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胺碘酮治疗6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胺碘酮治疗6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同期再选择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再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时,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可提高治疗效果,且该药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冠心病室性失律失常;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5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40-02冠心病室性失律失常多发生在心肌梗塞之后,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容易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多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就基于胺碘酮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现将本院收治的冠心写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7:31,年龄在4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4.71)岁;同期再选择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2:26,年龄在4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33)岁。两组患者均已排除合并有血液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肝肾功能不全、预激综合征等。且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68例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盐酸普罗帕酮片口服150mg/次,3次/d;研究组68例给予胺碘酮治疗:胺碘酮片口服200mg/次,根据递减原则,第1-2周用药为3次/d,第3-4周用药为2次/d,第5-6周用药为1次/d。两组患者均在连续治疗6周之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3评价指标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成对室性早搏减少80%以上,频发室性早搏减少70%以上,短阵室速减少90%以上,连速心搏15天。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室性心动过速基本消失,成对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及短阵室速均减少50%以上。无效:以上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1]。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照通过对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照(n/%)
  组别1例数(n)1显效1有效1无效1总有效率对照组168127(39.71)132(47.05)19(13.24)186.76研究组168141(60.29)125(36.77)12(2.94)197.06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68×100%。
  2.2两组不良反应对照对照组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7%,虽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8476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