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亚文化时代的流行音乐传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彤旭

  后亚文化的理论面向是对亚文化的质疑。①但从流行音乐的角度看,一方面,后亚文化时代的音乐传播实践与亚文化时代没有明确的界限,依然存在对亚文化音乐的商业收编。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音乐形式,如电子舞曲音乐。
  后亚文化时代,亚文化音乐进入主流文化的途径依然是商业收编
  在中国,亚文化音乐群体的典型是摇滚音乐人,崔健的《一块红布》等是代表作。亚文化音乐与主流意识形态有一定距离,是抵抗和叛逆风格鲜明的音乐。收编是以商品的方式,把亚文化符号(服饰、音乐等)转化成大量生产的物品。②由亚文化音乐人转向主流音乐市场,或者说亚文化被商业收编,汪峰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汪峰在中央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发起“鲍家街43号”乐队。毕业后曾就职于中央芭蕾舞团,后辞职成为职业摇滚歌手,这意味着他告别了体制成为非主流音乐人。但是汪峰看重市场,对大众流行音乐积极响应。他创作了许多受大众欢迎的歌曲,如《晚安北京》、《怒放的生命》、《春天里》、《我爱你中国》,因此他的音乐进入主流音乐市场。比如《怒放的生命》这首歌,旋律是摇滚的,歌词的寓意十分积极向上。与崔健、窦唯等在大众视野里已销声匿迹的摇滚音乐人不同,汪峰的音乐作品产量高,并且受到市场的青睐。
  另一个典型的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收编的案例是女歌手毕夏。这位曾经的地下摇滚乐团主唱,参加《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之后迅速成名。她发行新单曲,受到拍电影和偶像剧的邀请。她作为亚文化特点的脏辫发型也成为流行音乐界的一道风景。③脏辫又称雷鬼头,是雷鬼乐音乐家的发型,上世纪70年代曾在英国流行。④
  《中国好声音》是一个选拔年轻音乐人的节目,吴莫愁、吉克隽逸等歌手独具个性,带有亚文化的风格,参加这个节目使她们进入了主流文化的视野,代言年轻时尚品牌,发行新专辑,为电影配唱。她们的亚文化风格转换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独特气质。不过,这种转换也使她们失去了艺术个性。亚文化被商业收编之后,失去了原有的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的妥协,从而成为商业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吴莫愁登上了许多杂志的封面,展示的是她的独特造型和时尚气息,而她多变的音乐风格被忽略了。又如吉克隽逸担任多个品牌的代言人,大众关注的只是她的曼妙身材和流行服饰,她的歌声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媒体建构的亚文化流行音乐场域
  电视节目是非主流音乐进入主流音乐市场的渠道。2014年,继《中国好声音》推出众多新秀歌手之后,该节目的创作人员与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合作,推出原创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这个节目让幕后的音乐创作人走到台前,通过刘欢、杨坤、周华健、蔡健雅四位音乐导师挑选歌曲收入各自制作的“原创专辑”的形式,推出原创音乐创作人。这个节目的宗旨是鼓励原创音乐。同时,这样一个节目作为亚文化进入主流文化的渠道,也是很有意义的。
  亚文化为主流文化输入新元素,带来新动力。电视节目可以建构一个亚文化生产和传播的空间,推动亚文化中的积极元素转化为主流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好歌曲》节目的参赛选手都是原创音乐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成名歌手的幕后作者,歌曲创作者,节目组主动邀请这些音乐人上节目,比如《喝酒Blues》的演唱者,崔健的贝司手张岭就是在导演的劝说下参加节目的。另一类是民间的音乐爱好者,他们更能代表亚文化的生产与传播。比如25岁的成都人谢帝演唱的《明天不上班》,是对社会秩序的诙谐抵抗,表达了青年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这首歌是他在广告公司工作时创作的,歌词是:“老子明天不上班/爽翻巴适的板/明天不上班 想咋懒我就咋懒/明天不上班 不用见客户装孙子/明天不上班 活出一点真实/老子明天不上班 闹钟响也不用管/想几点起就几点起 只要愿意所有条条款款都不忌。”歌词看起来是消极的,但可以理解为年轻人排遣、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在这首歌中表现为贴近民间年轻人真实生活的场景再现,以及融汇了西方说唱乐风格的旋律。
  电子舞曲的流行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后亚文化时代与后现代社会重合,这个时代的音乐具有与高科技结合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电子音乐流行。与传统音乐不同,电子音乐是用电子设备合成的音乐,即以电子声学为基础、录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电子音乐,是音乐与科技的结合、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音乐逐渐流行,成为重要的流行音乐类型。电子舞曲音乐与夜店、迪斯科、锐舞文化相关,电子舞曲音乐是后亚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⑤电子舞曲音乐是当代青年的摇滚乐,电子舞曲音乐与摇滚乐的共同点是充满了现代气息,吸引年轻人的正是这种代表高科技以及释放当代人情绪的流行音乐特质。
  电子舞曲音乐正在渗透到流行音乐的元素中,美国著名歌星Lady Gaga、蕾哈娜的歌曲,都受到电子舞曲音乐的影响。电子舞曲也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人,代表人物有郭富城和尚雯婕。电子舞曲走向本土化,从2009年至2013年,INTRO北京电子音乐节已经举办了五届,虽然一直邀请国外DJ,但本土DJ逐渐占了主流。
  电子舞曲和传统的流行音乐不同,这种有强烈节奏的音乐,其特点在于DJ与听众的互动。DJ是电子音乐节和舞厅的灵魂。在舞厅和音乐派对上,DJ作为舞厅的灵魂,操作唱片,播放音乐,表现音乐,他们可以改变音乐的速度、频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音乐创作者。
  电子舞曲越来越普及,但是随之带来了社会问题。在中国的广播、电视音乐节目中,很少播放电子舞曲音乐。电子舞曲音乐传播的典型场所是舞厅。舞厅在中国作为当代的一种俱乐部文化,不同于交谊舞厅,是DISCO舞厅的发展。一方面,在这种舞厅里,播放伴随着强烈节奏的电子舞曲,由DJ带动舞场的气氛,使跳舞者兴奋,是年轻人表达自己、释放压力的场所;另一方面,一些舞厅的年轻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兴奋的体验,酗酒、吸食毒品。舞厅既是聚会、交往、娱乐的场所,也是罪恶的渊薮。
  后亚文化音乐与大工业景观的融合
  音乐不仅是听觉的,也是视觉的。废弃工厂,这看似无用的场所一旦与先锋艺术结合,就会焕发生机与活力。后亚文化音乐与大工业景观的融合是电子音乐节的典型场景。2009年以来,INTRO北京电子音乐节先后在798、751、首钢原址等地举行,以大工厂景观作为背景,使电子音乐与视觉奇观融合,是利用老工业遗址资源打造的新文化创意项目。2010年5月,第二届INTRO北京电子音乐节选址在大工业特色的原煤气工厂751,巨型冷却塔、龙门吊、大型煤气罐、脱硫塔等工业设施与音乐节的融合,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感受。2013年5月,第五届INTRO北京电子音乐节在首钢原址举行,中外音乐人与现场近万名观众互动狂欢。夜幕降临后的首钢老厂区,老烟囱经过激光投影变得绚丽夺目。“工业森林中连绵不绝的律动,回响恰到好处”。⑥大工业时代的视觉奇观与电子流行音乐融合,这是后现代文化的表现,是后亚文化时代流行音乐传播的风格。
  后亚文化时代流行音乐传播的重要特征还在于互联网上的传播。INTRO北京电子音乐节的现场视频以及网站对DJ的访问在互联网上传播,扩大了音乐节的影响。
  总之,后亚文化时代的流行音乐传播,呈现商业化、高科技、视觉化的特点,既推动了后现代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注释:
  ①马中红:《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②【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 胡疆峰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③《毕夏 Just Rock 乌鸦音/脏辫/朋克装扮/特立独行》[J],《产品设计》,2014年4月上
  ④【英】安迪・班尼特著,曲长亮译:《流行音乐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103页
  ⑤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⑥《光怪陆离仲夏夜 北京电子音乐节》[J],《产品设计》,2013年6月下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151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