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析你的恐惧之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志成

  深夜,你家前门砰然打开
  飓风要来了,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恐惧;飞机失事了,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也是恐惧;即使是雨夜独自在家,恐惧也会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人在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就知道害怕,到我们即将告别这个世界时,恐惧仍然与我们同在——对死亡的恐瞑。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感?
  恐惧是大脑中的一种连锁反应。它由产生压力的刺激开始,到身体释放出多种化学物质结束。这些化学物质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肌肉紧张,还有其他一些所谓“迎战还是逃避”的反应。刺激物可以是一只从屋顶滑下的蜘蛛、一把架在你脖子上的短刀、一个坐满了要听你讲话的人的听众席,或是突然撞门的“砰”的一声。所以,恐惧产生的整个过程是以令人害怕的刺激物开始,以作出“迎战还是逃避”的反应结束。
  当然,大脑产生恐惧的过程也是一种完全无意识的状态。比如,如果你家的前门突然打开,碰到门框上,可能是风所致,也可能是夜盗试图闯入你家。如果你本能地假定有夜盗试图进入你家,结果证明是风把门刮开,这样假定要比你假定风把门刮开结果证明是夜盗进入你家让你更加安全,因为你首先假定可能有坏人要闯入你家,你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应付坏人的准备;如果你首先认为是风把门刮开,结果进来的真是坏人,那么你就失去了准备应战的最佳机会。
  恐惧从何而来?
  我们的恐瞑从何而来?它是先天产生还是后天形成?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因学教授奥普拉·温弗瑞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一种叫Stathmin的恐惧感基因(19KDa磷蛋白),并发现了孕育恐惧感的摇篮:这种基因多集中在与包括恐惧感在内的各种情绪相关的脑扁桃体区域。
  研究人员把一组试验鼠关在一个与其它笼子相连的笼子里,并放上足够的食物。但当这些小鼠尝试通过狭窄的通道进入另一个笼子时,它们就需要忍受放电装置发出的“嗡嗡”声。在多次尝试后,小鼠们发现这种举动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即疼痛,于是便放弃了尝试。而且,每当它们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就会恐惧地贴紧笼壁,似乎在寻找庇护。
  温弗瑞和他的研究小组对其中一些小鼠的身体做了“手脚”,控制它们的Stathmin基因。被改变Stathmin基因的试验鼠立刻变得无所畏惧,当听到“嗡嗡”声时不再缩手缩脚。温弗瑞解释说:“这一试验发现激励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恐瞑感。这使我们不仅已经熟悉与恐惧相关的体内紧张机制,还将让我们更加进一步了解恐惧感的基因和生物基础。”
  后天形成的下意识记忆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格拉芙·兰帕德指出,“人天生对火是没有恐惧感的,还把火视为财富用它加热,烹制食物。但自身的体验教会人们火有时也是危险的”。兰帕德认为,恐惧就是一种天然的警报系统;它是与生俱来的,而文化和我们的人生体验让这种感觉具体地表现出来。
  第一个提出恐惧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下意识记忆的专家是瑞士医生爱德华·克莱斯勒。他曾治疗过一位丧失近期记忆的遗忘症患者。克莱斯勒医生每天都在诊所接待这位女病人,每次与她握手时她都不记得之前接受过治疗。但有一天克莱斯勒在手心里藏了一根针,在与她握手时,女病人被刺痛了。第二天,当她再次来到诊所时,依然不记得克莱斯勒医生,但当医生要与她握手时,她却拒绝了。这就是她的“身体记忆”,同样也与脑扁桃体相关,正是这种记忆让她无法忘记那种刺痛感。
  我们最怕什么?
  权威的调查机构盖洛普最近进行的一个民意测验,揭示了西班牙青少年最害怕的各种镜像,排在前十位最恐惧镜像的是恐怖袭击、蜘蛛、死亡、失败、战争、高处、犯罪/暴力、孤独、未来和核战争。这些基本的恐瞑镜像成分大部分被带进了成年期,其他一些普遍的恐惧镜像还包括演讲、看牙科医生、痛苦、癌症和蛇。我们许多人也害怕镜像同类的事物,那么,有哪些比较普遍的恐惧镜像的事物让人们害怕呢?
  兰帕德的一些研究显示,人类从stathmin基因上就对某些有害的动物感到害怕,比如蜘蛛、蛇和老鼠等,这些动物确实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危险,因为他们有毒或者传播疾病。比如以害怕蛇为例,有些人也许从来没有遇到过蛇,但他们也非常害怕,这可以理解为原本植人人类意识中的对恐惧的进化本能。关于后天形成下意识记忆的普遍恐惧观点,得到了一档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的支持,那就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恐怖因素”节目,该节目每周提供5万美元奖金,竞争者要进行一些令人恐惧的活动来竞争这些奖金,比如把脑袋伸进一个里面装了数百只蜘蛛的箱子里等,以启示人们认知这种后天形成的下意识的恐惧记忆。
  兰帕德多年来在众多研究中发现:在存在着“普遍恐惧”的同时,个人、社区、地方甚至是文化等方面却存在着特别的恐惧事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比那些生活在农村里的人可能更担心被抢劫,生活在直布罗陀海峡的人比生活在阿拉斯加山区的人对飓风有着更为强烈的恐惧;生活在印度等南亚国家的人们比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人对暴风雪有着更加沉重的恐瞑。兰帕德指出,我们的恐瞑与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有它的国民性,例如有一种恐怖症在精神府领域被认为是“日本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恐怖症”。这是一种因为过度谦虚或者显示出过度的尊敬而让其他人不愉快的恐惧,这种复杂的社会礼节是日本生活的一部分,导致了人们对日本特有的下意识记忆的恐惧。
  恐惧的激素疗法
  恐惧是某种下意识记忆的产物的概念也为一种更具革命性的治疗打开了大门,即激素治疗。一个受到恐惧打击的人的朋体会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一种与负面情绪相关的激素。除此之外,这些激素的其中一种功效就是作用于大脑,麻醉与情绪记忆相关的区域。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苏黎世大学的心理学家赫布·凯莱赫提出了一个大胆理论——由于恐惧释放了焦虑激素,而这些激素又抵消了某些情绪记忆,那么如果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实施预先控制使其封锁和阻止引发恐瞑感的记忆,恐惧感便会减轻或消除。
  为了证实这一点,凯莱赫对40名害怕当众讲话者进行了试验。先让其中20个人服用25毫克的糖皮质激素药片,1小时后通知所有志愿者必须进行一场10分钟的讲演。在收到这一通知后,那些没有服药片的人的心跳立即加快,而那些服用药片的人则保持平静。凯莱赫还对其他一组患蜘蛛恐惧症的人进行了相同的试验,得到的效果也相同。   恐惧的倾听疗法
  虽然要研制出抵抗恐惧的更有效药物尚需时日,但科学家们已经指出,恐瞑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人们本身有倾听恐惧的良好意愿,并付出努力。
  所谓“倾听疗法”,就是心理学上的认知疗法。心理学家鲍勃·布劳顿指出,这是对恐惧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要让患者渐进式地接触恐瞑源。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克里斯·鲍瑞尔讲述了他的一位患社交恐惧症的朋友的故事。当他的妻子去世的时候,他必须独自面对恐惧,因为他要与前来悼念的200多位客人握手。他的女儿说:“当我再去看望他时,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死因就是对突如其来的恐惧感不堪重负。鲍瑞尔说:“突然把一个人置于他的恐惧源面前只会带来致命后果。”
  因此,认知治疗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在30个疗程中能让患者的恐惧感消除50%就是成功。布劳顿说:“每天可以进行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持续约1小时。理想状态是在2个月的治疗期内,患者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有个相对控制力,然后就可以在家中完成治疗。”
  把恐惧作为疾病治疗
  如果认知治疗奏效,恐惧症状就会完全消失。但研究人员也承认,这种治疗方法对10%的患者毫无作用。那么对这些人该怎么办呢?也许直接面对问题的根源是个好办法,即治疗大脑。脑扁桃体是一个集中了对恐惧感产生下意识记忆的区域,但大脑中还有另外一个地方,即前额皮层,在这里也集中了我们称为积极的一些记忆,可以抑制恐惧感。但问题在于,在患有各种恐惧症的患者大脑中脑扁桃体的作用更加强大。
  解决办法是找出直接刺激前额皮层发挥作用的技术。目前所掌握的一切技术只能发挥一段时间的作用。但我们还应保持乐观,因为抗击恐瞑的战役已经取得了一定胜利。鲍瑞尔指出:“必须把恐瞑作为一种疾病加以治疗,但是也应该保存一部分的恐惧感。因为无论是如鲠在喉,还是胃里翻江倒海般的感觉都能提醒我们依然活着。”
  如何消除你的恐惧
  总之,时不时地体验恐惧是我们生活的正常的一部分,但是经常生活在长时间的恐惧中就会对身体和情绪都会造成伤害,造成免疫反应能力降低与高血压,还会引起其他疾病。而且,如果因为担心要面对复杂的社会而不愿意参与日常活动,你就不会有一种充实的生活。那么,我们如何对付恐惧呢?
  据英国皇家精神卫生协会的统计,仅在英国就有4500万人遭受着与下意识记忆恐瞑反应有关的种种精神疾病,这些“恐惧式精神疾患”包括无显著特点的焦虑紊乱、恐慌紊乱以及创伤后的压力紊乱。对于那些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者难以接受药物治疗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尝试下面的倾听方法来消除自己的恐瞑。
  Method-1 了解。了解令你感到恐瞑的事物。半信半疑是造成恐惧的主要原因:加深对自己所恐惧事物的了解就朝着消除这种恐惧的道路迈进了一大步。
  Method-2 训练。如果有什么事物是你害怕尝试的,此时你应勇敢面对,逐步克服这种恐瞑。逐渐熟悉令你惊慌的事物,最终会令你更容易克服这方面的恐惧。
  Method-3 搭档。如果有什么事物令你害怕,你可以找一个不害怕这种事物的人,并与此人呆上一段时间。当你想克服心中的恐惧时,你应该请这位朋友呆在身边,这样会有助于你克服这种恐惧。
  Method-4 倾听。多倾听人们公开谈论恐惧的事例。并大胆将自己心中的恐惧说出来,这更有可能帮助你消除心中的恐惧。
  Method-5 游戏。设计一种自我想象的游戏。如果你害怕当着众人的面讲话,那么这可能是因为你担心他们会对你评头论足。此时,你可以想象这些人全部赤身裸体,而作为房间中唯一穿衣服的人,你就可以对他们评头论足了。
  Method-6 意念。不要设计什么宏伟蓝图,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下去的意念。如果你有恐高症,不要想自己正身处大楼的四十层,只要想自己站在大厅里就行了。
  Method-7 咨询。恐惧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如果你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克服心中的恐惧,此时就应该向专业人员咨询或寻求帮助。目前,治疗恐瞑症的方法有许多,但建议你应该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治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712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