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警新闻: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样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俊同

  预警新闻的特征
  
  预警新闻是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概念和样式,它是在人们风险意识加强和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出现的。过去有人提出:“预警新闻是预测新闻的方式之一,是对新近发生的预测性事实的提醒、警示式的报道。”笔者认为,在新的传播背景下,预警新闻是指由相关部门发布并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预测、预报或者警示性信息,预警新闻通过媒介进行最大范围的传播和报道,以引起公众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或情况,从而避免或减小不必要的损失。
  笔者认为,预警新闻应具有以下特点:
  
  1.预警新闻应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传统新闻理念中,每条新闻都具备6个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及发生方式。预警新闻不必全部具备这6大要素,但有一个独特之处,即它应当是未来可能发生的。现实生活中,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很多,但大多是常规性、惯例性的,不构成预警新闻;而预警新闻所提供的信息,一般是有违常规或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具有新闻价值,应在短时间内公布于众。
  2.预警新闻是对未发生事件或情况的预告或提醒。它的报道内容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公共卫生、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将会出现的问题或事实,或者是为可能发生的情况而应采取的措施。如果事件已经发生,该事件本身已经是新闻,随后的报道应侧重于传递出更多的关于事件进展的信息等。
  3.预警新闻原则上应出自权威部门。预警新闻在发布前,应该经过科学的测算、评估或者经过权威专家的分析、推论以及经验汇总。预警新闻不是简单的预测,而是代表某一权威或专业部门、机构将某一领域未来要发生的变化提前告知公众。现今各种虚假、诈骗信息在网络、手机中大肆传播,预警新闻由权威部门发布,是避免公众恐慌的首要条件。当然,由权威部门发布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即便最终预测的情况没有发生,也应由预测部门予以澄清,才能不失信于民。
  4.预警新闻具有指导性和服务性。预警新闻对指导和警示公众行为、消除公众恐慌心理、减小灾难损失,起到传统新闻没有的预警作用。对于灾害预警而言,其目的在于通过广泛传播让人们直接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让处在风险之中的人们能够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获取信息,然后组织自救和互救。
  5.预警新闻的受众是广大公众。预警新闻具有服务及引导作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它的受众范围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或订户、观众、网民等,而是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或财产。而且,由权威部门发布的预警新闻也希望尽可能传达到每一位民众,使有关机构能够尽快调动一切力量,防止事态恶化。
  
  预警新闻的类型
  
  在国内,最为大众所熟悉的预警新闻形式是天气预报,它提前告知人们未来几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气象新闻充当了人们“安全出行”的服务员。现在,预警新闻的内容已经广泛涉及到经济、文化、卫生、环保、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提供预警及服务信息,并指导人们如何趋利避害。
  笔者认为,预警新闻包括以下类型:天气预报;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预报;生态环境恶化预警;疫情、病毒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通报;有关部门对影响公众生活的虚假信息的辟谣;即将颁布实施的、影响较大的法令、政策、通报等;专职部门发布的有关物价、税收调整政策;有关质量检测结果、安全隐患通报;公安部门发出的提防诈骗等信息;有关部门针对特殊群体发布的专项提示或预警等。
  
  气象预警新闻,深圳先行一步
  
  预警新闻不同于常规新闻的特性,决定了其需要不同的发布或传播方式,对于那些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向最大范围人员传达的预警新闻来说,报纸已经不能适应需要,而必须依赖电子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扩展传播途径。2007年7月18日实施的《深圳市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实施方案》,首次在地方性法规中,对气象预警新闻的传播方式进行了规划和设计。
  该方案改变了以往全市只发统一的气象预警信号的做法,当预计全市只有部分区或区域达到预警发布标准时,仅对这些区或区域发布预警信号;或在全市统一发布信号时,对受气象灾害影响危害更大的区或区域,加挂更高一级预警信号。分区预警发布的地域范围特区以4个区(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区和龙岗区以街道办、沿海海域分东部海区和西部海区为分区预警信号发布的最小单位。
  由于预警内容多为台风、暴雨、海浪等自然灾害,此类预警信息一经提出,必须通过快捷的手段送达最大范围的人群,才能真正实现防灾的目的。为此,《深圳市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实施方案》对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方式的安排是:
  首先,深圳市气象局与深圳市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合作,气象局短信平台与广播电台短信平台对接,气象信息可直接进入电台直播间,实现预警快速播出;与市电视台合作,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走字幕内容。
  其次,加强互联网传播。深圳市气象局升级了公众气象服务网,开发了为政府各防灾有关部门服务的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网;为社区、基层服务的社区气象服务网,可快速、准确、直观地传递气象预警信息图形和文字产品。
  第三,利用气象局短信平台,向订制了气象服务的手机用户群发信息。
  第四,在原有预报预警传播手段的基础上,深圳市气象局与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合作,开发了国内首个基站广播,具备了小区域(1平方千米)发布预警信息的能力,向发布了预警信息区域内的公众实行小区广播,这在国内气象预警信息传播中尚属首例。
  此外,对于重要的气象预警,深圳市还采用立体传播手段,即电视台、电台、网络、手机、电话、报纸同时发布,尽可能地提高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传播的及时率。
  今年6月25日早晨5时,台风“风神”正面袭击深圳市区。在6月24日晚21时,深圳市气象局打破常规,连续向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从台风的移动速度、登陆地点、台风中心位置,一直到发布全市中小学停课预告,使广大市民提早获知信息,提早部署应对方案。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的消息,第二天早上才见报,当这些报纸送达家庭订户时,往往都过了学生出门上学的时间,就这一信息而言,报纸的报道基本上没有实用价值。
  深圳市对气象预警新闻的发布方式,为其他各类预警新闻的发布提供了参考。深圳市其他相似的预警新闻有:2008年春季的手足口病疫情防控信息以及片区学校、幼儿园是否停课通告;深圳市公安系统针对市民的欺诈性短信防范及举报信息;2008年春节前,深圳市民政部门、交通部门发布的关于春节期间尽量不回内地老家过春节的提醒等。
  
  报纸的报道空间
  
  预警新闻对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提出了挑战。手机及互联网便捷迅速、覆盖面广、受众多,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现代传播手段,这种传播手段在涉及广泛公众利益的预警新闻中的影响力尤为突出。随着3G应用的快速推进和手机终端性能的提升,手机逐渐成为“个人信息处理中心”,互联网普及的速度也正在加快。据统计,截至2008年2月底,我国网民已达2.21亿人;截至3月底,全国已有手机用户5.74亿户。
  在预警新闻的处理方面,如果报纸对此无所作为,随之失去的将是其他类新闻资源以及公众的“眼球”和注意力,而最终必然会引致报纸影响力的萎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就彻底失去了对预警新闻的主动发布权。目前报业集团拥有众多的预警新闻渠道和线索,新闻记者活跃于社会各个角落,可以从有关部门获取第一手材料。同时,报业集团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新闻网站,并推出了手机报。重要的预警新闻可以第一时间上网或传布给自己的手机报用户,既达到协助有关部门尽快传播预警信息的作用,又可作为增值项目服务网民及手机报订户,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分类发送不同类别的预警新闻,使之更具指导性和服务性。此外,报纸如果及时开发衔接的新兴网络技术,把发布新闻的渠道延伸至互联网音频、视频之中,扩展到手机用户终端,有关政府部门完全可以放心地把预警类新闻交给报业集团的新闻发布平台处理。
  更重要的是,在预警新闻处理上,报纸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形成有效的互动。以报纸强大的信息采集平台,结合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性,报纸在预警新闻的制作和发布方面还可以大有作为。报纸记者可以在掌握充分资料并在有充分事实依据的基础上,依靠专业人士的分析判断,采写报道预警新闻。这需要报纸记者具有敏锐的新闻敏感,充分掌握有关宣传纪律及政策,以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重,以客观、务实、负责的态度,选择适当的报道时机推出预警新闻报道,而且深挖后续报道,尽可能做到翔实、全面。
  同时,政府也应充分重视报纸报道的预警新闻,充分利用报纸的优势,整合各方面的预警信息,在科学验证和判断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汇总并通过权威机构发布,同时做好充分的应急措施和能力的准备,与报纸形成良性的互动和沟通。两者共同合作,把握好报道时机,力争避免预警不足或预警过度,可以使预警新闻真正发挥引导服务民众、减少损失的作用。
  
  (作者为深圳报业集团监察室主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55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