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麝香保心丸对PCI术后患者LDL—C及NT—proBNP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冉琴 边云飞

  【摘 要】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2012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行PCI手术的患者2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不给予,跟随观察1年内不同时间点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PCI术后患者口服麝香保心丸组患者LDL-C 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麝香保心丸可降低PCI术后患者LDL-C和NT-proBNP水平,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减少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控制不理想,早期及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且成正相关。研究证实,血浆B 型脑钠尿肽(BNP)的高低水平与心衰发生密切效果且成正相关,目前已成为临床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的血清标记物已得到共识[1]。麝香保心丸具有抑制血清LDL-C的浓度升高,改善心肌代谢,通过降低内皮素(ET)的浓度阻断心脏重构过程,改善心功能。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氨基末端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运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2010-2012年入院1周内进行PCI治疗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实验组于入院PCI术后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对照组不给予。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一周、6月、12月的LDL-C和NT-proBNP水平。实验组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1.00±10.33)岁;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2.31±12.0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血压、血糖、心率、心功能、冠心病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9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适应症,无禁忌症。排除标准:既往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入院前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其它主要脏器(如肾、肝、肺等)疾病或恶性肿瘤,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80岁。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急性冠脉综合症标准药物治疗。
  1.3 LDL-C 和NT-proBNP水平的测定及随访
  测定:分别于介入术后1周,第6个月及12个月采取静脉血进行测定,采用三匀相法试剂盒检测LDL-C值,采用法国miniViDas免疫酶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分析检测NT-proBNP浓度。随访:记录发病1年内(含住院期间)主要临床事件,包括反复缺血发作、心功能恶化、死亡、卒中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选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一病例不同时间测定采用配对t 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介入,第6个月及第12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较降低明显(P<0.05),麝香保心丸组下降更明显,麝香保心丸组患者LDL-C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LDL-C比较( x±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004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