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冀国强 王广珠 陈国强

  摘要: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用人单位的“用”三个维度探索和构建适应现代职教体系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一火批高技能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规模与效益的矛盾日益凸显,教学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国发[2014] 19号)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逐步认识到要把办学方向从关注外延发展转到重视内涵建设上来,转到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竞争力上来。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探索构建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多是按照传统的指标体系进行,已不能适应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因此探索建立一套符合现代职教体系背景的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显得愈发重要。
  一、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评价不够全面
  多数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往往借鉴参考普通高校的评价模式,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验实训环节;重视教学秩序监控忽视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评价;重视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忽视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重视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过分重视校内评价,忽视用人单位、合作企业等社会评价等,此外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等方面评价指标欠缺,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机构、人员和经费等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缺乏独立运作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教学管理部门有时充当教学质量评价部门,不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教学质量;一线管理人员甚至一线教师有时充当教学质量评价人员,不能充分体现公正和权威性。
  (三)教学质量评价手段落后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生师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传统的问卷调查、填表、涂卡等手工测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教学质量评价组织难度加大。
  (四)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不深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服务区域行业事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没有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的内涵没有与学生是否获得从事相关职业的能力紧密关联,不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现代职教体系下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发展现代职教体系,必须探索和构建一套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实际、全面科学合理、方便实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前提。
  (一)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反映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客观公正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水平和效果,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可行性
  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有很强的可行性,便于实施和操作。由于教学质量很难用“优、良、中、差”和简单的数字来衡量,因此需要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评价;另外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对评价出的大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3.动态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长期实施的过程,某一个阶段的教学质量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学质量的真实情况。为体现高职教育的现实特点,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采取动态性原则,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专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生源素质的变化等做出调整。
  (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根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下面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用人单位的“用”三个维度来考虑评价指标的组成。
  1.教师的“教”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考虑到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特殊性,从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出发,对教师的“教”的质量评价应构建下面几个指标。
  (1) 职业道德:主要考量教师的师德修养,从遵章守纪、敬业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教学态度、教学关系等方面考量。师德即教师从业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是教师从业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师德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形成良好品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是首位的。
  (2) 职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主要涵盖教师从业的基本能力、人才培养的技能、双师素质、育人工作、服务社会、产学研结合、职业技能、信息化素养等方面。
  
  2.学生的“学”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学习,能否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通过评学,形成涵盖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课堂参与、自主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信息化素养等综合性、开放性的综合评价体系,集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于一体,以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目标。学生“学”的评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学习质量、综合素质水平和创新等能力水平,在教学质量评价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3.用人单位的“用”
  某种程度上讲,学生是教育的产品,产品将来要投放到市场,用人单位就是这个市场,产品的质量反映了教学的质量。通过对用人单位“用”的效果的评价,可以准确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是否适合市场的需求、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全面发展。学生走上就业岗位后,用人单位对他们工作质量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起到重要的指示作用。
  
  三、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实施
  根据高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本位的特殊性,结合发展现代职教体系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针对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两个参与者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这个教育活动主体的“川”的质量评价这三个维度,从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观点构建了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好后,通过访谈、调查、开会等形式组织有关人员对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审议,进一步借助网上问卷调查、火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对指标的信度、效度和各自的权重进行考察,确定具体执行的指标及其权重,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修订后试行。试行后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后再进行修订。通过校内和校外对这些指标进行验证,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并把评价的结果反馈至教学过程,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传统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用人单位的“用”三个维度及培养职业能力的视角,探索构建适应现代职教体系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期望通过组织实施,准确有效地反映出现代高职教育的质量,推动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纯琦,俞幼娟,顾金孚,多元化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实践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11).
  [2] 廊坊师范学院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指标调查课题组.廊坊师范学院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指标调查报告 [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5):81-89.
  [3] 白世国.高师院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 [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1):77-81
  [4] 林森,白世国.高师院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 [J].现代教育科学,2004,(3):75-77.
  [5] 骆绯,林晓言.高校学生评价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J].价值工程,2004,(6):11-13
  [6] 杨桦,秦亮,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1,(1):53-56
  [7] 隆平,陈志雄,夏丰,高职生实习实训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70-72.
  [8] 唐永吉,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 [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22-24.
  [9] 张越,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 [J]怀化学院学报,2009,(11):103-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112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