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老觉少?非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施明

  人们总以为,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自然会减少,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需要睡眠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他们每天往往要睡8~9个小时才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见老年人夜间的睡眠时间经常只有5~6小时,但他们会在白天用打瞌睡或浅睡的方式来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
  老年人失眠原因多
  生理性因素 大脑是众多神经细胞的高级中枢,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人体神经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老年人神经细胞日益减少,自然就会影响大脑功能而引发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脑部器质性病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脑部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
  全身性疾病 进入老年后,人体各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病变和慢性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有些疾病会对睡眠构成不利影响,如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夜尿增多可扰乱睡眠;慢性肺部疾病造成的肺功能降低,通气换气不足极易致使失眠发生;因某些疾病引起的疼痛或瘙痒也会显著影响睡眠。某些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又会反过来加重失眠,如老年人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利尿剂、抗甲状腺激素药物、类固醇和中枢兴奋药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服药期间应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
  精神类疾病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群中有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病症,与失眠有很大的相关性,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伴有失眠症状。
  心理社会因素 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均可引起老年人的失落、不安、怀念、忧伤、烦恼、焦虑、痛苦等情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都可能使老年人产生失眠。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失眠属于“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等范畴,《景岳全书杂证论・不寐》高度概括了不寐病症的病因病机是“由邪气之邪扰,由正气之不足耳。”老年人因其特殊的生理变化,其发病原因以情志、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由这些病因引起心、肝、胆、脾、胃、肾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其基本病机一是以心血虚、胆虚、脾虚、肾阴亏虚进而导致心失所养,二是由心火偏亢、肝郁、痰热、胃失和降,进而导致心神不安,其病位虽然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
  老年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失眠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难经・四十六难》云老年人“卧而不寐”是由于“气血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就是这个意思。
  施治还需辨证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临床上常将老年性失眠分为六个证型,按不同的证型进行针对性选方遣药,一般都能获较好疗效。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 临床可见神疲乏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纳差腹胀,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面色萎黄。舌质淡,脉象细弱。治疗宜用益气养血安神法,常用中药有人参、全当归、何首乌、大麦冬、北沙参、炙龟板等,方剂选用人参归脾汤加减。
  津亏肠燥,腑气不通型 临床可见头晕失眠,口干,或口有异味,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舌红少津,苔黄燥,脉象细涩。治宜用通腑调胃安神法,常用中药有小生地、京玄参、大麦冬、野百合、郁李仁、柏子仁等,方剂选用通腑安神汤加减。
  气机郁滞,心神被扰型 临床可见心神不安,失眠早醒,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中胀痛,肠鸣矢气,大便不畅。舌苔薄腻,脉象弦滑。治宜用疏肝安神法,常用中药有金铃子、延胡索、玫瑰花、合欢花、莱菔子、全瓜蒌等,方剂选用调肝安神汤加减。
  肝肾不足,气化失司型 临床可见失眠多梦,头晕,口干,五心烦热,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大便干燥,青壮年男性还会表现为遗精,女性会表现为月经失调。舌苔薄少,脉象细弱。治宜用补肾安神法,常用中药有桑葚子、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金樱子、覆盆子等,方剂选用固泉安神汤加减。
  脾肾虚寒型 临床可见卧床难眠,面色白,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腹中冷痛,五更泄泻,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象沉细无力。治宜用涩肠固脱安神,常用中药有炙黄芪、炒党参、焦白术、抱茯神、南芡实、桑螵蛸等,方剂选用真人养脏汤加减。
  阳气虚衰型 临床可见通宵似睡非睡,梦扰纷纭,精神疲乏懒言,畏寒肢冷,面色白,健忘。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治宜用扶阳抑阴安神法,常用中药有淡附片、淮山药、山萸肉、仙灵脾、龙眼肉、大红枣等,方剂选用茯苓四通汤加减。
  由于老年人肝、肾等重要代谢器官功能已较青壮年明显衰退,使用镇静安眠药要特别慎重,避免药物成瘾依赖等不良反应。服用时要掌握小剂量、多间断的原则,并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切忌盲目大剂量应用和擅自突然停药。
  生活调适
  为了远离失眠困扰,日常生活中老人的自我调适非常重要:
  白天少睡,增加活动 老年人白天除了午睡30~60分钟之外,要尽量保持清醒状态,以保证夜间的睡眠质量。
  饮食合理 晚餐宜清淡,不过饱,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睡前少看电视 最好用热水洗洗脚,可使全身放松易于入睡。
  自我按摩 可帮助入眠。
  助眠穴位天天按
  印堂穴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用中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
  太阳穴 眉稍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
  安眠穴 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用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
  涌泉穴 足底纵向正中线的前1/3凹陷处。先用手掌小鱼际肌来回摩擦左右足底皮肤,以足心发热为度,再用左右手拇指螺纹面交替按揉涌泉穴2分钟。
  注意事项:每天一次,在临睡前进行效果最好;按摩头面部穴位时手指的力量不能太重,因为过强的刺激反而无助于睡眠;自我按摩时可选择播放一些助眠的音乐,以营造一个舒缓神经的环境。
  (作者每周一上午在瑞金二路156号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每周六上午在万德路49号浦东新区中医医院罗山分院、每周日上午在张虹路123号上海尊然医院有失眠专科门诊,预约电话:40064700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7037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