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直肠前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38例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直肠前壁修补术;直肠前突;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2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85-01直肠前突实际上是直肠前壁与阴道后壁的疝,有人称之为直肠前膨出。是由于直肠前壁、直肠阴道壁、阴道后壁薄弱造成的。排粪造影时可见病人在排便时,粪便流向直肠前壁前突囊袋。直肠前突病人95%以上为女性,特别为自然产外阴有产伤患者。笔者对38例临床直肠前突有手术指征患者,采用经直肠前壁修补缝合术及粘膜下消痔灵注射术,并发症一并处理,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38例均为女性,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5-25年,均有经阴道分娩史,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部坠胀不适,应用多种泻药无效或疗效差,需在肛门周围加压或是用手指插入阴道或是直肠才能排便。体检时,直肠指诊在直肠前壁齿线上会触到一个圆形或是卵圆形凹陷薄弱区,薄弱区直径大于等于3cm,触及囊袋突入阴道内,用力排便时,凹陷更加明显,重者可将阴道后壁按压至阴道口处,排粪造影可见典型“鹅头征”。
  1.2治疗方法采用截石位,骶管麻醉。
  1.2.1术前准备①肠道准备,手术当日进食流食,清洁肠道,静脉使用抗生素。②阴道准备,手术当日阴道冲洗。③镇静药使用,精神紧张者给予安定注射液10ml,肌肉注射。
  1.2.2手术方式阴道与直肠消毒,充分扩肛,达到可容纳四指宽度,左手食指插入阴道内,拇指置于直肠内,仔细触摸薄弱区的位置,范围,大小及其边缘肌组织,并将凹陷用左手食指与拇指合力尽量抵于肛门口处,0号肠线自凹陷远端左侧直肠阴道壁内缝合至右侧,结扎,向凹陷近端每间隔0.3-0.5cm加固一针,完全闭合薄弱区,并使创面形成下宽上窄形。阴道直肠、肛管再次反复消毒,消痔灵与0.5%利多卡因按2:3比例配备,取混合液5ml分别于直肠内缝合创面两侧粘膜下柱形注射。
  1.2.3术中注意事项①缝针深度一定要达到两侧肛提肌深度,这样术后才能形成一较有力肌性柱。②术中缝合时左手食指一定于阴道内引导,防止穿透阴道粘膜,形成直肠阴道瘘。③彻底止血,防止形成血肿,导致感染。④硬化剂要掌握好剂量与浓度,防止浓度过大剂量过大引起组织坏死。
  2结果
  2.1疗效标准判定①治愈:每日排便1-2次,5分钟排尽,直肠指诊,直肠袋状凹陷消失,无粪块积存,肛管压力恢复正常,排粪造影:直肠功能解剖恢复,肛管狭窄消失,钡剂完全排空。②好转:2-3天排便一次,每次排便时间较前缩短,排便规律不十分明显,间断用泻药,偶有腹胀。直肠指诊:直肠袋状凹陷消失,有少量粪块积存。排粪造影:直肠功能、解剖恢复,肛肠狭窄消失,钡剂基本排空。③无效:症状同术前。直肠指诊:直肠袋状凹陷消失,壶腹部有粪块积存,肛管压力仍高,排粪造影:直肠功能解剖恢复,肛管仍有轻度狭窄。钡剂不能完全排空。
  2.2疗效治愈30例,占78.95%;好转6例,占15.79%;无效2例,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
  3讨论
  直肠前突是由于直肠阴道壁薄弱缺陷引起的一种顽固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阴道壁薄弱可由发育缺陷,结缔组织退变、分娩时损伤及长期不良排便习惯等引起的。过度用力排便,使直肠前壁扩张。再者经阴道分娩的妇女直肠阴道壁变薄,排便时粪便向前挤压直肠前壁所致,久之前突更加严重。前突形成囊袋状突向阴道,排便时改变了粪块的排出方向[1],粪便向有缺损的直肠前壁集中,使粪便难以排出。加重直肠前突,反反复复形成恶性循环。加上患者的痔、肛裂长期刺激内括约肌,导致其痉挛或肥厚,造成肛管痉挛性狭窄,更加重了直肠前突的发展,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多采用手术治疗。排便困难,是直肠前突的主要症状,患者甚至需用手经阴道、直肠帮助排便[2]。体检和排粪造影可以确定诊断,多数学者认为直肠前突,>3cm,有手助排便史,则手术效果较好[3]。在本组病例中在直肠前壁修补的同时处理了可能引起出口梗阻的其他伴发病症,取得良好疗效。采用此种手术方式治疗直肠前突,有如下优势:①手术相对创伤少,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②可同时治疗其他伴随的肛管直肠疾病。③使用硬化剂,使薄弱部分粘膜与基层粘连更加牢固。④住院时间短。笔者认为,直肠前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排便困难为主的综合症状,治疗宜采用综合术式,同时处理其他伴发病症,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连阳.直肠前突,盆底与肛门病学.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4:300.
  [2]李忠实.盆底失迟缓综合征.中国肛肠病杂志,1995,15(17):20.
  [3]喻德洪主编.现代肛肠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8439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