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南山区马铃薯贮藏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远学 田恒林 沈艳 高剑华 肖春芳 陈家吉

  西南山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市、湖南西部、湖北西南部及相连的陕西安康地区等山区县,位于东经98°~111°、北纬22°~34°之间。西南区域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度1000m,海拔1200m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29.4%,800~1200m的地区占43.6%,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占27%[1]。这些地区属同一生态类型,垂直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尤其是中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土壤肥沃,接近马铃薯原产地气候,极适宜马铃薯生长,在全国马铃薯栽培区属单、双季混作区[2]。全区马铃薯在农作物种植面积中仅次于水稻、玉米,位居第三。西南区虽然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其主要原因是马铃薯贮藏技术缺乏。贮藏能使马铃薯做到均衡上市,稳定市场价格,调节市场需求的时空分布,延长鲜薯上市时期,而且也可保证原料供应,延长企业生产周期,提高生产加工能力。西南区马铃薯鲜薯贮藏以农户贮藏为主,企业贮藏量非常少,极其缺乏专业贮藏技术和设施。农户贮藏马铃薯鲜薯主要以堆放为主,窖藏为辅,贮藏方法和技术原始落后,马铃薯的保鲜周期短、效果差,导致上市周期短,经济效益低。
  1 西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现状
  西南山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西南区常年栽培面积保持在180万hm2左右,约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40%,平均产量15t/hm2,年平均总产达2700万t[1] ,总产量巨大,约占西南区夏粮的三分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西南区马铃薯生产有着巨大的增产潜力。一是开发冬闲田、推广水旱轮作,扩大种植面积。二是加速推广新育成的抗病、高产、优质品种,推广普及脱毒种薯、育芽带薯移栽、地膜覆盖、稻田免耕稻草全覆盖等实用技术,积极防治病虫害,提高单产,确保高产稳产[3]。
  2 西南山区区马铃薯贮藏现状
  2.1 马铃薯贮藏方式原始
  西南山区马铃薯储藏建设发展比较缓慢,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储存能力较弱,对马铃薯的储藏主要根据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储藏,包括商品马铃薯(主要是指食用马铃薯)储藏、种用马铃薯储藏和加工马铃薯储藏等,其储藏方式有室外储藏、室内储藏、仓库储藏以及用袋或箱储藏等[4]。
  2.2 马铃薯贮藏能力弱
  西南区马铃薯储藏率不到50%,储藏能力低。目前,以科研机构、薯业公司、果蔬运销企业为依托修建的大型恒温储藏库,南方四省各有40~80余座,储量为500~1000t,总储量约为5万t;以马铃薯种植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乡镇修建的大中型窑洞、砖瓦库房等贮藏库,南方四省各有4500~7000余座,储量为50~200t,总储量约为120万t。除此以外,主要以农户为单位作简易储藏,包括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挖简易土窖进行储藏以及用网袋、箩筐等简易贮藏容器放置于避光阴凉处或直接堆放于室内,有的地方采用迟挖在地里保存或挖地沟储藏于田间, 总储量约为1000万t[5]。其中,仅有部分农户在冬季储藏种用马铃薯,平均储藏率较低。
  2.3 马铃薯贮藏技术落后
  西南区马铃薯贮藏技术原始落后,仅局部地区采用撒施白石灰及喷施熏蒸剂等防控措施,抑芽剂、保鲜剂、防腐剂等化学药剂等应用也较少。西南区马铃薯贮藏缺乏预处理、温湿度管控措施及病、虫、鼠害防治措施。部分农户不经晾晒、挑选,直接将带土的块茎包括病、烂、伤薯一起入窖,不分品种、用途混合贮藏 ,贮藏过程中农户采用“自然管理的方法”,即在贮藏期间,不检查、不调整贮藏温湿度,极少通风换气,易出现烂薯、伤热、发芽、黑心、窒息、鼠害及冻害等[6],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简易贮藏损失比例约为30%~40% ,土窖贮藏损失比例约20%,砖瓦库房贮藏损失比例约30%。
  2.4 马铃薯贮藏装备匮乏
  由于西南区马铃薯贮藏技术原始落后,马铃薯贮藏装备几乎没有,贮藏条件极其简陋,贮藏时粗放随便,对堆放方法、库容比基本不了解。采后预处理全靠人工,无风机、药剂喷洒等设备。
  2.5 马铃薯贮藏信息化应用少
  除云南外,西南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马铃薯商品薯外销量极少,同时西南区马铃薯贮藏技术原始落后及马铃薯加工业落后,因此西南区马铃薯贮藏信息化建设远远不够。
  3 西南地区马铃薯贮藏损耗严重
  3.1 细菌性及真菌性危害严重
  由于缺乏马铃薯储前预处理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马铃薯储藏前期晚疫病、干腐病、环腐病、软腐病、黑心病等发生严重,引起腐烂,造成约25%的损失。
  3.2 失水情况及损耗
  西南区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失水情况较重,达80%以上。因失水而引起的损耗约占整个贮藏损耗的10%。引起失水的主要原因是贮藏环境干燥、贮藏温度高、通风太多及发芽等。其中用箩筐等简易贮藏容器贮藏或直接堆放贮藏造成的失水比例最大,占整个失水的90%以上。
  3.3 发芽情况及损耗
  西南区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发芽现象普遍,达100%。因发芽而引起的损耗约占整个贮藏损耗的20%,云南部分地区损失达40%以上。引起发芽的主要原因是无抑芽措施、覆盖导致贮藏环境温度高、贮藏时间长等。西南区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冷凉马铃薯发芽最晚,低海拔地区由于温度高而发芽最早。其中土窖贮藏马铃薯发芽最早,用箩筐等简易容器贮藏或直接堆放贮藏造成的发芽最迟。
  3.4 腐烂损耗
  西南区马铃薯贮藏过程中腐烂损耗较高,占整个贮藏损耗的10%左右。引起腐烂的主要原因是无采后预处理、覆盖导致贮藏温度过高、堆放厚度过高等。西南区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冷凉马铃薯腐烂最少,低海拔地区由于温度高而腐烂最多。其中土窖贮藏马铃薯腐烂最多,用箩筐等简易贮藏容器贮藏或直接堆放贮藏造成的腐烂最少。
  3.5 青化情况及损耗
  西南区马铃薯贮藏过程中青化现象比较少,仅有5%左右。因青化而引起的损耗约占整个贮藏损耗的10%左右。引起青化的主要原因是贮藏地透光性好。其中用箩筐等简易容器贮藏或直接堆放贮藏造成的青化现象最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437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