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芳

  摘要:就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进行实践研究,对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任务引领;中国旅游地理;中等职业教育
  
  上海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明确提出,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采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任务引领教学要求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本文就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实施进行实践研究,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选择内容,设定任务
  1.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从年龄角度讲应该主要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但由于目前中职学生各方面的基础都比较落后,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相应层次的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在智能结构与智力类型方面有着本质区别。教师在设计工作任务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智能情况,设计的工作任务应该是建立在中职学生可以完成的基础上。例如,在“中国旅游资源概述”一章中可以让学生对某一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讲解,但对讲解的要求可以侧重在对景点的描述上,而对旅游资源的成因方面的要求可适当降低。
  2.分析岗位对工作任务的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根据导游工作中不同的能力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具体内容见表1。这些工作任务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当前心理特征,不能超过学生现有水平太多,即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同时,课题设计要具体化,即重视学习情景的设计,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
  二、分析任务,处理教材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将任务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由于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是多样的,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
  相关原理知识分析(整合教材)。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是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教材,重视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而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如在对各种地貌旅游资源图片类型判断的任务中,学生要明确只有掌握各种地貌旅游资源特征、成因知识,才能准确判断资源类型。那么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会将这些理论知识补充到教学中去,当学生能正确判断图片类型时,他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就能达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掌握了地貌旅游资源的特征、成因等理论知识。[2]
  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是个体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也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所必备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对个人和社会负责、行事的热情和能力。具体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3]
  三、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中,工作任务是开放性的、团体性的,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所以在《中国旅游地理》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中,必须运用合作式的学习。如在旅游线路模块中,小组成员先自学相应区域《中国旅游地理》的材料,总结出本区的旅游资源特征,确定出最能反映这些特征的主题。然后小组成员分工,有的收集有关景点的资料,有的在较大比例的区域地图上将这些景点注出,接着根据资料,集中讨论线路的景点组成、交通工具行程安排,有的为解说做准备。[4]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在活动和解决问题中学习。而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生的之间交流、争议,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高层次的建构,而且也发展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可个别辅导或集中讲解,但此时讲解与传统讲授式上课效果是不一样的。传统讲授式上课是老师不明学生需要情况下的讲授,学生是被动的,是教师要他学。而集中讲解,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困难而向教师求助,即我要学,学习具有主动性。此时老师讲解就更具有针对性,学生自己能自学的也就无需多讲。如区域地理中的内容,教师讲解的主要是区域地理背景、景点成因、疑难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小组成果汇报。作为导游,口头表达能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从中职学生现状看,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素质的软肋。所有的旅游专业课程都应该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中国旅游地理》课也一样要给学生提供动口的机会。除了小组内讨论外,各组学生还必须将本组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介绍,每个学生都应有上台机会,通过汇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反馈精讲。在学习中,教师应针对学生遇到的不同困难做出适时的反馈,学生面对较丰富的信息资源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控制点,规范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朝着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在学生讨论中设法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和片面认识。同传统讲授型教学相比,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可能不系统,不同水平的学生所建构的意义程度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的精讲。教师精讲除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及学生表达情况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疑难、重点结构和规律进行针对性精讲。[5]
  四、多种方式,评价任务
  1.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研究意识、创新意识等也是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及时的评价不仅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效果,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只要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扬。让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得到肯定,特别是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积极展示各种成果,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各自的特点。注重正面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成功者的快乐。
  3.评价要客观而真实
  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不能无原则地正面评价,否则会误导孩子的学习。而要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学习过程进行表扬或提出意见,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白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还要改进。
  4.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差异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为目的进行评价,不能把所有的学生固定在一个标准上。[6]
  5.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评价
  作为职业教育,课堂评价关注的不应仅仅是教学内容,更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评价。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时刻强调:发言的音量和音调、站立的姿势、发言时的肢体语言、仪容仪表等职业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齐小凤.构建“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提高中职业教育英语口语技能――以饭店情景英语课程中“客房预定”课程教学为例[J].职教通讯,2007,32(1):32-33.
  [2] 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2007,(1):24-26.
  [3] 尚继汤.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法例举[J].职业与教育,2007,(9):107.
  [4] 赵敏丽.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环境教育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2005.
  [5] ROBERT・SLAVIN.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版[M].姚梅林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31-369.
  [6] 付磊.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电工工艺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职业与研究,2007,(5):83-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005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