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视剧制作的商品化倾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电视剧的商品属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部从整体上看故事性强、人物命运蹉跎、悬念较多的电视剧播出后收视率就是不高。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引进剧中一些港台剧较容易受到观众喜欢,收视率也较高。那么,原因何在?
   一、市场经济的产物
   由于同一种族、语言和文化背景,在引进剧中,港台剧(包括某些新加坡剧)是电视剧市场的主要品种,一段时期以来成了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创效益的“主产品”。
   国产剧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因过分强调宣传教育功能,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不足为奇。九十年代起,各地大办电视台,其中尤以有线电视台崛起、打破了垄断产生竞争而引人注目。收视率概念的引入,其结果使得成千上万集电视剧“烂”在制片公司和电视台的片库里难见天日。能让人们记忆深刻的仍然是《渴望》、《过把瘾》、《编辑部的故事》、《西游记》等。
   直到这两年,才看到国产剧整体水平的飞跃。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十年前《还珠格格》,以及去年大热的《潜伏》《人间正道是苍桑》等剧。
   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电视剧究竟有哪些规律?该怎样拍摄制作才能得到观众首肯,播出才能有高收视率呢?
   二、大众文化的消费特性
   电影消费,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场所,看特定的节目:目的性比较明确且相对休闲的人,到专门的视听场所――电影院,买票进场去观看一部心仪已久的电影,属“心理强制性”消费。电视消费,则是非常“大众化”的行为,是不特定的人群,在不特定的场所,看不特定的节目。面对如今几十上百个频道,手拿遥控器象机枪扫射一样任意选择节目,属“心理随机性”消费。亦即电视受众行为的随意性很大,如吃饭、聊天、打牌、做家务等,要长时间不换频道只盯着一个节目看,就得让他感兴趣。据专家统计,在1992年,某个电视节目若在11秒钟之内不能吸引人,观众立刻就要换频道。那么二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时间已经缩短至5秒甚至更短。
   因此,一方面要使主观上的故事性、人物命运和悬念等别具匠心,让人牵肠挂肚,另一方面要在客观上接连不断地强烈地刺激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使电视屏幕这扇不大的“窗户”涌出的大量“信息流”源源不断地为受众的视听神经所接受,引发主动思维,受众才能对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感兴趣。
   较之电影,电视是更为普及型的视听信息载体,电视观众要比电影观众文化水平偏低。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电视观众文化水平应定位在初中及以下,即便是在发达国家的美国,其电视观众的文化水平也仅定位在高中及以下。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的观众所熟知的、所感兴趣的与高中文化的显然不同,和大学及其以上文化的差距就更大了。调查表明,电视观众群体按文化层次由低到高呈金字塔形,收视率高低是由“塔座”―占整个收视群一半以上低文化层次观众所决定的。因此,市场经济中的电视剧题材要尽量采用广大观众所熟知和了解的,尽量不用“阳春白雪”类的;古装剧中文言文要少用、慎用等;编剧要通俗易懂,避免采用意识流、黑色幽默等前卫手法。
   与电影相比,电视的“媚俗性”更加明显。窗户般大小的荧屏是无法展示排山倒海般的大场面和身临其境的纵深感的。
   所以,观众收视状态的“低级”,视听场所(住宅)的“低级”,可视信息面积的“低级”以及电视机电声系统的“低级”,决定了电视剧的常规性、平民化和低成本。那些用数千万元拍一部电视剧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制作“贵族化、豪华版”的思维定式是制作与发行严重分离的结果。
   三、电视剧的主观标准
   电影故事片的“消费”是一次性的非相关性消费,需要“爆炸型”的宣传和引导,编剧、导演、演员在受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均十分重要,号召力越强大越好。
   电视剧的“消费”是多次性的相关性消费,需要“延续型”的宣传和引导,编导演三者的重要性编剧占50%(雪里送炭),导演占30%(承上启下),演员占20%(锦上添花)。当然,以上比例只是象征性的,说明只要电视剧故事十分抓人,导演把文字变成音像十分到位,演员(不一定有名)把角色塑造得十分真实,那么播出好的收视率就一定有保障。
   一部好的电视连续剧就是一个好的长篇故事,就是编剧、导演、演员等全体演职员用视频和音频的手段为观众集体“说”故事。题材独具,角度独特,构思独创,最好能成为“独一无二”(至少在一个方面如此),这样的电视剧就有了立根之本。故事结构方面,长篇小说是大树型的,从根部开始,越往上主干越细,可能到后来也分不清主干和支干了。电视剧则应当是瓜蔓型的,只要顺着主藤走,就可以一个不落的吃到美味可口的瓜果。再者,长篇小说的载体是“保存型”的,到后来看不明白时,可翻到前面重看。而电视剧的载体是“即隐型”的,看不懂再想看时已“事过境迁”,所以电视剧故事主线必须精炼、清晰,人物关系必须明了、简洁,否则,弄不明白的受众会感到厌倦而迅速转换频道。
   电视剧中人物的命运最令人梦绕魂萦,寝食难安。有人说,一部20集的电视剧中几个主要人物“总得死个把才有意思”不是没有道理。悲中有喜,喜中含悲,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是观众愿意一集追一集、锁定频道看下去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境外电视媒体习惯每集剧广告插播两次。因此,在许多引进剧中,一集戏45分钟正好开“两刀”,每隔15分钟剧情上就得设计一个“起伏”(不如说是高潮)。实际上,在15分钟里还会有一个或数个高潮,如骂人、打耳光、砸碎玻璃鱼缸、电话铃骤响、异性亲热等等,情节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使受众的心理曲线呈现与剧情发展相类似的起伏跌宕,平静与紧张的心情交替产生,错落有致且恰到好处,仿佛弓弦,需要拉箭时紧绷,而射箭后松弛。因此,上述做法值得借鉴。
   电视机的普及已使得收看电视剧成为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天天透过镶嵌在墙上这扇不大的“窗户”,观看“邻居们”身着古装、时装、军装、民装等演绎着人间悲喜剧。所以,台词语言的处理必须贴近群众,做到“三化”:性格化,生活化,口语化。像在一些电视剧中“打机关枪”似的说台词,除有效的增强信息量、刺激受众听神经以外,更是口语化的需要,能加强角色与受众的亲和力,效果极佳。
   当电视剧的主创人员、故事结构、人物命运、情节快慢以及悬念设置等确定之后,如何用声频和音频的手段来制作合成,就成了当务之急。
   四、电视剧的客观标准
   我们常常说,这个剧节奏快,那个剧节奏慢。这里除了指剧情发展的节奏快慢以外,更主要的是指镜头节奏快慢。有的电视剧导演总嫌某个剧“节奏快得象广告”,怕观众思维跟不上。其实,有了“象广告”这样的感觉就对了,须知人的大脑可进行联想思维,而且运行速度之快是世界上任何计算机都望尘莫及的。高收视率电视剧的镜头节奏的确总是快的。以播出收视率非常好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苍桑》为例,其镜头长短大部分都是3-5秒钟左右。若平均以5秒钟计算,一集45分钟左右的戏要有500到600个镜头。如一个人说话的镜头有10秒钟,您在4、8秒处各插入1秒钟的反应镜头,则长10秒钟的一个镜头就变成了1―3秒钟的五个镜头。镜头多,信息量就大。
   在《人间正道是苍桑》中也有一些长镜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凡5秒钟以上的长镜头均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被摄主体不动,而机位、镜头则处在推拉摇移的运动状态。如两人坐着谈话,镜头围着两人缓慢转动拍摄。二是机位、镜头均固定不动,但被摄主体在动,如从站着谈话到坐下谈话或转圈走动交谈等。这两种形式都让受众觉得,面前那扇黑框“窗户”里正源源不断地“流淌”着信息(只有时刻变化着的信息才能称之为“流淌”),眼睛能时时刻刻看到新鲜东西,即单位时间内有效信息量大大增加,连绵不绝地“刺激”受众视神经,产生动感和新鲜感,易于集中精力。
   在包括《还珠格格》等在内的许多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近景和特写多。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人们交往一般以语言交谈为主。在交谈中,双方主要注意的是彼此的脸部,对环境、衣饰和身段则往往一瞥而过,不怎么重视。由于电视屏幕远小于电影银幕,因此利用人们的这一社交特点,在谈话的情节中大量使用近景和特写无疑是明智之举。角色的喜怒哀乐通过五官和面部肌肉还可以传达出丰富多彩、妙不可言的众多信息,使观众对台词的理解有强大的辅助作用。
   电视音频的重要性应当与视频“平起平坐”。众所周知,由于无声电影出现在先,有声电影以及电视出现在后,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视觉表现手段都得到优先的和充分的发展,而听觉表现手段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明显滞后于视觉。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通篇都是优美动听的主题曲、插曲和背景音乐,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某位角色在那儿苦思冥想而出现“大块”的“静”。人物对白也十分紧凑,绝不会出现“大喘气”现象而让人觉得导演是在凑时间、拉长度。同期录音又使演员表演更认真更放松更自然,从而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
   总之,制作“好”电视剧的客观标准可归纳为四个字:“双快双多”――情节快、镜头快、近景多、音效多。广义上说,这也是电视台选购“好”电视剧的客观标准。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文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588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