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云南宾川白羊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人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出土的30例人骨标本进行了系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在初步的人口结构分析基础上.对颅骨标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并且与相关的古代颅骨组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肢骨进行了测量,推算出白羊村遗址古代居民的平均身高。对骨骼的病理现象进行了观察与描述。另外,本文还对白羊村遗址无头葬的葬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云南,白羊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体质特征
  白羊村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城东北3公里的宾居河东岸,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73年11月至1974年1月.云南省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时隔40年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白羊村遗址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22座,出土人骨31例。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云南地区的遗址和墓地中人骨标本的保存情况都不太理想.出土人骨数量相对较少.早期发现的人骨材料也多未发表详细的体质人类学报告。此次白羊村遗址人骨的出土.为研究我国云南甚至整个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人口结构、体质特征、病理情况等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也为探讨新石器时代西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变迁.人群的迁徙与融合等问题积累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资料。
  一、性别和年龄
  对人骨标本性别、年龄的判断主要依据邵象清、LouiseScheuer、Sue Black等建立和引用的标准。在鉴定性别时,成年个体主要根据髋骨、颅骨(包括下颌骨)、长骨等两性不同的形态特征进行判别:未成年个体因其性别特征不明显.因此未进行鉴别。成年个体年龄的判断首先根据耻骨联合面和髂骨耳状面的形态变化.再结合牙齿的磨耗程度及颅骨骨缝和肢骨骨骺的愈合情况:对于未成年个体的年龄鉴定,主要依据牙齿的萌生状况,骨缝的愈合程度和肢骨的长度。
  在利用牙齿的磨耗程度对成年个体进行年龄判断时.由于各种条件(遗传特征、自然条件、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的影响,不同人群牙齿磨耗的速度也不尽相同,齿龄和骨龄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需要对齿龄进行校正。通过对白羊村遗址居民耻骨联合面的形态变化和牙齿磨耗程度的比较.可以看出白羊村成年个体的齿龄与骨龄基本相符。同样对未成年个体进行年龄判断时,长骨的长度也受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条件的影响,经过对比,白羊村遗址婴幼儿个体齿龄与长骨长度所代表的骨龄也基本一致。
  白羊村遗址共发掘墓葬22座,其中早期墓葬(距今4100年左右)1座,竖穴土坑墓,内有人骨1例,为45岁左右的男性个体;晚期墓葬(距今3600年左右)21座,其中土坑墓16座,瓮棺葬5座.共发现人骨29例.另外H27内发现幼儿骨骼1具,总计30例个体。本文主要对白羊村遗址晚期墓葬中的个体进行研究分析。
  在白羊村遗址晚期墓葬出土的30例个体中.可估计性别的有11例,鉴定率为36.67%,其中男性(含疑似男性)个体5例,女性(含疑似女性)个体6例,男女比例约为1:1.2,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女性略多于男性。
  可估计年龄的有22例,鉴定率为73.33%。由图一、图二可以看出.白羊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居民主要死于未成年期和中年期.青年期和壮年期个体较少.虽然未见老年期个体.但白羊村遗址居民有更多的人活到了中年期.在成年个体中表现了相对较长的寿命。未成年人的死亡率偏高,约占可估计年龄人口的54.55%.占总人口的46.67%.其中0-2岁的婴儿个体占绝大多数.3-6岁的幼儿个体次之.未见7-14岁的少年期个体。较高的未成年人尤其是小于2岁的婴儿的死亡率.反映了白羊村新石器时代居民对婴儿产后的护理和救治能力极为有限。
  在两性差异上.未成年人性别特征不明显.因此未予区分.成年个体中虽然青年期和壮年期个体较少.但也基本反映了女性主要死于青年期和中年期,男性主要死于壮年期和中年期这一趋势。
  二、颅骨的形态观察
  此次白羊村遗址晚期墓葬出土的人骨.仅有1例女性颅骨保存相对完整,可进行观察与测量。另有少量颅骨碎片可进行部分颅骨形态特征的观察。
  (一)颅骨非测量性形态特征的观察
  可进行连续性非测量形态特征观察的标本有3例.皆为女性。可以看出白羊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女性颅骨有如下特征:颅型1例比较完整,为楔形。眉弓2例发育较弱,1例发育中等。前额2例平直,1例倾斜。皆无额中缝。乳突较小。枕外隆突发育较弱。眶型1例为斜方形。梨状孔为心形,梨状孔下缘分别为锐型、钝型和鼻前沟型;鼻根凹陷较浅或中等。犬齿窝不发育。无矢状嵴。1例无顶孔,1例仅有右侧顶孔。腭型2例为u形,无腭圆枕。下颌1例为尖形,1例为方形,下颌角区皆外翻,有较小的下颌圆枕。
  另外还可在其中两例个体M14与M6R1上观察到一些非连续性形态特征。M14,两侧皆有星点小骨。两侧皆有眶上孔,左侧存滑车上切迹,两侧皆无额切迹。无眶下缝、副眶下孔、二分颧骨、颧横缝痕迹、颧面孔缺如、外耳道骨肿。无乳突孔上位,右侧乳突孔缺如。左侧翼区有翼上骨,右侧缺损。非摇椅式下颌。不存在多颏孔现象。
  M6R1仅可观察到左侧颅骨的一些非连续性形态特征:有冠状缝小骨和枕乳缝间骨。有眶上切迹,未见额切迹和滑车上切迹。无副眶下孔和二分颧骨。无顶切迹骨和二分舌下神经管。非摇椅式下颌。不存在多颏孔现象。
  (二)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的观察
  可进行颅骨测量的标本仅有1例.为45岁左右的女性。从颅指数来看,颅指数值为79.42,属于偏圆的中颅型。颅长一耳高指数为63.77,属于偏正的高颅型。颅宽一耳高指数为80.29,属于偏阔的中颅型。额宽指数为63.50,显示为狭额型。上面指数为51.52,属于中上面型。眶指数为92.50,属于高眶型。从鼻指数上来看,为阔鼻型,指数值为56.70。总面角为770,属于突颌型。   可以看出.白羊村遗址女性颅骨的测量形态特征主要为:中颅型,接近正颅的高颅型和偏阔的中颅型.狭额,中等的面宽,较低的面型,高眶,阔鼻,较为突出的颌部。
  三、与其他古代居民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白羊村遗址晚期墓葬颅骨标本的观察与测量.其所表现的较浅的鼻根凹.发育较弱的眉弓.不发达的犬齿窝等,皆属于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白羊村遗址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探讨白羊村遗址居民与其他地区古代居民的关系.我们选取了与其时代相近的西藏拉萨曲贡,广东佛山河宕,福建闽侯昙石山,河南渑池笃忠,青海乐都柳湾,甘肃甘南磨沟,以及地域相近的云南永胜堆子等七组颅骨数据来进行对比。主要采用欧式距离系数来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聚类图。
  从聚类图来看,八组古代颅骨组可明显的聚为四大类.第一类为河宕组和昙石山组.二者在刻度5内聚在一起.关系非常密切。县石山组居民的体质特征主要表现为长颅型、正颅型和狭颅型,中等的面阔.较低的面型,较低的中眶型,阔鼻.突颌:河宕组居民有着同
  样的长狭颅,低矮的上面,阔鼻.突颌,这两组颅骨标本的体质特征更接近现代蒙古
  人种的南亚类型.
  属于先秦时期古人种的古华南类型⑥。柳湾合并组和磨沟组,二者皆具有偏长的中颅型、高颅型和中颅型,狭额,中等偏狭西北类型。随后与之聚在一起的为曲贡组.曲贡组居民的颅型和面部特征.与柳湾合并组及磨沟组居民非常相近.仅鼻型略宽.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由于较多的共性.柳湾合并组、磨沟组和曲贡组聚为一大类。第三类为笃忠组.笃忠组出土于河南渑池县.属中颅型、高颅型和狭颅型,阔额,平颌,偏阔的中上面型,特阔鼻型,较低的眶型。其体质兼有现代东亚和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属于先秦时期古人种中的古中原类型。第四类为白羊村组和堆子组,堆子组颅骨标本出土于云南永胜堆子遗址,年代为战国一秦汉时期,较白羊村遗址为晚.颅面特征主要表现为偏长狭的颅型.接近中额型的狭额.较低的面型.阔鼻,眼眶较高以及较为突出的齿槽面性质。白羊村组与堆子组在面部特征方面较为一致,在颅宽值方面差异较大.以共性为主.因此在稍远的刻度聚为一类。
  第一、第二、第三类聚在一起之后,才与白羊村组及堆子组相聚,在25刻度完成了聚类。可以看出白羊村遗址的居民,与同时期中原、西北、西藏和东南地区的古代居民在体质特征上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与古华南类型相比,二者在面部特征上较为相似.皆有中等的面宽.较低的面型.宽阔的鼻型和突出的颌部.但白羊村居民有相对短且阔的颅型和较高的眶型。与古西北类型相比,二者在颅型方面具有较多的相似性,皆为中颅、高颅伴有中颅的颅型,狭额型。不同之处在于白羊村居民面宽较古西北类型为大.上面高略低,眶型较高,颌部略为突出。白羊村居民与古中原类型区别比较明显,除了面宽和鼻型相近(古中原类型更宽、阔些)外,其他各项差距都较大。白羊村遗址居民与云南永胜堆子遗址居民的颅骨特征可能表明.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秦汉时期.云南地区的人种类型有一定的延续性.但同时也伴随着人群的交流与融合。由于白羊村遗址可测量颅骨只有1例.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古代居民颅面特征的差异是属于个体的变异.还是群体之间的区别.尚需要更多的人骨材料来证实(图三)。
  四、病理现象
  此次白羊村遗址晚期墓葬出土的人骨.成年个体共16例,在其中的5例个体上可以观察到骨骼病变或创伤现象。创伤主要表现为各种骨折.骨骼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腔疾病和退行性关节炎。
  (一)骨折
  骨折是在实际鉴定工作中最多见也最容易辨认的骨骼损伤,外伤或病理等原因都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白羊村遗址的人骨标本中,发现锁骨骨折1例和桡骨骨折2例。
  锁骨骨折,M6R2,女性,45岁左右,骨折位于左侧锁骨近中1/3段,形成断端缩短重叠移位,错位愈合。锁骨骨折多发生于近中1/3段.这可能与锁骨呈“S”形有关.近中1/3段向前凸.外力往往直接碰撞中段,容易产生断裂,导致骨折的发生(图四)。
  桡骨骨折,M8,男性,35-40岁,左侧桡骨,骨折位于桡骨远端,愈合状况良好(图五)。M14,女,45岁左右,左侧桡骨,骨折位于桡骨远端,同时伴有炎症的发生,已经愈合。M14个体左右两侧桡骨差别明显.左侧比右侧短且细.推测骨折可能发生在青少年时代,影响了左侧桡骨的发育。
  (二)牙齿疾病
  白羊村遗址在2例个体上发现龋齿,皆为女性。较低的龋齿出现率是因为保存牙齿的个体本身较少,仅有6例(3例女性,1例男性,2例性别不明).这应该与该遗址部分成年个体实行无头葬有关。患有龋齿的2例个体中,M6R1,女性,35-40岁.上颌右侧第三臼齿、左侧第二前臼齿、左侧第一臼齿、下颌右侧第一、第二、第三臼齿,皆有龋齿现象(图六)。上颌左侧第一臼齿同时伴有根尖脓肿(图八)。M6R2,女性,45岁左右,上颌右侧第一臼齿有龋齿现象。
  除了龋齿与根尖脓肿.白羊村遗址还发现2例牙齿生前脱落齿槽闭合的个体。M6R2,女性,45岁左右,下颌两侧第二臼齿.上颌右侧两颗前臼齿及第二臼齿皆生前脱落.齿槽已经愈合(图七)。M14,女性,45岁左右,上颌左侧第三臼齿、右侧第二臼齿,下颌右侧第二臼齿皆生前脱落,齿槽已经愈合。下颌门齿也已脱落,齿槽正在愈合(图九)。
  (三)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种非炎症反应性疾病。导致骨关节炎的原因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老年性病变,继发性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创伤或感染引起的代偿性反应。表现症状多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出现骨刺或唇样骨质增生。
  白羊村遗址共发现骨关节炎2例。M8,男性,35-40岁,左侧肘关节,关节边缘出现唇样骨质增生。该个体同时伴有左侧桡骨下端骨折,可见骨折部位没有恢复到原来的解剖学位置,推测左侧桡骨受伤愈合后比原来略短.从而引发了肘关节,退行性变化,应为继发性骨关节炎(图一O)。另外,M8的男性个体左侧锁骨比右侧锁骨稍细,且略长约lcm,暂不清楚是否与其骨折和骨关节炎有关。M14,女性,45岁左右,发生部位为腰椎,椎体周缘有明显的骨刺生成。考虑到该个体的年龄,推测可能为原发性骨关节炎(图一一)。   白羊村遗址晚期墓葬出土的人骨.除了上述病理与创伤现象外,还发现1例比较特殊的骨骼变化。M16,成年个体,疑似女性,骨骼散乱不全,左侧桡骨小头有骨片增生,桡骨下部缺失.缺失部分断面比较光滑圆润,桡骨前面似有刮痕.背侧面似有炎症痕迹.左侧尺骨下端亦有炎症和疑似砍削的迹象。初始推测可能为砍削导致骨骼缺损后创口愈合,但在M16中可见左侧掌骨,且考虑到创口位置与创口大小,M16受伤后很难存活,与缺失部分的愈合痕迹相矛盾。若为先天疾病导致骨骼缺损.则M16其余骨骼皆发育正常。另外桡骨前面的刮痕,也无法排除人工磨制或动物啃咬的可能(图一二、图一三)。
  五、关于无头葬
  白羊村遗址的墓葬有一个较为独特的葬俗――无头葬。此次发掘出土的16例成年个体中,仅有3例个体可见颅骨(含下颌骨),另有1例可见下颌骨,2例可见牙齿,其余10例皆未发现颅骨。在14例未成年个体中,有5例人骨保存较差,仅余零星骨骼,不能判断头骨是腐朽还是不存在。其余9例未成年个体,7例可见颅骨碎片,2例可见下颌骨。可以初步推断流行于成年个体间的无头葬在未成年人中并不多见。
  成年个体中的无头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一次葬,皆仰身直肢,有轻微扰动,如M8和M13,人骨保存状况较好;一种为二次葬,骨骼多不完整,M4、M5等8例个体即是如此。二次葬的个体骨骼虽然凌乱不全,但保存状况与一次葬的个体相似.并没有过于腐朽.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头骨完全自然腐化消失的可能。
  进行无头葬的成年个体在性别方面有略微差异.在可判断性别的个体中,6例女性个体有3例无头葬。5例男性个体有4例无头葬,1例仅见下颌骨部分。无头葬的个体数量和所占比例方面,男性都略多于女性.但由于样本数量较少以及较低的性别鉴定率.还无法判断这种差别是否有其意义。
  关于进行无头葬的原因.
  有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探讨,大致有食人、祖先或头颅崇拜、猎头、殉人等几种推测。如果因为殉人、猎头等生前的暴力伤害导致头骨消失不见,那么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上部颈椎很有可能一起随头骨被带走,并且余下的颈椎上应会留下切割的痕迹。白羊村遗址的无头葬中,部分个体的颈椎保存较好(见表三),且未在颈椎上发现砍削的迹象。另外,进行二次葬的10例个体中,皆未见颅骨,但发现2例个体的牙齿,进行一次葬的M12R1,发现下颌骨。这说明颅骨应是白骨化之后被取走,才能留下牙齿和下颌骨。仰身直肢一次葬的M8、M12R1、M13等体骨都被轻微扰动,很可能即是二次取头骨所致。至于消失的头骨,可能被重新安置.或有其他用途,尚需更多的证据来进行探讨.
  六、身高推算
  关于白羊村遗址古代居民的身高.我们采用了朱泓等关于黄种人身高的推算方法,测量了股骨最大长、胫骨最大长、腓骨最大长、肱骨最大长、尺骨最大长和桡骨最大长,计算出4个男性个体的平均身高为162.27cm.标准差为3.03;4个女性个体的平均身高为155.28cm,标准差为3.21。可以看出在当前可测样本量的条件下.白羊村遗址男性居民个体之间没有明显的身高差异,女性居民也是如此。另外.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在长度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对于30岁以上的个体.应从所得数值中减去每岁0.06cm,本文未做此校正。
  七、小结
  本文对白羊村遗址出土的30例人骨标本进行了性别和年龄鉴定,其中女性6例,男性5例,无法判断性别的有19例。未成年人的死亡率最高,其次为中年期成人,没有老年期个体:对颅骨标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并且与相关的古代颅骨组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白羊村遗址的女性居民有着中颅型、接近正颅的高颅型和偏阔的中颅型,狭额,中等的面宽,较低的面型,高眶,阔鼻,较突出的颌部。与同时期周边的古代女性居民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与时代较晚的云南堆子女性居民体质特征最为相近.与先秦时期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南类型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对肢骨进行了测量,推算白羊村遗址的男性居民平均身高为162.27cm.女性居民平均身高为155.28cm.性别内部个体之间的身高差异不大:对病理现象进行了观察.主要包括骨骼疾病和创伤。创伤表现为锁骨和桡骨骨折,疾病包括口腔疾病、骨关节炎等。另外,本文还对白羊村遗址无头葬的葬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推测无头葬应不是猎头习俗所致.可能是二次葬或者其他原因。
  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骨材料的采集和研究还很少.白羊村遗址由于其独特的葬俗.出土的颅骨较少.能够测量的也仅有1例女性标本.但这对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白羊村遗址人骨材料保存较好,对牙齿、肢骨等骨骼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提供更多的体质人类学方面的信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8461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