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新华

  根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肥、气、热等启然条件,其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以高油高产品种为核心,以改善土壤耕作为基础,以高油平衡施肥、防治病虫草害为保证的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高产栽培中良种的贡献率一般约占30%,而在高油高产栽培中,从商品的含油率看,高油品种的贡献率能达 50%~70%。单位面积的产油量由单位面积产量和含油量两部分决定,良种的重要性,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其重要性一般在40%~50%。由于产量和含油量的变化不同,导致产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品质的变化幅度,因此单位面积的产油量更多地取决于产量,因此品种的增产潜力十分重要。
  品种的产量变异大于含油量的变异,一般情况下,大豆含油量等品质性状尽管受到外界环境和技术的影响,但相对来说,其稳定性要高于产量性状。
  1、成熟期适宜,保证霜前充分成熟。积温、生育日数和与当地主栽品种熟期近似,是品种熟期适宜的三项标准。其中以与当地主栽品种熟期近似为标准更为准确可靠,因为积温和生育日数只是平均值,往往因年份、地点而变化。
  2、含油量高。一般油用品种,含油量最低不低于 18%,否则就不能作为制油用豆。一般大豆含油量应在 20%以上,高油大豆应在22%以上,前者纯粮率98%以上,才能达到一级标准,后者可达特级标准。目前应防止在高油大豆品种受重视的情况下,夸大品种的含油量而误导生产的现象发生。
  3、抗病虫。高油大豆栽培应强调品种的抗病虫能力。因为病虫危害可以同时降低商品大豆外观品质和含油量。选用抗病虫品种是进行无公害栽培的基础和前提。对高油大豆栽培,特别是无公害大豆生产,抗病虫品种将是商品大豆是否合格的根本保证。
  二、种子处理
  1种子播前应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 13.5%。
  2种子包衣。播种前用已登记的大豆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二条叶甲和根腐病等病虫害。
  三、整地
  大豆种植方式町分为平播与垄作。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致,误差为±4厘米;回垡一致,立垡与回垡率小于5%,并做到不重耕,不漏耕。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土块少于5个,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要做到翻、耙、耢、压连续作业。
  四、适期早播
  播种期直接影响大豆的发育与成熟,播期过早大豆生长量不足,播期拖迟,大豆不能正常成熟,含油量下降,对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影响,特别是生育期短的黑龙江省尤为重要。试验证明,适期早播较过早种植和晚播油分含量可提高0.5个百分点。特别是晚播油分含量下降更大,适期早播不仅可提高含油量、还可抢住墒情,保证出苗,促进根系发育,是高油大豆高产栽培的措施之一。在黑龙江省一般年份高油大豆适宜播种日期,南部地区为4月25日至5月5日,中部地区为5月1日至5月10日,北部地区为5月5日至5月15日。
  五、施肥
  1、种肥及底肥。化肥做种肥,施于种下侧5厘米、深3厘米处,或施于种下7~14厘米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以化肥做底肥,要结合晚秋整地或春顶浆起垄一次施入,施肥量占化肥总量的2/3。
  2、追肥。当大豆生长较弱时,开花前结合二遍地铲后趟前根际追施氮肥,每公顷追施尿素45~75公斤,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并根据缺素状况加入微量元素肥料,如硼砂、钼酸铵、硫酸锰、硫酸镁、硫酸锌等。
  六、病虫害防治
  斑点病、灰斑病不利脂肪形成,防治食心虫要作为高油大豆生产的常规措施。防治灰斑病可在大豆花荚期,采用40%多菌灵胶悬剂,公顷用量1.5公斤,对水450~600kg喷雾;防治食心虫在成虫发生盛期,用80%敌敌畏乳油,公顷用量1500~2000ml制成毒棍,每 4垄一行,每5米一根熏蒸。或用菊酯类的农药如功夫、来福灵高效氯氰菊酯等,公顷用量200~300ml对水 450~600kg进行喷雾。
  七、收获
  掌握适期收获是保证商抽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大豆在黄叶期油分含量最高,吉林21号在黄叶期收获较过熟期收获油分含量高1.6个百分点以上,长农4号高0.9个百分点拟上。所以要在大豆黄叶后,根据落叶情况及时收获小收获后还要进行清洗加工、除杂、降水以实现高产、高油、高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2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