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传媒集团如何突破国际新闻报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鹏

  地方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的主要矛盾
  当前,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现有地方媒体建立跨地域的传媒集团。这对有追求、有抱负的地方媒体来说,其国际新闻报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开拓和发展的机遇。
  据笔者了解,新华社一天的国际新闻发稿量一般不超过300条,却要向135家地方媒体提供专特稿,向超过1300家地方媒体提供国际通稿。如此一来,“专稿”不“专”,“特稿”不“特”成为常态,地方报纸国际新闻报道“撞车”成为家常便饭。
  多年来,地方媒体都在千方百计地避免国际新闻报道“菜色”味道一元化。如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报道中,不少地方媒体就表现出“走出去”的开拓精神、参与热情和专业素养,但在具体操作上不尽如人意。缺陷有二:一是报道反应延迟,缺乏海外报道的快速反应与支撑机制。由于日常准备不足,不少有意前往海地采访的地方媒体被不明朗的路线“堵”住。二是新闻现场缺位。地方媒体大多跟随国家级媒体做没有现场的第二、第三落点新闻。可见,在专业能力和海外资源储备上,大多数地方媒体尚不具备独立开展海外报道的实力。
  然而,对任何一家综合类媒体来说,国际新闻的报道又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读者关注度较高的区块。由此,地方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陷入了必不可少却又“千报一面”、力不从心的尴尬境地。目前地方媒体国际新闻报道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特色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受众需求与媒体独立采编力量的缺失以及稿源严重同质化之间的矛盾。
  传播学理论和严酷的市场规律要求地方媒体必须遵循新闻规律,明确自身定位、研究受众需求,突破“千报一面”的国际新闻报道困境。另一方面,对一家有责任心、有抱负的强势媒体来说,也应当主动承担起改变这种局面的责任,努力打造符合自身定位特色的国际新闻,满足读者需求。同时也要部分承担起改变当今国际社会“西强东弱”的话语体系的专业担当,通过介入国际新闻报道,努力在国际上传播中国的响亮声音。据统计,目前四大西方主流通讯社――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和法新社,每天发出的新闻信息量占整个世界全部发稿量的80%,西方50家媒体跨国公司占领了世界95%的传媒市场。这种畸轻畸重的国际舆论格局使中国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目前的一些突破之举
  就笔者目力所及,目前国内地方媒体突破国际新闻报道的做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自主编译
  一些媒体聘请自由撰稿人或由自己的编辑编译国际新闻。这种方法虽然只是充当新闻的“二传手”,但毕竟可以对新闻进行自主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稿源单一的束缚,实现了突破。不过由于编译把关人员专业素养问题,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某报曾刊登过一个署名“阿南”的作者报道的“欧盟理事会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应对甲流的过程展开调查的议案”,引起舆论关注。当新华社驻欧盟记者向欧盟求证时,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答复。原来,“阿南”误把1949年5月成立的一个政治性组织“欧洲委员会卫生委员会”错译成“欧盟理事会卫生委员会”。
  2.独家评论
  就某一国际新闻事件,或由记者采访专家成稿,或由编辑撰稿,或向专家约稿。大众日报的山东新闻名专栏《环球论坛》是目前国内省级党报中不多的此类评论性栏目之一,对地方媒体突破国际新闻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这种方式向读者提供了独家观点,是目前地方媒体突破国际新闻报道最可行、最经济也最有效的方式。但受体裁限制,达不到经由对新闻事件本身采访所得的消息、通讯式原创新闻的传播效果。
  3.特约撰稿
  通过媒体人脉资源或个人关系搜索新闻发生地相关人员,请其就新闻事件撰稿。这是目前地方媒体延伸自身采访力量最经济的方式。但由于人脉丰富程度、撰稿人新闻素养、现场突破能力等因素不可控,找到这个“相关人员”需要碰运气。这种做法效果好,但失之于稳定性。而且,即使找到了这样的人,也往往很难进入现场,发回的多是一些新闻事件的外围信息。
  4.大事走出去
  近几年诸如日本大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等全球关注的巨大灾难性事件中,也有地方媒体派员赴现场采访。这种方式起到了部分驻外记者的作用。但是,这种“特派员”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不熟悉当地情况,缺乏可以有效利用的报道资源。鉴于此,这种做法常常失之于专业性。
  5.同海外友好媒体合作
  2007年3月18日,新民晚报国际新闻部得知几名亚洲人在尼日利亚失踪。鉴于那里中国工人较多,编辑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涉华国际新闻。在新华社未及时发布消息的情况下,国际新闻部向新民晚报尼日利亚版合作媒体的多名记者发出消息,希望他们能够提供情况。3月20日,收到西非统一商报记者胡潇波发来的稿件,他通过采访州政府发言人,确定了失踪者系被绑架;又通过采访中国驻拉各斯副总领事,确认被绑架的两名亚洲人是来自中国浙江的工人。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在时效性、专业性、稳定性方面都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成本较低,是除了自设驻外记者站外,地方媒体突破国际报道的次优选择。
  6. 派驻记者
  据笔者了解,目前仅有上海几家媒体在海外设有自己的驻外记者。这种方式报道效果最好,但囿于成本较大等原因,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复制。
  
  一些设想
  近期,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鼓励地方媒体组建跨地域的综合性传媒集团。这样的传媒集团其受众、影响力绝不在一市、一省甚至一个地域的范围,其地域性身份将慢慢消解,其发展趋势必将是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同时,在国家媒体之外,国家也开始支持有实力的地方媒体“走出去”发展成为国际媒体。此种语境下,这样的跨地域综合性传媒集团对各领域的报道定位都应做出调整。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它应该鲜明地打上媒体自身市场定位和价值取向的烙印,其国际新闻报道应该有着媒体自身风格的DNA,做出的国际新闻绝不能再是人云亦云的大众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一条国际报道理念可供参考:在新闻观念上突破作为区域媒体的传统约束,代之以全球视野的“大时政”新闻理念为导引,在角色上转换为参与全球公共事件传播的一支独立媒体力量。
  传媒集团语境下,地方媒体突破国际报道势在必行。笔者对此有如下考虑,在此抛砖引玉。
  1.加强采编人员国际新闻报道的专业性训练。这对增强媒体报道的专业性和把关能力是基础性要求。采编人员应熟悉我国的外交方针政策立场,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国际格局及发展趋势,有较强的新闻认知、判断能力和新闻专业素养,对国际新闻有较强的正确把握、驾驭能力。
  2.培养擅长外语、现场突破能力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无论是大事走出去,还是设立驻外记者站,这样的人才都是基石。
  3.建立重大国际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目前大多数媒体都建立了国内突发重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但对建立国际重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许多媒体还没有提上日程。未雨绸缪,地方媒体应在人员、物资技术配备、开通快速采访通道(含签证等)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投入,进行“资源储备”,为各种可能做好准备,建立包括指挥系统、智囊顾问系统、编辑系统和保障系统等在内的一整套重大国际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4.建立编译中心。设立这一机构的前提是媒体有较高的把关能力、严格的审查机制和畅通的新闻求证渠道。关键是形成传媒集团内畅通的新闻供需传导通路。集团层面的编译中心编译的新闻应尽量制作成可拆分重组的新闻小模块,以供不同特点定位的子媒体选用、组合;各个子媒体可以将自身特殊的新闻需求通知编译中心,中心应有一定的统筹机制,在保证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满足子媒体的个性需求。
  5.利用海外媒体定制新闻。一些有条件的报业集团可以与其国外合作媒体联合,尝试建立新闻共享方式,利用合作媒体在海外的资源,“定制”新闻,使我们的新闻需求得以实现。
  6.建立广泛的海外资源库和雇用固定的海外报道员。通过各种方式储备包括人脉、渠道等多种海外资源,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雇用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海外报道人员。一有需要,就可以马上调动各种资源和人员,完成报道任务。
  7.设立驻外记者站。地方媒体驻外记者站的定位应该是立足媒体自身定位、覆盖范围和受众,“战时”成为重大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部队,“平时”则应注重国际新闻同媒体自身受众的连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成面面俱到的通讯社式驻外记者站。媒体可以先尝试从地缘、政经关系、新闻发生频度和影响力等几个影响因子考量,选择同其受众群关联度较大的几个国家或地区设点,建立驻外记者站。如日本之于山东,无论地缘、政经关系还是其新闻影响力,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个地方之一。媒体可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运转机制、合理的点状分布,逐渐扩大其驻外“版图”,最终形成系统的驻外网络。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只是针对媒体在打造专业化的新闻资源方面所需要做的工作。而一张报纸的专业化的国际新闻报道,其版面处理的专业化同样非常重要。专业化的国际新闻报道同样需要形成特色的版面编排风格。一张成熟的报纸应该以自己对新闻点的准确把握、特有理解视角、独特的版面风格,赢得读者的认同。尤其是在新闻资源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媒体更需要重视自身的编排特色,利用现有新闻资源,以固定价值取向为内核,选取报道材料,创新编排方式,打造自己的报道风格,在国际新闻报道的“千报一面”中显示出独特性。
  现在一些地方传媒集团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雄厚,有实现上述设想的可能。且以集团为单位采取上述做法,集团所属媒体均可共享新闻资源,这样可以有效摊薄突破国际新闻的成本,新闻价值却能够成倍放大。
  
  (作者为大众日报时事对外部编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514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