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的“非虚构小说”和作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钧

  作家以“虚构”的方式传达他对真实的认知,而记者则以“非虚构”的方式反映他对真实的认识,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揭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本质和真实。把这个世界的真实以“虚构”的方式揭示出来,需要高明的技巧和足够的警觉,这得靠诗歌的灵动、散文的飘逸、戏剧的冲突和小说的巧合,作家恰恰就擅长于此道;把这个世界的真实以“非虚构”的方式揭示出来,也同样需要高明的技巧和足够的警觉,这技巧和警觉就在于准确、明晰、朴实、优美,力戒浮华卖弄与陈词滥调。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精通此道。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越南战争、太空探险、政治谋杀等重大事件动摇了人们传统的人生信念,这种对传统人生信念的怀疑,诱发了道德风貌、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巨大改变。诸如“代沟”、“反文化”、“性解放”和“上帝死亡”等口号,成为这种变动的鲜明注解。剧烈的震荡就在身边,残酷的现实触目惊心。读者们指望小说家会直面人生,出版商们也期待小说家们能够创作出反映现实的优秀作品,但是,他们失望了。于是,揭露现实的历史重任就必然地落到了新闻记者身上。
  1996年,蜚声欧美文坛的美国作家特普门・卡波蒂在沉默了几年之后,突然抛出了他坚持称之为“非虚构小说”的《血案》一书。这本书以新闻的笔触描述了发生在堪萨斯州的一桩凶杀案,一跃而成为雅俗共赏的畅销书。《血案》并非新闻报道,卡波蒂也不屑以新闻记者自居;相反,他宣称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非虚构小说”。非虚构当然指描写真人真事,而其成为小说,却意味着在传统的新闻报道领域里引进了小说的艺术技巧,使作品富有引人入胜的新的魅力。从此,非虚构文学作品在遭受多年的白眼和揶揄之后,终于得到正名,一种酝酿多年的新的艺术样式脱颖而出,一群特殊群体应运而生。他们在传统的人物特写和消息报道中应用小说技巧,使非虚构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魅力,令人耳目一新。诗人、小说家的作品尽管“高雅细腻”,毕竟“曲高和寡”,影响力不强。相反,非虚构文学作品以新闻报道融合小说技巧反映现实人生,以其独特的“直接性”和“亲切感”吸引了较多的读者,历史证明,决定作品命运的不是少数高高在上的文人,而是广大的读者群众,传统的等级框架在现实面前正渐渐崩溃乃至轰然倒塌。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非虚构文学曾被蔑斥为“准新闻体”、专门描写“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不错,非虚构文学同18、19世纪的欧美批判现实主义一样,是描写了非“英雄”、非“贵族”的“下等公民”:政府小官吏、越战中的士兵、黑手党分子、杀人犯、拉皮条的、娼妓、地下影星、嬉皮士、吸毒犯等等。然而,这并不是非虚构文学的耻辱;相反,应该是它的光荣:在小说家们龟缩在他的象牙之塔中,不愿接受他们的先驱巴尔扎克和狄更斯引以为荣的“社会编年史”的重任的时候,是非虚构小说作家们站出来承担了这一历史职责。
  其实,非虚构文学也不仅仅囿于“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的圈子,风云世界的人物(总统大臣、皇室巨族、金融寡头、影视明星、体坛名将)和震动世界的事件(登月旅行、太空探险、种族隔离、各国战争)尽入笔端,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殊无禁忌。
  非虚构文学又称新新闻体,因为它采用小说的技巧表达作家对真人真事的深刻感受。感受的深刻,往往源于亲历的深刻。为此,作家们常常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描写的对象,感受周围的环境,挖掘事件的内蕴。卡波蒂为了创作《血案》,用了5年的时间研究案情,采访囚入监狱的凶手。约翰・塞克说服陆军让他参加部队的训练,甚至亲身经历枪林弹雨,方才写出了《M》一书。正是有了这些亲历,非虚构作品才显得更接近人生,更富有人情味,它的种种描述才能够令人耳目一新。
  在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作家们对非虚构文学的写作技巧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探索,他们借鉴了包括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手法,以求丰富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表现力。美国非虚构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汤姆・伍尔夫在总结60年代非虚构文学的发展经验时,着重强调了非虚构文学的四种基本技巧。
  第一种技巧是重视一幕幕的场景,让故事自然地过渡发展,而不需要作者本人一再旁白。场景的重视使作家能够置身于故事的发展之中,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而最能够表现人物自己的,不是记者妄加评论,而是人物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比较典范的是汤姆・伍尔夫的《一位宇航员的祈祷》。在这篇妙趣横生的作品里,作者以客观的笔触记录了美国第一位宇航员阿伦・谢泼德首航时的一桩“尴尬”的场景:由于疏忽(抑或是紧张或是忘我),谢泼德竟然在登舱前忘了出恭,他就这样带着一膀胱的小便遨游了太空!完成了人类史无前例的太空壮举。
  由此而来的第二种技巧就是: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人物的言谈。记录言谈是记者的职业本领,通过再现这些言谈,人物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给读者以既真实又亲切的感受。在《1968年总统竞选》中,乔・麦克吉尼斯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技巧的迷人魅力:他冒着一开卷就失去读者的危险,向读者描述了尼克松5个竞选节目的预制情况,竞选演说节目的录制过程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尼克松所使用的不同措辞(谋略),成为故事的中心,结果反而赢得了读者。
  第三种技巧是所谓的“第三人称叙角”,通过某一人物的眼睛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置身于人物的心灵之中的感觉,亲自感受人物所感受的一切。传统的新闻报道习惯采用自传作者或传记作家一再使用的“第一人称叙角”――“我在哪儿看到……”这种语调给人一种距离感,甚至一种说教感,因此局限很大。《马勒先生:十八个孩子的父亲》,就是透过18个孩子的眼睛,投射出一位匪夷所思的父亲,读来别开生面、妙趣横生。
  第四种技巧最不为人们理解,即如实记录姿势、习惯、风度、风俗、家具样式、服装款式以及各样的表情、眼神、说话口气和走路姿态等微小的细节,这些细节在特定场景中可以具有象征的意义。记录这些细节并不是文章的点缀,而是现实主义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的关键。理查德・沃尔克米尔的《别开生面的大学教学法》,用细腻入微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学教师的“另类”――杰尔・沃克教授。作者对沃克教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给予了绘声绘色的记录,记录之中让我们见识了一位深受学生们喜爱的教授。沃克教授的举手投足(教学法)令学生们瞠目结舌,也让我们目瞪口呆。
  非虚构文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终于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形式,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当我们还在为记者、作家抑或作家、记者纠缠不清的时候,在国外,两者之间已然达成了如此默契的协议。在美国,每个月都有畅销书一览表,其中两栏赫然在目: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并且非虚构作品的畅销量往往超过了虚构作品。
  非虚构作品是一种活泼的文学形式,风格多样,体裁不限,命题广泛。论风格,有的轻松、有的深沉、有的严峻、有的幽默。论体裁,有短小精悍的人物特写、有内容丰富的人物传记、有追根溯源的事件报道、有色彩斑斓的情景描绘。题材的范围更是小说所未能企及:青年、文艺、政治、经济、战争、体育、家庭、犯罪等等,记录了社会万千气象,描摹了世界动荡风云,视野格外开阔。相比之下,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记者、作家壁垒森严;新闻、文学泾渭分明。诚然,记者跟作家,一向被作为两种行当;新闻与文学似乎也被视作井水与河水。这之中确也存在着它存在的道理,然而,世风之下,浩浩荡荡,潮流东去,势非可挡。记者与作家的泾渭何在;新闻与文学的融通何存?好好琢磨一番此间的道理,对于我们的记者也好、作家也好;新闻也罢、文学也罢,恐怕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对于丰富我们的文学、发展我们的新闻都很有好处。
  参考文献:
  1.(美)杰克・卡彭著、刘其中译;《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新华出版社,北京1988年11月第一版。
  2..陈家洛、张英进主编;《巴巴拉女皇》;海峡文艺出版社,1978年福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90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