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五脏阴阳辨证的学术包容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剖析上述众多辨证方法的精神实质,笔者认为,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可谓中医治疗学的核心辩证纲领,二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通过脏腑辨证,可以把握疾病的具体部位。通过八纲辨证,可以分辨痰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性质。而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都可统一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下,包容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中。
  关键词: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422-03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剖析众多辨证方法的精神实质,笔者认为,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可谓中医治疗学的核心辨证纲领,二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通过脏腑辨证,可以把握疾病的具体部位,使临床用药能够“有的放矢”。通过八纲辨证,可以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性质,为I临床拟定治法提供依据。而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都可统一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下,包容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中。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
  
  1 五脏阴阳辨证包容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辨证纲领,专门探讨外感伤寒病的诊断治疗规律。一般认为,仲景所言三阴、三阳即指足之六经,首倡此说者当推北宋医家朱肱。其后,明代张介宾与清代汪琥等均认为,手六经亦应包括在内,即仲景所言三阴、三阳辨证包括手足六经。从经脉归属来看,三阴属五脏,三阳归六腑。病在三阴,多属正气虚衰,正不胜邪,病性以虚寒为主;病在三阳,多属正盛邪实,正邪交争,病性以实热为主。在六经辨证中,始终贯穿着五脏阴阳辨证的精神。
  具体而言,就病性的寒热阴阳来讲,三阳经病,以发热为主,多表现出热证,是病发于阳而为阳证;三阴经病,以恶寒为主,多表现出寒证,是病发于阴而为阴证。就病位的表里来看,太阳经主表病,阳明经主里病,少阳经则主半表半里病。在邪正的虚实关系问题上,三阳经病,邪虽盛而正气不虚,病多属实;三阴经病,阴邪盛而阳气已衰,病多属虚。可见,六经辨证,在辨明疾病所属脏腑经络的同时,也辨明了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性质,使临床用药有理可依,有据可寻。
  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麻黄汤,通过开宣肺气,而达散寒解表、宣肺平喘之效。《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的白虎汤,通过清解肺胃,而达清热生津、止汗除烦之功。《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的小柴胡汤,通过清肝胆之热,解三焦之郁,而达和解少阳之效。《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的理中丸,通过补益脾气,温运脾阳,而奏温中祛寒之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的四逆汤,通过温暖脾肾,而达扶阳消阴之效。《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的吴茱萸汤,通过暖肝温胃,而达降逆止呕之效。他如大承气汤的荡涤肠胃、峻下燥结,黄连阿胶汤的滋补肾水、清泻心火,栀子豉汤的清心除烦、宣散火郁……无不与五脏阴阳辨证有着密切的关系。
  
  2 五脏阴阳辨证包容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主要用于判断病变过程中有无气血津液的亏损或运行障碍的存在。气血津液的亏损,主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以及津液亏虚证。对于气虚证来说,临床常需鉴别是属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还是多脏气虚同时存在。对于血虚证来说,临床亦需鉴别是属劳伤心脾,阴血暗耗;或脾不统血,流失过多;或脾失健运,生化无力;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辨证主要涉及心、肝、脾等脏器。至于津液亏损,常见证候有肺燥津伤、胃阴不足以及肠燥津亏等。可见,气血津液的亏损,辨证亦需从五脏阴阳人手,明确相应的病变脏腑。
  气血津液的运行障碍,主要包括气滞证、血瘀证、出血证以及痰、饮、水、湿等诸多病变。临床常见的气滞证,有肝气郁结、胃肠气滞、肝胃不和等。而血瘀证的常见证候,又有心脉瘀阻、肝经血瘀、瘀阻胞宫、下焦蓄血等种种不同,临床需根据证候特点判断相应病变之所在。出血证表现复杂,见于上窍者,有吐血、呕血、咯血、咳血、唾血、鼻衄、齿衄、舌衄等;见于下窍者,有便血、尿血、崩漏、血精等。临床需根据具体出血部位及其兼见症状,明确病变脏腑,把握治疗方向。至于痰、饮、水、湿诸疾,因脾主运化水湿,肾司一身气化,肺为水之上源,故常与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总之,气血津液辨证虽然针对的病变各有侧重,然而,究其实质,莫不与五脏功能活动失调有关。如。肾藏精、司气化,心主血、司神明,肝藏血、司疏泄,脾主湿、司运化,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一身气血化生有源,流行畅通无阻,人体是不会生病的。若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伤损人体,则肝、心、脾、肺、肾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就会发生障碍。故而,临床辨证,在认清气血津液病变的同时,还需辨识导致气血津液病变的根本原因,即五脏中何脏失调,功能上何处失衡,治疗时从调理五脏阴阳人手,可达调和气血、调和津液之效。
  
  3 五脏阴阳辨证包容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桂在《外感温热篇》中对温热病所采取的辨证方法。就其病位与层次而言,卫分证属表,邪在肺与皮毛,为外感温热病的初起阶段。气分证属里,病在胸膈、胃肠,为正邪斗争的剧烈阶段。营分证为邪热深入心营,病在心与心包络,病情深重。血分证为邪热愈渐深入,病及心、肝、肾等,病情最为危重。正如叶氏所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叶氏的卫气营血辨证,指出了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可以看出,不论温热邪气在卫、在气、入营、入血,其发病是不离相关脏腑的。
  在治疗上,邪在卫分,肺与皮毛受邪,见有外感表证,治宜选用辛凉宣透之品透邪外出,以使肺气得宣,毛窍得开,汗出热解,从而达到“在卫汗之可也”的治疗目的。邪在气分,多表现出高热汗出、烦躁口渴、脉象洪大以及胃家实等阳明经腑诸症,病性属实属热居多,清胃攻下是为正法。若邪气人营,发为斑疹,神昏谵语,烦躁不安,不省人事,亦即叶桂所谓“逆传心包”之证,叶氏尚有“透热转气”一法,促使温邪转出气分而解,药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斑出邪去,身热当退;其有不退者,是胃阴不足,不能制胜余热,可用甘寒助益胃津,以收扶正祛邪之效。
  至于热入于血,叶桂主张用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凉血散血”。盖心主血,肝藏血,故凉血散血之品主要作用于心、肝二脏。除此之外,叶氏还提出了温热邪气,不燥胃津,便耗肾液的观点。认为温热邪气主要伤人之阴,轻者仅伤胃中津液,重者耗伤。肾中真阴。可见,叶氏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五脏阴阳辨证关系密切。除此之外,叶氏还提出了“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的观点,认为温邪如果在三焦不从上解、外解,势必人于胃肠之里,治疗“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这一观点的提出,亦没有脱离五脏阴阳辨证范畴,对后世吴瑭创立三焦辨证产生一定影响。
  
  4 五脏阴阳辨证包容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对温热病机演变进行辨证归纳的一种方法。吴氏沿用《灵枢・营卫生会》以及《难经・三十一难》中有关三焦分部的探讨,将风温、温热、湿温、温疫、秋燥等疾病,都分作上焦、中焦、下焦来阐述,以说明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病理变化和证候特征。如《温病条辨・中焦篇》指出:“温病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可见,吴氏认为上焦病主要涉及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中焦病主要涉及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下焦病主要涉及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
  举例而言,如风温病初起,见有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说明温热邪气侵及于肺,病在上焦。若渐次出现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气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至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表明热邪已侵及胃腑,病人中焦。若邪热继续深入,出现口干舌燥,齿黑唇裂,甚则心中震震,舌强神昏,手指蠕动等,表明肝肾之阴被耗,真阴欲竭,虚风内动,病在下焦。可见,不论温热邪气侵及上、中、下三焦何种部位,其发病不离相关脏腑,其病机不外火热伤阴,治疗需针对不同脏腑施以清热养阴之法。
  举例而言,如吴瑭受叶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启发,总结出“清表热三法”,即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白虎汤。通过辛以散解,凉以清热,达到清解肺卫热邪的目的。至于清里热,吴氏除一般清热法之外,又总结出清营、清官、清络三法,用以治疗热人心包、暑伤肺络。对于温病后期,热邪深入,肝肾阴亏之证,吴氏又创立了加减复脉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等以补肝-肾之阴。此外,如增水行舟以护胃液的增液汤,治疗肺胃津伤的五汁饮、雪梨浆,治疗肝肾阴虚风动的大定风珠、小定风珠等,亦为吴氏所创立。可以说,三焦辨证中的遣方用药亦不离五脏阴阳。
  
  5 小结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治疗思想。在漫长的学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不断提出并丰富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辨证论治内容。迄今为止,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这些方法互不相同,各有侧重,分别适用于临床不同疾病的辨证论治。通过剖析这些辨证方法的精神实质,可以看出,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而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都可统一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下,包容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中。
  究其原因,中医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纠正人体内的阴阳失衡,也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固然与外界致病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在于人体内部脏腑功能的紊乱,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就是说,人体内部五脏阴阳的平衡失调是各种疾病发生的根本。临床不论采用何种辨证方法,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不外两个:一是病变在何脏腑,一是病性属阴属阳,而这正是五脏阴阳辨证的基本内容。笔者认为,今后若能以五脏阴阳辨证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的防治对策,进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诊治水平,拓宽辨治思路以及深化理论认识,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5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