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长于补气的黄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医处方中最常用的补气药不是人参,而是黄芪。
  黄芪有很长的药用历史,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黄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夹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吉林、甘肃、河北、陕西等地亦有栽培,以山西、内蒙一带所产为优。
  黄芪是圆柱形的,直径为1.0~3.5厘米,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断面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呈黑褐色或空洞,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蜜炙后呈金黄色至棕黄色,味甘甜。市场上黄芪有切圆片的、斜片(柳叶片)的、直片的,再精致点的有切成直片后再碾压成薄片的,不仅美观而且便于服用。在山西还有把黄芪扎成一捆两端削圆呈圆筒状,名为“炮台芪”,是当地的名特产,也是地道的中药材。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黄芪有生品和蜜炙品。生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可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经蜜炙后可以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黄芪主要含有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叶酸、谷甾醇等;有研究测定出黄芪还含有21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有铁、锰、锌、铷等。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水平。对于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慎用。
  用生黄芪加防风、白术名为玉屏风散,是元代医学家危亦林所创,主治表虚自汗、虚人易感风邪,这个药方沿用到今天,多用于预防各类外感病的首选方。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中也留下了一个著名的方剂当归补血汤,虽以当归冠名,方中用黄芪一两(30克)、当归二钱(6克),以大量的黄芪补气,再用当归养血和血,用来治疗血虚身热,是补血的名方。在《汤头歌诀》中有一首歌诀来记录这两首方剂:
  当归补血有奇功, 归少芪多力最雄。
  更有芪防同白术, 别名止汗玉屏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82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