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邬伟灵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服用20 mg/次瑞舒伐他汀钙,而对照组患者则服用10 mg/次的瑞舒伐他汀钙,每晚服用1 次,连服6个月为一个疗程。通过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并进行血脂的测定,判断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两组的颈动脉CIMT(内-中膜厚度)、颈AS斑块面积、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IMT、AS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1),TC、TG和LDL-C水平降低显著(P<0.01),HDL-C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的改善更加明显。研究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钙开展强化降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CIMT、TC和LDL-C的水平,同时,升高HDL-C的水平,无其他并发症,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强化降脂;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中图分类号 R5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4-0025-02
  作为新型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钙和其他的他汀类药物相比较具有更强的降脂作用[1],同时瑞舒伐他汀钙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并具有抗炎作用[2]。特别是可以较好的稳定患者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等。造成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血脂发生异常,而临床上公认他汀类药物是最有效调脂的药物[3],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而言,颈动脉的内膜-中膜的厚度(即CIMT)可以作为AS(动脉粥样硬化)较为特异指标,可以独立预测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变,还可用于对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粥样硬化效果的评价。本文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50例接受强化降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研究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50~75岁,平均(57±15)岁,有合并高血压38例,糖尿病11例。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52~77岁,平均(56±14)岁,有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13例。所有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的超声检查均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选取研究对象确定时均排除心脑血管病患者或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接受强化降脂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普通的降脂治疗。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将其他的降脂药物停用大约两周。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10 mg/次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20 mg/次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进行强化降脂。每晚服用1次,连服用6个月为一疗程。与此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接受正规的抗血压、降血糖及抗血小板治疗。服药期间监测肝功能变化,如果服药后发现患者的肝功能明显异常或有其他并发症者需要及时停药。
  1.2.2 检测方法 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并进行血脂的测定,判断两组患者疗效。其中检测内容主要包括,(1)血脂:利用酶法对血清中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和LDL-C的浓度测定。(2)超声检测颈动脉:使用的仪器为美国GE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普勒彩色超声仪,设定探查的频率为10 MHz,对颈动脉的双侧检查CIMT(中-内膜厚度)、CCA(颈总动脉)和BIF(颈动脉分叉)、ICA(颈内动脉)的斑块,包括形成和形态以及斑块大小和范围、软硬度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通过6个月的治疗,对照两组的颈动脉CIMT(内-中膜厚度)、颈AS斑块面积、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中CIMT、AS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1),TC、TG和LDL-C水平降低显著(P<0.01),HDL-C则显著升高(P<0.01)。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钙不同剂量对血脂的影响结果见表1。瑞舒伐他汀钙不同剂量对颈动脉的斑块面积和CITM的影响结果见表2。
  2.2 不良反应
  经过6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患者有2例转氨酶出现了轻度的升高,经过复查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另有5例患者表现出轻微腹胀以及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但未出现肌痛或横纹肌溶解等严重的并发症。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mmol/L
  组别 时间 TC TG HDL-C LDL-C
  对照组(n=50) 治疗前 6.55±0.83 1.64±0.70 1.38±0.46 3.96±1.34
  治疗后 4.82±1.21 1.59 ±0.38 1.72±0.43 2.32±1.14
  研究组(n=50) 治疗前 6.30±1.44 1.47±0.54 1.46±0.54 3.86±1.53   治疗后 4.34±0.86 1.31±0.48 1.89±0.61 1.51±1.16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CIMT比较
  组别 时间 斑块面积(cm2) CIMT(mm)
  对照组(n=50) 治疗前 12.45±0.77 1.56±0.43
  治疗后 9.44±0.74 1.49±0.52
  研究组(n=50) 治疗前 11.21±1.11 1.52±0.40
  治疗后 8.28±0.43 1.26±0.06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诱发因素就是高血脂症,而且动脉内的斑块LDL和斑块的稳定性关系较为密切[4]。同时,较高的胆固醇除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之外,还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从而加剧了高血压症状[5],有研究显示血清中TC(总胆固醇)水平和心脑血管病变有显著的相关性。而AS(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CIMT对于增加全身的AS发展具有标志作用。因为AS属于累及全身的动脉慢性病理改变,是心脑血管疾病亚临床的表现,尤其是颈动脉,更是AS多发部位,因此,检验颈动脉的AS,看成是检视全身AS的窗口[6]。另外,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为复杂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和脂质代谢的紊乱、氧自由基的作用发挥,和平滑肌细胞迁移或者炎症具有相关性。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研究通过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较为积极,所以对粥样硬块形成具有很大的延缓或者是阻止作用[7]。而研究中发现,瑞舒伐他汀不仅延缓斑块形成,还能逆转斑块。
  瑞舒伐他汀钙被认为是第三代的他汀类药物,其降脂的作用发挥主要是通过对肝脏羟甲基戊二酰的辅酶A还原酶实施竞争性抑制,减少和其他药物作用,且半衰期较长,药代动力学不受或者少受年龄与性别影响,且临床上患者耐受好。通过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钙对各类血脂异常患者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LDL-C的效果和同类药物相比均显著占优,同时,对于HDL-C和TG以及其他的脂质组分作用较为显著,提高了降脂的达标率[8-9]。ASTEROID研究资料显示:该研究507例经造影证实有冠脉血管腔狭窄超过20%的患者,经过40 mg/d的瑞舒伐他汀24个月的治疗,超声评价前后的血管情况。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平均LDL-C出现了降低,幅度超过53%,而HDL-C水平升高,幅度大约15%;主要参数: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中位值下降了0.79%,其中64%的患者动脉中粥样斑块出现了消退,说明瑞舒伐他汀具有的强化降脂作用可以有效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本文中对两组颈动脉AS患者分别服用10、20 mg/次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CIMT都表现出明显的减少,同时TC和TG以及LDL-C的水平降低较为明显,HDL-C的水平升高也较为明显;另外,和对照组相比,强化降脂的研究组进一步效果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文献资料结果相符。
  同时,分析了药物的安全性,经过6个月的治疗,通过分析对比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以看出通过强化降脂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同时,也表明了临床上利用20 mg瑞舒伐他汀钙对患者开展强化的降脂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且耐受性较好。这和瑞舒伐他汀不同于其他他汀类药物的分子结构有关,其极性的甲磺酰氨基,具有一定的亲水性,无需细胞的色素代谢,大多数是通过肾和肠道进行代谢,从而就避免了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总之,对于CIMT的增厚以及颈AS具有斑块的患者而言,通过瑞舒伐他汀钙进行强化降脂治疗,不仅可以预防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AS过程较为复杂,患者的血脂成分和遗传因素以及年龄、吸烟史、血压情况、血糖情况等生活方式都是危险因素,所以,患者还要配合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获得好效果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丽萍,于国良.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壁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3):13-14.
  [2]盖永洁,宋树良.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评价指标[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7(3):192.
  [3]马杰,徐新娟.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55.
  [4]Cannon C P,braunwald E,McCabe C H,et al.Intensive versus mod-erate lipid lomering with stations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N Engl J Med,2004,350(15):1495-1540.
  [5]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协作组.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2):109-111.
  [6]吴茂红,吴晓倩.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P选择素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235-237.
  [7]李书国,邓娟娟,朱慧铭,等.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术后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4):1102.
  [8]华先平,杨勇,娄国平,等.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1,19(3):524.
  [9]祁华琪,申娟.瑞舒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145-147.
  (收稿日期:2014-04-27) (编辑:何玉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6363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