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纳克・阿塞弗:在自然中体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光影斑驳的树林中,一位女性静静地俯在一条不知名的溪流上,扶手掩面沉默不语,身体与稍显浑浊的溪水结合得如油画般梦幻。
  阿根廷女摄影师阿纳克阿塞弗(Ananke Asseff,下简称阿塞弗)的这组自拍像让人不禁联想到美国著名摄影家温布洛克(Wynn Bullock,1902~1975)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森林中的孩子》。在画面构成上,两人的作品都是由一个趴在森林环境中的人构成,注重人与自然的交融,力求人与自然打成一片。
  温布洛克认为天然之美已经足够壮丽,摄影家的表现本属多余;但在阿塞弗的作品里,她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同时作为摄影的客体,她的身体在照片中显得沉默、犹豫、孤独,甚至几分情欲,赋予了超越影像表面更丰富的含义。
  “自然是我的上帝”
  阿塞弗《天堂的遗迹》这组作品创作始于2004年,由一系列自拍照构成,创作的初衷来源于自己对纯净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尝试对身边社会环境问题进行控诉。
  在阿塞弗的生活和创作中,自然始终是无可替代的心灵寄托,每一张作品都若无人一般,只是低声细语地和自然交谈。在拍摄《天堂的遗迹》这组作品时,阿塞弗始终被自己的愿望与恐惧创造出的幻想指引着。创作每一个场景时,她都试图让自己拥有明锐的直觉和强烈的拍摄冲动,全身心的感受和认识这个地方。在法国拍摄时,她携带着沉重的相机和三脚架等设备在雪地中行走了8个小时,直到对创作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和体悟才决定停下脚步进行拍摄。
  实际上,这组作品想表现的并非单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下的社会语境对创作的影响也非常深切。在这些自拍作品中,并未展现丝毫的欢愉;相反,画面中的阿塞弗显得沉默不语,郁郁寡欢,始终以女性的身份出现,融入自己的幻想与欲望,也包含着恐惧。
  在阐述照片的拍摄思路时,阿塞弗这样说:“在创作这组作品时,全球恐怖主义兴起,大众媒体也潜移默化地扩散着暴力情绪,暴力现象有增无减,我家周围的犯罪率很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制止类似情况继续发展。”她还说道:“我开始无法像以往那样感受自然,变得没有安全感。同时,过往的一些不幸经历也一直影响着我的创作。”在她的作品中,照片中表现的自然是现实社会的变形体。画面中的人物似乎处于某种困境无法自拔,诱惑与罪恶并存,图像看起来既让人揪心,同时也不失诗意。阿塞弗不仅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人类的象征符号呈现,也更注重赋予照片独特的社会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文艺是欲望的满足,作者不满意于现实世界才会创造理想,改造世界以弥补缺陷。对比其他摄影家,在阿塞弗的作品中,她不像南戈尔丁(Nan Goldin)那样直面生活中最阴暗的一面,不同于罗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把人体完全情欲化。美丽而神圣的大自然是她心灵的庇护所。
  成为自己的导演
  法国社会评论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其所著《明室》中曾经提到了一段不怎么愉快的拍照经历:“当站在相机前,自己意识到有人正在透过镜头盯着自己的时候,就开始变得不像自己了。为了得到满意的拍摄效果,开始下意识地摆姿势,试图美化自己的形象,就像模仿另外一个人似的。”但对阿塞弗来说,面对相机并没什么困难,反而是一个愉悦的过程。
  就摄影的本质来说,相机也许是释放观众窥视心理的最佳工具,观看照片的行为在某种层面上属于窥视,当人们确定被凝视的对象处于一种毫无察觉、无法回视的状态时,由好奇心带来的快感就会被引发出来。阿塞弗在自拍时始终没有直视镜头和观众,刻意全裸或部分裸露的身体才是与观众沟通的渠道。而且,性感的画面效果也是她的拍摄初衷之一,是自我导演的一部分。
  另外,自我导演的过程,让阿赛弗能够更好地掌握相机并掌控解读形象的话语权。在这组作品中,摄影师不仅是一位演员,同时也是导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寻求任何一个人的许可,没有任何人能够限制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然幻境、斑驳光影、空灵姿态始终是这些自拍作品的特点,流露出一丝捉摸不透的神秘感。
  做自己的导演,阿塞弗将现实生活的经历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置换成梦幻般的场景。在Ananke is necessity,the inexorable这张作品中,阿塞弗在草原上骑着奔驰的骏马,身形矫健,与身后强壮的男性贴合在一起。高调的女性身体带有一种健壮,富有力量之感,阿塞弗解释说,这张照片表现了女性坚强的一面,她想塑造一个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试图表达在一个不安定的社会环境阴影下,一位弱势女性对自由与安全感的渴望。“它的灵感来源于梦境。有一天夜里,我梦见了这个场景,它带给我的感受非常强烈。我醒来后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场景所有细节全部画成了草图,并最终拍摄出来。这样类似的情况以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但梦境中的场景通常是非理性的,想要在现实中还原出来并没那么容易。尽管对如何实现这些画面没什么头绪,但是每当她把草图画出来后,都会想尽办法拍摄,为此经常冒险。有一次,她爬到了一棵很高的树上拍照片,旁边一棵树上正趴着一只美洲豹盯着她;还有一次,她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攀上了一架吊车。
  自拍不是纪念品
  翻看陌生的家庭相册可能会是一段单调乏味的经历,因为很难在画面中看到你熟悉的人或环境。所以在艺术创作中,作品能否与潜在的读者达成共鸣是非常重要的。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摄影的用途――献给苏珊桑塔格》一文中提出:人们之所以觉得照片有意义,是因为照片中含有一些和自己经验相呼应的元素或语境。人们能在照片上发现自己熟悉的,能够解读的信息时,这张照片对观者就有了意义。比如,如果你发现这个陌生的家庭相册中,有一张照片里的背景是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这样就能勾起你对这个场景的回忆,解读出更多相关信息。
  某种意义上,自拍属于一种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摄影师拍摄反映自己想法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又是摄影师自身。但是,优秀的自拍不会沦为苍白的陈述,也不会陷入自言自语的陶醉,而与观众无关。虽然阿塞弗在拍摄这些照片时始终以自由的精神与随性的心态为引导,但她的作品不仅是个人生活的纪念品。阿塞弗认为,创作中最重要的是让作品与观众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构建出一个通用的语境。画面上出现的情景不仅是阿塞弗自己生活中的所感所悟,也反映出社会语境下,社会大众的普遍心理。观众在观看照片的同时也能直观自身,使照片与观看者的联系更为紧密,每一位观众都能够在画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感受与表现,是艺术创作中既分离又统一的两个重要部分。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炙热情感虽然充满着恐惧与暴力,但是阿塞弗并没有把它们“裸露”地展现给观众,而是通过了一定的转化,把崇尚自然与社会情境结合起来,原始自然成为心灵寄托,画面中人物的情绪因收敛而更显珍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5705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