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七月的童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文中

  曾经听说过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关于红旗渠的创业精神,后来,又看了拍成电影的《红旗渠》。那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阶段,铸造和凝聚起来的人类精神,那种精神曾经创造了人间奇迹,并鼓舞过无数贫困的中国人自强不息,那遥远的劳动号子和爆破声似乎至今还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在麦浪泛绿、菜花飘香的七月,在湟源县巴燕乡到申中乡绵延的山地间,我亲眼目睹了类似于红旗渠一样的灌溉工程――湟海渠。
  湟海渠蜿蜒在属于丘陵地带的无数座山头上,全长七十多公里。沿着灌渠旁边简易的沙石路面,不知拐过了曲曲弯弯多少个弯道,爬过了上上下下多少个土坡,随着这不断的拐弯和爬坡,坐在车内的我由最初的兴奋进入了沉默。但这种沉默并非由于身体的劳顿疲累或者观赏的厌倦,而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深深的触动和震撼。我想象不出在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人们生活水平极为低下的境况下,为何能在十年九旱的荒山上,开垦出十余万亩鳞次栉比的梯田,修造出这样一条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幸福灌渠!倘若将这个灌溉工程放到今天来完成的话,除了凭借各种机械化设备和讨价还价,人们还能像以前那样不计报酬,以“人心齐,泰山移”的不懈精神来完成它吗?我想,无论是红旗渠还是湟海渠,它们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恰好是现代人意识中所缺乏的东西。
  据曾经参加过灌渠修建劳动的任玉贵先生讲,为了保证修渠工程能够按期完工,当时除了大批的农民参加劳动外,县上还组织动员了党、政、军以及学校师生在内的所有劳动力,开赴修渠工地,一干就是几个月。而当时人们所依赖的劳动工具,仅仅是铁锨、背斗、镢头和架子车,另外,就是苦干实干的精神。许多没有参加过重体力劳动的人,几天下来,肩膀肿了、腿脚痛了、双手磨出了水泡和老茧,而班组之间的劳动竞赛却接连不断,搞的热火朝天。晚上回到住宿的农民家里,身上的骨头就像散了架一样,而吃的饭却是水兑面的面旗儿,没有任何蔬菜,更不要说见点儿肉星星,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偶然在清汤寡水的面条中吃一点绿茵茵的葱花儿,大家便是大喜过望,吃得格外香。即便如此,人们的精神生活是愉快的,下工回家,说说笑笑,唱唱闹闹,把一天的劳累都忘到了脑后。那时节,人们没有太多的功利和欲望,生活反而简单快乐。
  湟海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这片山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面貌。这里丘陵连绵,沟谷纵横,浩大的劳动工程接踵而来,那就是在灌区所能涉及的无数荒山野坡上开辟梯田。我们暂且不去想象当年人们在烈日下挥汗劳动的壮观场面,但就眼前看到的像云南山区水田一样数不尽的梯田,就足以让人惊叹。纵目远望,即便是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头上,油菜花以它诱人的金黄传达着昔日艰苦的劳动所创造的辉煌。
  当我们经过巴燕乡的莫合尔村,申中乡的后沟脑村等许多不知名的村庄时,那掩隐于田野和绿树丛中的农家庄廓,在金黄色的油菜花和浅绿色的青稞麦田中,在远山近岭中,构成了一幅像童话世界一样的美妙境界。“小路弯弯通大路,大路旁边有人家”,这是我小时候从一本砖头厚的童话集里读到的两句话。几十年过去了,那个曾经想象过的画面就真实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在五谷飘香的七月,在这片群山环抱的山道上,我突然感觉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而这个“童话世界”,并不是由谁用生花的妙笔虚构出来的,而是无数参与过这项劳动的人,用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汗水真实构建出来的。“穷则思变”,一个多么朴素而又伟大的真理。
  七月,一个真实的童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2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