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洁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每日1剂,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VST、LVPWT、LVDd、LVEF、BNP、ET、NO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以降低BNP浓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塑。
  关键词:补肾活血汤;慢性心力衰竭;脑钠肽;血管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6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血管病的严重阶段,尽管多种现代医学技术包括药物、手术等广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但发病率、死亡率仍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观察,旨在进一步探讨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所有入选患者符合《临床心脏病学》[1]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辨证属肾虚血瘀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69.02±10.40)岁;病程7.4年±5.8年;冠心病3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肥厚型心肌病3例。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70.09±11.20)岁;病程7.2年±5.7年;冠心病3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肥厚型心肌病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急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及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严重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制附子10 g,补骨脂15 g,熟地20 g,山茱萸20 g,党参15 g,黄芪15 g,丹参20 g,赤芍15 g,葶苈子15 g,大枣10 g。水煎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2周。用药过程中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NYHA心功能分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缓解,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无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临床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见表2)
  2.3 两组血浆BNP、ET、NO水平比较(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为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和心室重塑。脑钠肽是由心室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心脏激素,具有强大的利尿、利钠、扩血管、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和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对于调节人体心血管的自身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心室由于血容量增加或压力过度时,刺激脑钠肽大量分泌并释放到血液中,心衰越重,血浆中的脑钠肽越高。同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细胞内膜的屏障结构,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产生内源性物质如内皮素、一氧化氮等具有调节血管活性的作用。内皮素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并抑制心功能;一氧化氮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增加,一氧化氮减少,导致循环阻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而加重心衰,同时内皮素使心肌组织纤维化,心肌肥厚导致心室重构。因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拮抗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和心室重塑[4]。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心本乎肾”,本病多为中老年疾病,肾气渐衰之时,且久病必及于肾,故本病病位虽在心,其根源在肾。肾气虚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每致气虚血瘀;肾阴亏虚,营阴暗耗,血少脉涩;肾阳虚衰,心失温煦,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心脉瘀阻。故本病基本病机是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肾的生理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病根源,由其导致的瘀血内阻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治宜补肾活血、化瘀利水。补肾活血汤由制附子、补骨脂、熟地、山茱萸、党参、黄芪、丹参、赤芍、葶苈子、大枣组成。药理研究证实,附子主要成分乌头碱有强心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左室射血分数增加[5];还可以改善左室重构,有选择性的改善血管舒缩功能的作用。补骨脂、熟地、山茱萸等补肾药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尤其对衰弱心肌的作用更强,并能调节心脏功能和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党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6]。黄芪有正性肌力作用,可明显改善左心功能及排出量,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左室重构;还能刺激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如内皮素,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7]。丹参、赤芍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状态,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抗炎,保护内皮功能[8]。葶苈子含有强心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传导速度,对衰弱的心脏能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其强心作用与毒毛旋花子素G相似,且作用时间快,同时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和平喘镇静作用[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补肾活血汤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室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内皮素水平,升高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补肾活血汤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脑钠肽浓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构,且副反应小,有进一步研究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731276.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57.
  [4] 王智.参麦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NO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12(20):333335.
  [5] 贾进辉,封丽华.真武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0):3296.
  [6] 林凯旋,陈翊.益气活血法改善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脑钠肽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9):16141615.
  [7] 陈国刚,谢旭东,陈红娟,等.黄芪对内皮细胞数量与功能及其iNOS的影响[J].中国药理与临床,2007,23(6):4750.
  [8] 杨晓琨.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7):834835.
  [9] 邵静.益心汤对慢性心衰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及血管内皮素的影响[J].社区中医药,2009,11(22):1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819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