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十二公民》:对经典的平庸改编,还是上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康怡

  改编的学问
  有美、俄、日版的珠玉在先,《十二公民》一上来就得接受“对比”的眼光。故事框架来自于西方法律的陪审团制度,却将灵魂人物设定成中国法律从业者,是拧巴还是戏剧感则要见仁见智。
  何冰:徐昂(本片导演)有一天来,跟我说冰哥咱俩弄这个吧,我说这是要干嘛,弄话剧的拍电影,这不把钱往水里扔吗?他说就巧了,他出去跟人谈别的项目时遇到了(王鲁娜、韩景龙)这帮人(《十二公民》制片人、编剧),一聊他们对这也有兴趣,居然就碰上了。徐昂是黑了心的多少年的要拍这个,但是当时只敢想的是话剧,为什么?第一,常演不衰的文本;第二他个人的酷爱;还有一个,他说我作为人艺的导演,我几乎不认为其他剧院能拿得出十二个像样的男演员,而我们剧院是拿得出来的。
  马戎戎:我觉得这部戏应该叫“十二戏骨”,因为我觉得这真的是完全靠人的魅力、人的表演撑起来的。
  何冰:但是是有赖于徐昂努力地在给大家讲。很繁杂的五六万字,要把每一根线谈清楚,而且你知道这每一根线不是一说就通的,它是会有抵触的。徐昂这个孩子对经典有一种极大的崇拜,你看他成功的两部作品,都是照搬的经典。他说与其自己去写一个不好的,不如搬运好的。矿泉水的广告:我们只做搬运(笑)。
  张海律:这个片子罗马电影节获奖之后,我一听说是《十二罗汉》改的,因为也看过美国和日本的,我就相当期待。话题里有我非常喜欢的东西,但是说到影片的结尾,我觉得其实问题还不小,它导致整个故事的逻辑上好像不成立了吧。
  木卫二:其实我看下来整体观影感受是挺流畅的,但是也可能跟海律一样,觉得男主角居然是个检察官,这个也是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还专门回去拿那个证,可能没有那个会更好。包括那个结尾也很奇怪,像公益广告的感觉。
  马戎戎:这个电影的点还是很简单的,我也不想刻意地把它拔高,我觉得徐昂对于电影文体的不熟练是能看出来的。但是徐昂特别聪明,他一切都是戏剧导演的手段,比如说他中间不断地会有一些外部的事件来进入干扰,但是这些外部的事件都来源于周边的道具,这个其实真是典型的戏剧导演的处理方式。
  何冰:那个检察官的角色设置,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现在人们真的是啥都不信了。就是我们不相信司法,不相信我们社会还有公正,可是我反过来问一句,今天一会儿过来一人打咱,咱跟人打起来了,那你说咱依赖谁。总不能回到板砖的时代吧,不能回到木棍的时代吧,你还是得诉诸法律。但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各位说的这个问题,有我们在现存制度下不允许的慌不择路,但同时又有对这个作品特别大的热爱,想呈现给观众。
  马戎戎:事实上1957年到现在,您现在饰演的检察官的角色,在各版里面都有不同的阐述。当时好像是一个日本演员,把这个人给设计成坏人,最后给他安排这么一个细节:就是当所有人都判定这个孩子无罪之后,人都散了,那个人没有,有一个人过来就给这个人一大叠钱,把它颠覆成暗黑版了。然后在俄罗斯那版里把他写成一个有东正教信仰的人。
  木卫二:我觉得那两个都已经是非常好的改编了。我站在电影角度上去比较,比如说米哈尔科夫(俄罗斯版《十二怒汉》导演)的电影化语言非常好,那些人物设置也都非常出色。
  何冰:你觉得美版比咱们现在的中国版到底多了一个什么东西?
  木卫二:整体冲突更强烈,但是这个版本人物塑造可能更好一些。
  何冰:这个真是跟创作者的人生观有关系,因为不管怎么样,如果说这还是一份艺术性工作的话,那就应该直指真相。真相在哪里,在我们心里,你还得奔向光明,你不能堕落黑暗啊。我们对这个角色的解释其实有三个角度,第一个就是他得有法律常识,中国人很难蹦出一个谙熟法律常识,况且能仗义执言,敢一对十一的这么一个人。第二,规定情境是你必须得解决你孩子的问题,这是很能打动演员的,要不然你儿子不能毕业。第三,我们在文本上做了相当一部分呼应的戏,也拍了,就是说他在检察院到底干了些什么,他的伤疤在哪儿来的,但是大家没看到,全删了。
  对中国现实的映射
  影片中12个家长陪审员来自当今社会颇具代表性的不同阶层,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而来, 并在对案件的抉择上参照个体前史经验。徐昂似乎也并不在意“电影化”手段,一切几乎都通过演员大段大段的对白来完成。
  马戎戎:这个剧本难度特别大,因为你所有的都要靠对白来呈现,没有别的手段来辅助它,这个其实难度是很大的,大概也只有人艺的演员才能做到吧。
  木卫二:说到具体演员,比如我觉得像大学生,就是那个一号,我就觉得有点存在感太弱了。我觉得不在状态,可能是他要表现这个人不成熟,或者是没有太多的强硬的观点什么的。
  何冰:我试着回答一下您的问题,这个人是什么意思呢,确实那个演员当时也非常挠头的。其实他上来就认为这是冤案。但是他的位置不允许他去说,因为有失公正,那就11:1了。所以上来他必须得批评,先坐到大多数这。每一次起承转合,其实他都在帮我,你看他台词只是:咱们再投一轮票。可能表演没有完成,泼墨不够多,导致观众不太理解,这可能技术上处理是有问题的。但这个人物的作用,就是一到尴尬冷场大家起身上厕所、洗手的时候,要不咱再投一轮票,这就是在帮助我了已经,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马戎戎:实际上他是幕后的操纵者。
  何冰:我们把他放大,如果说这是个家族或者是一个单位,他是领导,你看他坐的位置就是领导。一个事情是往东还是往西的时候,领导心里一定有一个方向。他能上来一定是往东吗,如果结果一定要求是12:0的话,他一定先给自己搁到反方,慢慢来,聊聊看,关键的时候再说吧。然后这才能构成整个过程当中那种不期而遇。
  张海律:我还觉得房地产商高富帅,过于脸谱化。每个人都让自己的过去影响了,都把自己的过去就着这个案情陈述出来,尤其是那个老头讲1957年“反右”的那段。还有那几个“顽固派”,如果非要脸谱化,是不是有更聪明的办法,可能我们暂时这个阶段做不到吧。包括出租车司机,包括那个房东歧视河南人,我觉得都脸谱化,但是我觉得脸谱化不影响他们讨论的进行。每个人都把前史爆出来,在我看来这可能是话剧的需要,但这些情绪对我来说是过快的。   木卫二:还有几号蹲过监狱的那个哥们儿,他一出来不用开口就大概知道他是什么背景,他一定会有哪样的过去,他等一下会说什么。
  马戎戎:这其实是徐昂用力过猛的地方吧。这个片子有一定的先锋实验性。你不能拿普通电影的模式去套这部电影,你肯定都套不上,这个恰恰是徐昂聪明的地方:我是在拍电影,但是我偏不按你那个走。因为本来那些他就不熟,照那个来肯定破绽百出。好比两个人说话我不跟你那个逻辑走,我就索性把你拉到我这个逻辑里来。
  何冰:其实对演员来说,我们总是在谈论说电影表演是不是应该微处理,它是个特写的艺术,是个状态的表演;话剧应该夸张,强烈,撞击。但这次我们就不去考虑什么话剧还是电影,导表统一,这个太重要了,大家全按一个口吻,一个语境,一个方言,一个情感处理方式处理,你会发现它也会形成一股力量。我们这帮人里,我拍过一部半部电影,韩童生演过一些小角色,米爷(米铁增)年轻的时候是帅小生,拍过几个农村片,好像剩下的就没怎么拍过电影了。我们哪知道这些东西,更何况那么做也不对,就当话剧在演,我们从来不想什么尺度问题,分寸问题,观众接受问题,根本不想。
  木卫二:表演来说,何冰老师的角色我很喜欢。韩童生老师今年年底评最佳男配肯定没问题。可能现实中我跟出租车司机打交道比较多,觉得太像了。
  何冰:我就没演过这么难的角色,我都不确定能不能有第二个。徐昂告诉我的角色是“理性”,这玩意儿怎么演呀?但任何一个演员看到这个故事本能地就理解为舌战群儒,肯定的,虚荣心刺激你也会这样。我一个人说死你12张嘴,厉害吧。他只有说服我才能不演成舌战群儒。排练的最后几天,我跟徐昂说,我是个演员,我不知道理性该怎么演。我只好就坐在那儿,我说我得出现视像,在我眼里没人了,就是个大脑――这是我的大脑,我看着我的大脑,是一号,我不知道他在帮助我。二号这是我的算计跟胆小,三号是我内心强烈的愤怒,四号是我的傲慢,五号是我的隐忍。我就这么挨个分,脑子里不去看人了,不去看谁谁谁,我不认识你们谁谁谁了,就这么训练。我说你看行吗现在出来,徐昂说可以,就这么来。
  少见的诚意
  《十二公民》想要跟观众讨论“如何讨论一件事儿”,而话题触及的深浅、切入的角度都仍难免受限。在泛娱乐化的今天,这样有点“过家家”的严肃某种程度上还是对市场的挑战。
  马戎戎:中国是一个问题大国,每天我们眼皮底下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我们文艺界对这种东西就都失语,要么在装傻,要么都是在卖萌,连一个能够站出来直面问题,很真诚很有勇气地去处理这些问题的一个人都没有。
  木卫二:这部影片的观影感受比较愉快,很可能是由于谈到的这些议题大家比较关心,我是鼓励这样的一些新的导演或者是说新的探索。因为它讨论的是咱们所关心的问题,咱们熟悉的话题,这点上我接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觉得肯定会支持它有这种电影出现的,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张海律:确实,有一些你可以说是比较低俗的趣味,像那个高富帅和“干闺女”的关系,这个我就觉得就只有中文语境下的表达能让人觉得好好玩啊,可能是没心没肺的一种享受吧。还有像歧视河南人这种现象,都是我们熟悉的东西。
  何冰:其实当12:0出现的时候,这个事已经没法跟观众细聊了,摆在那就是仁者见仁了。为什么呢?11:1这事就已经是人类有希望了。你突然发现到最后12:0结束的时候,它一个巨大的悖论:难道你们12个人发现真理了吗,哪有这么绝对的统一?经过艰难困苦的辩论跟挣扎之后,你突然发现它完成得很难讲是一个正义战胜了邪恶那么简单。这就是所谓的意义吧。
  马戎戎:其实真的要说到人物的身份背景、阶层,以及这个阶层的一些共同的心理,就是说所谓的民族共同心理,我觉得徐昂做得真的比较深刻。
  何冰:就是缺乏点残酷,残酷性不够。他不敢真正去骂一个实际上很可恨的人,他不敢,其实有篇幅,有地方可以展现,但没有。都很温柔,就是你表面再怎么样我也给你找了一个因,让你过得去,对不对。这是徐昂温柔、怀柔的地方,有些地方没有直面那个恶。
  马戎戎:在我心里这就是一部原创电影,因为他说的所有问题,都是接中国地气的。你能够有那个勇气,有那个胆量,然后还有这个技术,去面对中国的当下问题,勇敢地把中国人真正想说的话,通过电影这么一个形式来说出来,少之又少。
  张海律:有好多行业里的人说,你就别矫情了,既然市场是这样,观众喜欢什么你就照着这个拍。我和很多朋友都觉得,这逻辑太狗屁了。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片子。现在世界上成功的例子就只剩好莱坞了。大制片,独立制片产品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别好的相互滋养的模式。所以《十二公民》这种我觉得当然应该多多益善。即便它很多时候就只能在院线的垃圾时间出现在银幕之上,比如白天大家的工作时间。
  木卫二:我们接触到的中国电影环境确实类型比较单一,因为我们中间中断过嘛,比如说这个商业电影市场,你可以说是从张艺谋那个时代开始的,更严格一点说甚至可能从《失恋33天》开始,大家才真正把看电影、进电影院看电影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吧。所以我觉得各种类型上的尝试,比如说写书的,韩寒、郭敬明,唱歌的、演员,甚至像徐昂他们从戏剧过来的(来做电影),我都觉得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817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