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设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造价指数的主要内容及合理的指数编制,并探讨工程造价指数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突出建设工程造价指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程造价 指数编制 应用
  一、建设工程造价指数的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包括单项价格指数、设备价格指数、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指数等。
  单项价格指数是指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具体价格指数,反映了人工、材料和机械使用三方面的价格变化趋势。建设项目造价指数属于总指数范畴,是通过对单项价格指数、设备价格指数和其它价格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进行核算,能够从宏观上直接反应当前工程造价的整体价格趋势变化。
  二、科学合理地编制工程造价指数
  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是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信息基础。根据工程造价指数的内涵及作用,可以将工程造价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两大类。个体指数包括主要设备及材料价格指数、主要工程消耗量指标指数,而总指数主要包括针对各类工程的造价规模指数、各类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数、各类工程的综合平均价格指数、各类工程的综合平均数价格指数以及各类工程的要素价格指数。
  工程造价指数数学模型构建是否科学、是否能反映客观实际,直接影响到造价指数编制的质量高低。现有的单项指数、综合指数, 无论发布周期长短,指数的计算模型多数是采用拉斯贝尔斯体系或派许体系来构建的。科学合理地编制工程造价指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利用较为简单和通用的数学模型测算出指数结果;再对已完工程各阶段造价资料数据、工程的类别和技术特征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得出造价指数经验数值,各种造价指标;再结合统计学、现代数学等领域的先进理论与建模技术,不断校正和完善原来的指数计算模型,建立起更加客观实际的新指数计算模型。
  三、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中,设备、材料和人工费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日益增大,在建筑市场供求和价格水平发生经常性波动的情况下,建设工程价格及其各组成部分也不断变化,使不同时期的工程价格失去可比性,也给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大工程造价造成了困难。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编制工程造价指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反映某一时间段内价格水平相对于最开始价格水平变化的幅度和趋势,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参考指标。建设工程造价指数意义重大,它为建设单位各种决策提供必要的价格依据,还是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进行工程估算和结算的主要依据。此外,由于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变化,所以建设主管部门也会通过建设工程造价指数来进行相关政策和决策的制订。
  1、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在前期决策阶段的应用
  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决策对整个工程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前期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日后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效益等。决策者根据建设工程造价指数所反映的各种价格指数的变化来制定施工计划、施工预算、资金筹措方案等重要决策。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前期阶段工作主要分为项目规划、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以及可行性研究4个阶段的投资估算。各阶段的投资估算有其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精度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投资估算方法,但都是参考现有的建设工程造价指数体系以及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因此,为了尽可能规避风险,为建设单位提供精确可靠的决策依据,应尽量构建具有适用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充分利用工程造价指数,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2、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招投标阶段是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发挥作用的又一重要阶段。之前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是采用单一的定额计价模式,即各投标单位按照统一的计算规则和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统一的人工、机械台班、材料和设备单价进行统一的成本、利润和税金的核算。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报价上的恶性竞争,保证了报价的可靠性,但却忽略了企业个体消耗水平的差异,使得许多企业无法体现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也形成不了市场竞争机制和鼓励机制,影响了市场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为避免单一定额计价模式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建筑行业更为公平,良性竞争发展。我国现在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且该文件中明文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应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不得采用无限风险、所有风险或类似语句规定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
  工程量清单由招标单位提供并对其准确性负责,投标单位根据以往的工程造价材料指数和企业自身的实力自主报价。但因各施工单位大都没有制定相应的企业定额无法进行投标核算的改革。所以投标单位只能按原来的定额计价模式投标核算,将定额价再作一定的下浮后参与投标报价,即使企业以低价中标了,但由于未能预计价格浮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能确保中标后工程的利润,甚至会出现亏损,工程烂尾的情况。
  为了使工程承发包双方共同承担工程风险,笔者所在地建设工程承发包一般实行是材料价格变化±5%以内的风险由承包人负责,±5%以外的风险则由发包人负责,施工机械使用费的变化风险承包人只负责±10%以内的,人工费按当地主管行政部门发布的人工单价按实际调整结算。这就要求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各种相关材料价格进行细致、准确地调查,数据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指数正是方便企业完成这一工作的有效手段,从而为企业投标核算提供重要、准确的数据依据。
  3、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在结算阶段的应用
  建设工程造价指数由于动态地反映了各种价格指数浮动变化,所以在结算阶段有利于工程承发包双方更加快捷、合理地达成结算价格,避免了许多结算争议。我国现有的建设工程造价结算方法主要依据中标合同的价格以及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如果忽视价格浮动影响,建设周期长的工程对承包单位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建设工程造价指数的引入使工程承发包双方在合同签订时将价格的浮动范围以及对应的工程造价调整方法写入合同条款中,从而解决合同内单一固定价格为最后结算造成的偏差问题。例如以下调整工程造价的方法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中条文,也是笔者当地工程承包合同中较普遍使用的。
  当工程量发生变化,且变化幅度超过工程量清单所列该项的10%,则按以下公式调整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结算价:
  (1)当Q1>1.1Q0时,C=1.1Q0×P0+(Q1-1.1Q0)×P1
  (2)当Q1<0.9Q0时,C=0.9Q0×P0-(0.9Q0-Q1)×P1
  式中:C是调整后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结算价;
  Q1是实际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量;
  Q0是招投标清单工程量;
  P0是投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的填报的清单单价;
  P1是调整后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单价。
  这样在合同中清楚列明,最终进行工程结算时,承发包双方根据具体的指数变化来进行合理的核算,按照合同约定好的调整方法调整计算工程结算造价,使合同的签署或最终结算的工程造价都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了双方的利益,使双方达到共赢。
  四、结语
  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工程造价信息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信息基础,而工程造价指数是工程造价信息有效实用的表达形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编制的工程造价指数,不仅是工程承发包双方进行工程估价和结算的重要依据,还能够较好地反映工程造价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原因,剔除价格水平变化对造价的影响,正确反映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鹏.建设工程造价预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8
  [2]沈维春,董士波.工程造价指数体系与计算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200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351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