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21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机理其探讨。方法将42例患者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加减,疗程为28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可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寒;消化性溃疡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6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29-02消化性溃疡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指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患病率高达5%-10%。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严重时会并发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甚至癌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消化性溃疡属中医的“胃脘痛”、“吐酸”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近年来以黄芪建中汤为方底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42例,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西医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胃穿孔、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恶性溃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每组各21例。治疗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5.6岁;其中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复合型溃疡2例。对照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7.7岁;其中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复合型溃疡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1]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①症状、体征:长期反复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中上腹疼痛,发作期中上腹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压痛点多与溃疡位置基本相符。②辅助检查:胃镜检查提示为胃、十二指肠溃疡;X线钡餐检查发现龛影。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中医内科学》[3]脾胃虚寒型胃脘痛诊断标准: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减,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畏寒,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1次20mg,每日2次,服药2周;铝碳酸镁片1次1.0g,每日3次嚼服,服药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组方如下:黄芪25g,白芍15g,桂枝10g,生姜10g,炙甘草10g,大枣6枚,饴糖30克。随症加减,呃逆明显者加旋复花;泛酸、嘈杂者加煅瓦楞子;腹胀明显加枳实;纳呆不食者加焦三仙、鸡内金;便溏者加苍术、白术;痛甚增加川楝子;胃脘冷痛、里寒较甚者加干姜;泛吐清水多者加姜半夏10g,陈皮12g。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温服。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服药期间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受凉,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生冷瓜果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忌辛辣油腻之品,戒烟酒。两组患者中,对于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用药初期加用标准三联疗法10天。
  1.4疗效判定治疗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相关标准拟定。治愈:胃脘痛及其它临床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缓解,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所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与治疗前相比基本无变化。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8476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