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产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讨论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产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产后6周有盆腔脏器脱垂的120例患者在排除治疗禁忌症后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的盆底肌肉康复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44%的患者在产后6个月POP-Q分级为0级。70%的患者在产后12个月POP-Q分级为0级。POP-QⅡ级、Ⅲ级患者明显减少,缓解了症状。结论在产后6周开始对POP患者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并可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得到满意性生活,达到改善盆底功能的目的。
  【关键词】盆底脏器脱垂;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电刺激;生物反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44-02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和女性性功能障碍(FSD)。FPFD的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FPFD的独立危险因素[1]。所以,产后发生FPFD的患者很普遍,而尤以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高。盆底肌力明显上升,不仅使POP的症状缓解或减轻,还使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性生活,且120例中无一例SUI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120例产后POP患者,均是在产后6周来院进行病史询问,常规检查及盆底肌肉评估,了解其会阴伤口情况。其中剖宫产52例,阴道分娩68例,POP-Q评分1级54例占45%,2级58例占48%,3级8例占7%。年龄18-20岁有18例,占15%,年龄21-30岁56例,占46%,31-40岁24例占20%,40岁以上22例占18%,其中双胎分娩2例,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6例。120例患者均排除了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禁忌症,即:阴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感染、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者、合并恶性盆腔脏器肿瘤患者、痴呆或不稳定癫痫发作[2]。
  1.2治疗方法120例患者进行盆底肌肉检测,肌力均≤3级,POP-Q在1-3级,采用法国PHENIX盆底康复系统进行个性化电刺激+生物反馈10-15次,每周2次,每次20-30分钟的训练,在家配合盆底肌肉康复器(阴道哑铃)治疗。每治疗5次,应重新进行一次盆底肌肉检测+诊断,评价疗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根据病人主观症状和客观标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决定是否需要做第2次疗程,并继续使用盆底康复器进行家庭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一般3个月后可开始第二个疗程治疗,6个月分别返院再进行肌力测试和POP-Q分度。治疗前患者POP-Q分度具体如下:0级患者无,1级患者有54例,占所有患者比例45%;2级患者58例,占所有患者比例48%,3级患者8例,占所有患者比例7%;治疗之后6个月,患者POP-Q分度具体如下:0级的患者为52例,占所有患者比例44%,1级患者有43例,占所有患者比例35%;2级患者9例,占所有患者比例7%,3级患者1例,占所有患者比例1%,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疗效评估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后,120患者中,在产后6个月,有44%的产妇恢复正常,在产后一年有70%产妇恢复正常,而且POP-QⅢ级患者明显减少,一年后仅剩1例,而此例病人为双胎分娩。Ⅱ级患者逐步向Ⅰ级转化,说明疗效是肯定的,显示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以改善盆腔脏器脱垂,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意义。2讨论
  2.1POP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妊娠和分娩,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POP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的连接分离等变化,难产、多胎、多次分娩均可加重POP的发生。因此,在产后6周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具有重要预防意义。
  2.2我院采用的盆底肌肉康复系统是法国PHENIX盆底康复系统,主要原理是运用功能性电刺激唤醒和增强盆底肌肉收缩,采用刺激频率、脉率、强度等根据接受治疗后个体情况调整,电刺激的选择强度以患者可以耐受且不感觉疼痛的上限为最佳。生物反馈治疗是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提示正常或异常的盆底肌肉活动状态,使患者获得正确的、更有效地盆底训练方法。它能有效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和纠正,应根据每个个体情况不同,设计一些相应的训练模块,更有效地达到产后盆底康复的目的。从治疗120例POP患者的效果上评价,产后肌肉康复治疗在产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中有重要作用。
  2.3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具有无创、低风险、低疼痛、低成本的特点,能使POP患者尽早消除症状,尽快恢复功能。POP在已生育妇女中非常普遍,发病率很高。在产后6周对POP开始治疗,可使POP患者尽早康复,也避免了今后发生尿失禁以及随着年龄增长,POP加重而需进行盆底重建手术的可能,既经济又减少了手术风险。但在康复治疗中个性化原则非常重要,就是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应具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达到产后盆底康复目的,临床医师应根据病情所处时期,结合有利与不利因素而采用个性化方案,结合产妇心理、生理特点,给予每个产妇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尽可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POP患者在产后6周开始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避免手术,从而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经济资源,在基层医院有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1]StriniT.BukoviD.Roje D.et al.Epidemiology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emale inhabitants[J].collAntropol,2007,31(2):483-487.
  [2]刘莹琳,陈少春,王雅贤.产后盆底肌肉治疗原则与个体化方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77-5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8477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