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引入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石磊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针对信息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应然之举。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如何让不同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课程的教学中,将教学目标任务化。并注重任务设计的生活化、现实化、专业化。使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收获了可喜的变化。
  关键词:任务驱动;中职学校;教学;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05-01
  一、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现在的中职学校学生基本以中考落榜生和中学流生为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上进心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对于到机房上课热情很高,但真正学习WORD、EXCEL等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操作,便感觉乏味,提不起兴趣。
  (二)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
  长期以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重复,并且不同学校间计算机课程开设情况相差很大,条件也千差万别。相对来说城市学生学习比较系统,但有些学校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还仅停留在对键盘的认识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给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和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教学条件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条件。但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
  (四)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作用缺乏认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必修课,但学生对于学习他们的作用缺乏认识。如导游、烹饪专业等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总感觉学习EXCEL、PPT和自己关系不大,自己只要会上上网发发邮件就行了。这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列举的实例操作有一定关系,如列举的多为财务计算、会议PPT设计等,让学生感觉所学离自己太遥远。
  二、任务驱动法的引入与实践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笔者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任务化,并注重任务设计的生活化、现实化、专业化。
  (一)将任务生活化
  如在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中,笔者将计算机硬件组成设计为“我为自己选电脑”这个生活化的任务主题。利用学校靠近电脑城的优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要为自己配台电脑为目的,走进电脑城,在实际走访以及与电脑商的交流及讨价还价中,对电脑的基本硬件组成、硬件参数对电脑性能影响以及主要部件功能等有了切身的感受和认识。在任务的驱动下以及小组竞争的激励下,同学们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各小组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在各小组的汇报中,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及有关参数如数家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将任务现实化
  在讲授WORD图文混排、艺术字的插入等时,恰逢学校即将举行首届系部篮球比赛,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完成一份篮球海报的设计与创作,学生激情高涨,积极投身到海报的设计中。比赛当天,许多学生手举自己设计的海报在球场为自己的系部球队欢呼助威。那一刻,他们欢呼的同时也自豪无比,不断向身边的人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
  (三)将任务专业化
  在EXCEL公式与函数中,笔者将教材原有利用函数计算的教学目标按不同专业分解为不同的任务。如烹饪专业中,将任务设计为“烹调材料成本核算”,在导游专业中,将任务设计为“旅行社出团费用核算”等,将任务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学生认识到了学习EXCEL对于本专业的意义。同时对于烹调实训成本有了新认识,导游专业对出团过程的细节费用产生了思考。这样,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反过来对所学专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引入带给教学的变化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和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明显感觉到所带班级学生的变化。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参与热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从感知到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二)互帮互助,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的行成
  在任务的引领下,学生之间相互的讨论、沟通,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产生对知识新的认知与理解。同时行成互帮互助,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班级中原本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高水平的同学无形中会成为小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更顺畅,也更利于他们彼此的学习。同学们之间相互的沟通、探讨促进了课堂良好学习氛围形成。
  (三)开拓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
  任务的引入,比单纯的练习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大更广的创作空间,如海报的制作,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大胆的设计创作。自由主动地学习、探索新的知识,创作属于自己的最好作品。同时,贴近专业的任务完成,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认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引入,引发了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变化,成为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但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在引入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我们也要适当引入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并注意任务设计的科学性、趣味性与创新性。否则,面对一个接一个的任务,学生同样会感觉到厌倦与厌烦。
  参考文献:
  [1]陈万仙.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马成荣.计算机应用基础[M].江苏教育出版社
  [3]冒志忠.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特性[J].职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345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