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春期遗精怎么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Q在青春期遗精的话应该在生活饮食方面注意哪些?不能做哪些姿势?是不是不能多吃肉(肉里应该有激素)?
  
  A遗精,是指在无性交状态下发生的射精现象,常常发生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所以也称“梦遗”。在清醒时发生的遗精则称为“滑精”。两者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都属正常生理现象。首次遗精一般发生在阴毛、腋毛、上唇胡须出现以后以及身体增高最快的一年后期。据调查,现在的男孩首次遗精的年龄大多在14〜15岁,最小11岁左右。17〜18岁的少男已有90%以上发生过遗精。
  对遗精的误解
  遗精是调节性功能的自然生理现象。性压力若得不到排遣,则易淤积,使人紧张、烦恼、躁动。遗精则可使性冲动得到松弛和缓解,从而达到生理上的平衡。正常遗精不会损害健康。
  可是仍有不少青少年为遗精而烦恼。他们把精液看成是“元气”,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还有人认为自己尚未结婚,应是“元阳未泄”,遗精就把“元阳”泄了,身体亏空了。这些错误的观念困惑着不少男性。
  每当他们因参加体育比赛或考试前情绪紧张而发生遗精时,不但有羞耻感,甚至有负罪感,以致恐惧、焦虑、不安。甚至有同学因遗精而心理压力太大,想休学,对美好的青春失去信心。这些想法其实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实际上,精液内除有精子和少量蛋白质、脂肪、糖分外,主要成份是水。一次遗精排出的精液,总共只有3〜5毫升,这对一个男性一生所产生和排放的精液总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存在“元气”、“元阳”之类的问题。
  而且,有些青年人在性冲动时,仅从尿道排出尿道球腺分泌液或在无性冲动时排出前列腺分泌液,这些并不是真正的精液。
  因此,正常未婚男青年每月遗精1〜2次,甚至多几次,都不是什么异常现象,不必烦恼。相反,烦恼和恐惧对身体的影响倒比遗精本身要大得多。
  当然,有些青年遗精太频繁,1〜2天一次或者一天数次,甚至午睡时也发生遗精,由此造成头晕、乏力、腰酸、耳鸣、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等症状时,就应该引起重视了。这时,应该去医院就诊,或需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
  遗精的预防保健
  遗精对于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首先是心理上的困扰,继而才是身体受到连累。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使得尚未接受过性教育的青少年,对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梦遗这一现象,感到迷惑或惶恐不安,甚至产生负罪感。当他们发现流出的精液污染了衣物被褥时,总是感到难于见人,生怕被家长发现。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遗精现象,消除心理障碍,显得十分重要。正确的做法是帮助男孩子了解一些性生理知识,以便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理现象,同时懂得如何应对它们。
  首先要学习性知识,精神上放松,转移注意力使大脑的性兴奋减缓,自觉不看淫秽书刊及影视作品中的性刺激镜头,建立正常的作息制度,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其次还要节制手淫。青年手淫过度也易引起遗精。另外还要保持生殖器官的卫生,避免生殖器官局部受不良刺激。包皮过长、包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或内裤太紧、晚上睡眠时被子盖得太厚等,均会引起遗精。
  对于青少年来说,遗精的预防保健很重要,下面是几点保健常识:
  一、消除杂念。不看色情书画、录像、电影、电视,戒除手淫。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二、慎起居。少进烟、酒、茶、咖啡、葱蒜等辛辣刺激性物品。不用过热的水洗澡,睡时宜屈膝侧卧,被褥不宜过厚,内裤不宜过紧。
  三、勿把生理现象视为疾病,增加精神负担。遗精后并无不适,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千万不要为此忧心忡忡,背上思想包袱,自寻烦恼。
  四、遗精之后,不要过分紧张。遗精时不要中途忍精,不要用手捏住阴茎不使精液流出,以免败精贮留精宫,变生他病。遗精后不要受凉,更不要用冷水冲洗,以防寒邪乘虚而入。
  也有一些同学,常常为自己不遗精而不安,生怕自己性发育不好。其实也并非如此。精液可多次少量排入尿道,随尿液排出体外,不易被本人察觉。只有生殖器官明显异常,如睾丸很小、阴茎发育很差并伴有第二性征不发育的青年,从来没有遗精才是异常现象,应到医院请医师诊治。
  总之,正在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只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遗精,并保持乐观与自信的良好情绪,建立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把集中在“性”问题上的注意力分散开去,遗精就会自然减少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12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