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并颅内动脉瘤的脑梗死治疗4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脑梗死治疗过程中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治疗的4例颅内动脉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例经头颅DSA证实合并颅内动脉瘤的脑梗死患者,2例动脉瘤直径约在5-10mm之间,2例动脉瘤直径约在5mm以下,均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结果2例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出现脑出血,效果差。结论颅内较大动脉瘤合并脑梗死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是不安全的。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合并脑梗死;阿司匹林肠溶片;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76-01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1]。颅内动脉瘤以其破裂导致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多见,而以脑梗死为临床表现的很少,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5%左右[2],颅内动脉瘤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液在动脉瘤内形成涡流而延缓或减少远端血管的流通而导致相应脑部灌注不足而出现缺血症状,与动脉瘤内的血栓形成有关[2-3]。其次与动脉瘤颈的宽度有关[6]。对于在治疗中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做了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治疗的4例证实颅内动脉瘤合并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4例患者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2例,均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实验组及对照组男女均各1例,年龄均在45-5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合并脑梗死,且大脑中动脉均为责任血管,实验组动脉瘤直径约在5-10mm之间,对照组动脉瘤直径约在5mm以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0.15g1/日口服。
  1.3疗效评估应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2结果
  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实验组2例患者于治疗后3-5天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予以弹簧圈填塞后好转,对照组2例患者症状好转。
  3讨论
  对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决策,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论。有的观点认为,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如动脉瘤夹闭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应采取保守观察[4-5]。根据血栓在动脉瘤内的分布、形成原因及动脉瘤的形态特点,血栓性动脉瘤可分为6种:①中央血栓型;②偏心血栓型;③血栓闭塞型;④分叶型;⑤管道型;⑥介入栓塞造成型,其中,未破裂动脉瘤的大小在影响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病程的发展及治疗抉择上,处于首要地位。通过大量对于动脉瘤大小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相对小的未破裂动脉瘤发生自然破裂的概率低于相对大的未破裂动脉瘤,故在治疗方案上,相对小的未破裂动脉瘤应进行保守观察,相对大的应积极治疗,虽然相对小和相对大的具体数值尚未统一,但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对直径小于5mm的未破裂动脉瘤建议保守治疗,而对于直径大于10mm的未破裂动脉瘤,因破裂的风险高,应采取积极治疗。但相对大的动脉瘤,治疗上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不安全的,这样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使病人的预后受到了一定限制,我们认为对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应在内科治疗前制定个体化方案,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既可改善患者的脑缺血症状,也可避免动脉瘤破裂。
  参考文献
  [1]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5-86.
  [2]AnilN,Prasad ssvv.Cerebral ischemia as a presenting feature of intracranical aneurysms:a negative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the management of aneurysms[J].Neurosurgery,2006,58(5):831-837.
  [3]Jose EC,Eyal Y,John MG,et al.Spontaneous.Thrombosis of cerebral aneurysms presenting with ischemic stroke[J].J.Neurosci,2007,254(1-2):95-98.
  [4]周波,游潮,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现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3):160-164.
  [5]高国栋 积极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6):281-283.
  [6]Lanton MT,Quinones-Hinojosa A,Chang EF,et al.Thrombotic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lassification scheme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68 patients[J].Neurosurgery,2005,56(3):441-4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8439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