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陕北民间歌舞的历史探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陕北民间文化具有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的资源优势。地处陕西省北部的延安、榆林广大地区被人们俗称“陕北”,又称“塞上”。就在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生息着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俗称的陕北人民,他们以农为主过着世代耕作的农耕生活,虽然这里的生产力落后,但是他们却创造出丰富多彩、灿烂夺目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嘹亮高亢的信天游与委婉动听的民间小调和铿锵有力的陕北腰鼓、秧歌等不仅蕴含陕北的地域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还保存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民族艺术特色。这些民间歌舞文化是陕北历代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国歌舞文化的一颗耀眼明珠,犹如一棵艳丽的奇葩盛开在陕北黄土高原上。
  陕北民间歌舞传承了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基因。民间艺术是在相互交流、融合吸纳中嬗变发展的,并形成了一种流传、发展的范围和地域,俗称“文化圈”。陕北与内蒙、山西相邻,很多民间艺术风格、形式相近或类似,如“二人台”、“胸鼓”、“秧歌”以及许多民歌等都具有共同的风格特色,因此很难说清楚谁影响谁,谁是正宗地道的主流地区,谁是被传播的地区。陕北地区属于汉族中原与我国北方,西北少数民族相互交融吸纳的过渡地带,属于多民族相互交往和杂居的地区,通过这些民族间的交融,相互通婚必然会出现远远杂交的血缘关系,因此形成多元性的民族血缘繁衍的遗传基因,他们具有深远的历史,而且再次说明陕北民间艺术具有多元性民族文化承传发展的基因,他们在长期流传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的重视吸收,融汇了多民族文化的有益因素,形成了当今陕北民间歌舞的一些主要风格和基本特征。
  特殊的地域条件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陕北民间歌舞形成的温床。地域条件与自然生态环境是民间歌舞生成发展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也是民间歌舞所具有鲜明地域性的重要条件。地域性包括自然地理和气候生态环境,同时也包括人文地理和历史背景。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域辽阔、交通闭塞、居住分散,广大农民祖祖辈辈依山傍水沿着山沟崖畔开凿窑洞,保持着人类早期的穴居生活方式。农民仅能在山坡,山地上采取广种薄收和以放牧为生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进行耕作。其中放牧人手拿羊铲、赶着羊群、上坡爬埝早出晚归,生活方式既单调又孤单,只能自言自语或吆羊赶羊时呼喊上几句;高兴时就唱上几句信天游、几首民歌小调以解自己的寂寞。如遇到对面山峁上也有牧羊人时,两个揽羊人就以歌会友,以唱交流,这种方式便成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一种传承方式,经过世事岁月的磨砺而流传发展着。因此形成其独具风韵、特色的为世人所喜爱的艺术形式。
  陕北的黄土高原山峦起伏、沟沟壑壑,有的地方出门不是爬坡就是下沟,道路崎岖窄狭。加上在春节陕北气温平均每年都在零下十多度,天寒地冻北风凛冽,这却促成了陕北秧歌的激越欢腾、热烈奔放的独特风格形式。人们在户外闹秧歌时,多采用奔放、粗狂、欢跳得“走、跑、跳、转”的动作以尽快的进行热身御寒,加以双臂不停的甩动;情不自禁的摇头晃肩;内在感情的宣泄和外在律动得的姿态便演化形成一种欢快活泼,阳刚奔放的舞姿风格和舞蹈形象,成为陕北民间舞蹈的特色。虽说它的动作比较简单,但是具有形成鲜明的地域特点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种舞蹈语言风格与节奏形式。在陕北民众中有广泛的群众性,加上其表演的随意性,以及自娱参与性使之成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代表。尽管近代陕北的交通闭塞,自然生态环境较差,但是它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有“北方锁钥,郡咽喉”之称,是陕西关中的屏障、镇守北方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陕北自然会有大批的军队驻扎,“鼓最早源于守边将士征战、操练、巡灾、报警生活,后传于民间,并得以保存嬗变和发展”。因而以鼓为舞得的鼓舞在陕北便存在并且繁衍生息,产生如以名传暇迩的“安塞腰鼓”为代表的陕北腰鼓;具有秦汉军旅士卒操练特征的“洛川蹩鼓”等等。其中安塞腰鼓已成为享誉中外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民间舞蹈形式。它那磅礴的气势、铿锵的鼓声、粗犷的风格、壮阔的场面,大有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军队气势。特别是鼓手始终保持骑马蹲档姿态,颇似古代将士征战操练的形象,再现了古代士卒骑马征战搏杀的恢宏壮阔场面。洛川蹩鼓,舞者均按古代士卒装扮,身着战裙、铠甲、背扎靠旗、足蹬战靴,每个鼓手腰中系一直径约70厘米的匾圆形大鼓;双手握着长约80厘米的细长鼓槌,槌尖略上翘,颇似一对弯刀。表演时,舞者双脚连续蹦跳的同时,腰胯随着节奏左右不停地拧转,其动作、风格、气势、场面颇具秦汉军旅操练习武的气氛与意境。这些古老的陕北民间鼓舞,说明陕北的地域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为当地民间舞蹈的产生、发展、流传、繁衍提供了产生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鲜明的民俗性成为陕北民间歌舞的主要标志。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世俗风尚、社会生活等方面人文精神因素的凝聚和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展现。而民间歌舞所具有的民俗性,不仅显现民间歌舞所具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且生动地揭示民间舞蹈与人民群众所具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通过民俗这一网络加强了民间歌舞与广大群众思想感情的信息交流,从而使民间歌舞始终保持着鲜明的地域风格特点和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每逢春节陕北高原舞姿蹁跹、锣鼓喧天,整个黄土高原沉浸在欢乐喜悦的气氛之中。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上元节”,民间广为活动和流传的“闹秧歌”、“闹红火”、“闹社火”,是一年一度民间歌舞活动的高潮。秧歌,现在一般所讲的秧歌是指陕北民间各种艺术表演活动:扭秧歌、跑旱船、转灯、跑竹马、踩高跷、打霸王鞭、打腰鼓的总称。这些活动陕北人们叫它“闹社火”。其实秧歌是指一种歌舞形式。一个领头打着伞,秧歌队扮成各种人物,手拿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在锣鼓伴奏下起舞、歌唱。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过街秧歌”是行进时的舞蹈,“大场秧歌”是集体的大型舞蹈,往往要变出各种复杂的队形和舞姿。“小场”是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小节目如《小放牛》、《钉缸》、《张连卖布》等。传统秧歌把大场和小场的表演合起来叫“套子秧歌”或“大秧歌”常在群众中传唱,所以群众通常把这些表演的传统节目都叫秧歌。秧歌伞头、跑旱船的艄公、转灯的领头根据固定的曲调即兴编的歌词,在热烈的锣鼓伴奏或独唱、对唱,或一领众合,边歌边舞。“船曲”,船曲是跑旱船时扮演太公或坐船的姑娘演唱的歌曲。此外,旧时每逢天旱缺雨时,陕北各地往往兴起“抬龙王”(又称抬神楼)的群众性祈雨活动。届时,全村男性人人坦胸露背,头戴柳条圈,在神会会长率领下,抬着用柳枝青草扎成的龙王神楼,成群结队的奔向黄土高坡上,双膝跪拜、口唱神歌、向龙王祈祷求雨,所以便有祈雨调。如《烧旱香》《游水》就是祈雨时人们跪在龙王庙祈告和抬上龙王游街时所唱的歌。例如府谷民间的“《祈雨调》:黑龙爷爷听,(哎哟)黑龙爷爷听,(咱们)请下山来,黑龙爷爷听,旱下那清风细雨救万民。南无阿弥陀佛”。民间歌舞所具有的农时节令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则成为其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和繁衍生息的一个重要条件和社会基础。
  陕北民间歌舞在其形成、发展、特征等方面,表现了陕北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自觉不自觉的探究,通过他们的历代加工改善并且一代代留传给后人,使得陕北民间歌舞在中国文化宝库中独领风骚,占据要位,为民族文艺的创作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4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