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西南地区也受到显著的影响。北方草原文化的扩张和分布于从西北到西南一线的盐业资源相吻合。盐应该是其扩张的最为重要的动力之一。盐业经济的繁荣,不仅加剧了这种扩张,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盐业经济的发展对行政中心的设立有很大影响。漳县自东汉置县至元,盐井乡(镇)一直是县治所在地。究其原因,一是食盐的生产在历朝历代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需要加强对其监管和控制:二是盐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经济的繁荣。元大德年间,盐川寨为洪水所冲,将县城移至漳河北岸古城峪。明正统年间,又为水冲,遂东移五里至三台山麓,即今县城所在。县治搬迁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县城的经济和文化远不及盐井乡(镇)。
  地质勘探表明,漳县盐业资源蕴藏量丰富,地壳活动频繁,露头盐水泉的数量较多。但目前我们发现的盐水泉和盐井数量偏少,相关的人类制盐活动遗址发现不够丰富。这既与以往我们对盐在古代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也与该地区对其调查工作不足有关。因此,在继续加强对文献资料中关于漳盐生产、贸易与政策等盐法内容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以盐井乡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的盐业资源和相关人类活动遗迹的调查,重新认识和评估漳盐在古代人类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附记:本次调查工作的参与人员为毛瑞林、杨月光与汪三同。汪三同为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在本次调查和论文资料收集过程中给予了许多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8461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