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拦一辆出租车需要几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上学的时候,总以为接待外宾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可是等到工作以后才发现,涉外导游每天都要面对大量其实并不那么高大上的问题。比如客人们会问:“徐,我们瑞典人每天都要喝很多水,有时候我一天要喝好几大杯,可是在中国,我怎么没看到有人喝水啊?你们不渴吗?”“那个骑车的人戴着口罩,是为了防雾霾还是自己感冒了怕传染给别人?”“在中国,拦出租车用的是什么手势?”“你刚才说出租车招手即停,可如果我从市场购物出来,手里拎着大包小包,两只手都腾不出空怎么办?”
  听起来很像是玩笑吧?可是当你看到客人认真的眼神,你就会明白,他们是真的很想知道答案。所以,当导游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然而被问得多了,难免也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记得我是这样回答那位客人的:“在两只手都拎着东西的情况下打车,可以有这样三个步骤:第一步,把一只手里的东西放到地上;第二步,招手拦车;第三步,拎好东西上车……”
  我知道这样不好,事后反省了一下,老外们之所以会问出一些在我们看来很“小儿科”的问题,其实也情有可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是本地人完全想象不到的。比如前不久我去英国,第一天就差点被汽车撞到――英国的交通是左行的,过马路的时候,我总是忘了要先看右侧的来车。可奇怪的是,在地铁里乘自动扶梯,大家却偏偏全都是靠右侧站立的,在很多换乘通道里,乘客也是右行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问了很多英国朋友,最后也没能得到一个我听得懂的答案。
  所以外国人来中国,从机场进城的路上,导游就必须向客人介绍我们这里的“注意事项”,比如,过马路之前一定要注意来车,哪怕是在人行横道线上。因为并非所有司机都会让行,贸然穿行会有生命危险。再比如,自来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喝水要喝烧开的水或是矿泉水。这些在我们看来完全不是问题的问题,在老外这里都可能是重要的警示点。
  这些“注意事项”不介绍不要紧,一介绍,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自来水不能喝,那么可以用来刷牙吗?房间里没有炉子,怎么烧水?我不喜欢喝矿泉水怎么办?你们有其他的纯净水或是苏打水吗?这些近乎“吹毛求疵”的问题,会让我猛然意识到自己语言表述的错漏,从此以后,我都把“矿泉水”的说法改成了“瓶装水”。
  然而有些时候,客人的问题完全是因为没有“走心”造成的。比如我告诉老外,我们这里商场的营业时间一般是上午十点到晚上九点,每天都营业,包括周六和周日(因为在很多国家,商场在周末要么缩短营业时间,要么干脆不开门)。尽管我已经反复介绍了,但每天还是会有客人跑来问我这个问题:“这里的商场几点开门?”我说十点之后基本都开了。他们又问:“可今天是星期六啊!”我说周六周日也是一样的。只见客人若有所思地走了。第二天,同样的客人又跑来问我同样的问题:“商场几点开门?”我说早十点到晚九点。又问:“可今天是星期天啊!”我说,我已经说过了,星期天也是一样的……
  耐心固然重要,可是遇到这样的问题,心里还是会有些抓狂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471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