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园区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志成

  摘要 高校大学生园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园文化一样,学生园区文化也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来体现。本文阐述了高等学校大学生园区文化的内涵及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园区文化的现状,提出了其建设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大学生园区 文化建设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园区也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空间。学生园区建设既为高等教育发展拓宽了思路,又极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应该强调的是,大学生的成才不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重要的是学生更需要一个整体优化的校园育人环境,需要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当前大学生园区大都建在主校区外或主校区旁,学生在园区生活的时间也远比在教室的时间长,因此,园区既是大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场所,也是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无论从全国许多大学新城、新校区看,还是从某一高校大学生园区看,学生公寓园区的文化建设都严重滞后于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①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优化大学生园区资源来更好地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何将校园文化渗透进园区,发挥其隐性、显性的教育功能,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现实课题。
  1 大学生园区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高校大学生园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各高校文化及精神特质为核心,以园区环境和场所为载体,以园区成员共同参与为基础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活动及文化精神,具体地说,高校学生园区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物质环境
  学校物质环境表现的是一种显性文化,主要是指以静态、直观的物质形态存在的景观文化,是隐藏在学校物质表象中的精神内核,是通过校园的物质层面呈现出的文化和教育要素。园区特色鲜明的建筑楼阁、催人奋进的景观雕塑,干净整洁的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品格形成和精神追求、审美情趣的提升等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大学生园区规划建设时须统筹考虑物质环境建设要素,对园区的建筑及物质景观,都应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质,使之既有艺术景观的感受,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让花草数木、建筑楼宇都能渗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1.2 制度环境
  学校制度环境体现的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是指学校的体制、机制、政策、规章等确定的制度文化,它对师生的思维、言行方式和生活行为习惯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和规范作用,也是维持高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在园区制度环境同样必不可少,它是园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是为保障学生在园区学习、生活正常进行和良好秩序而制定的程序化、特征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同时它能有力地保障园区学生的合理权益,引领良好的道德风尚。因此应着重加强对园区整章建制工作的工作力度,给师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园区生活环境。
  1.3 精神环境
  学校精神环境表现的是一种隐性文化,是指学校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非景观文化,是学校教育理想、精神风貌、个性特质和内在魅力的集中体现,是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精神环境一旦形成,能使学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感性熏陶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学生园区同样要营造好精神环境,把园区打造成学生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精神环境的引领作用。加强园区精神环境建设,既可丰富园区文化的内涵,将园区文化整体的层次提升到一个既定的高度,又能有效地保证园区文化建设的前瞻性、目的性。
  2 目前大学生园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园区物质文化规划设计不到位
  园区物质文化是文化的直观视觉载体,是整个园区文化的显性标志。完善的建筑设施、优美的园区环境,对生活在园区的学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②从文化视角来审视园区建设,有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主要设计规划不到位。比如学生园区在建设之初只考虑了园区的吃住功能,而忽略了园区整体文化环境的设计;园区的建筑物缺乏文化内涵,既没有体现其功能的个性,也没有体现整体的协调性;园区没有进行功能分区和动静分区,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建筑楼集合,不能体现园区厚重的文化气息;园区文化活动场地较少,供学生交流探讨和运动的场地则更少。
  2.2 园区制度文化没体现与时俱进
  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创新,让制度体现学生的共性需求,并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遵守。现在园区的制度文化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园区工作制度“管”的思想较浓,服务思想较淡;二是园区的制度突出对学生“严”,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诉求,缺少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制,也缺乏有效的激励大学生共同参与园区建设和服务的制度;三是园区的制度与规定虽然已经发到每个宿舍,张贴在宿舍醒目之处,却没有真正进入园区成员的心里。
  2.3 园区精神文化有待拓展和提升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长时间办学历史所沉淀的一种隐性并使人感知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目前大学生园区文化沉淀非常单薄或缺失,削弱了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如何移植、渗透到园区考虑较少或没有实施;二是园区缺少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由于园区建成时间短,文体设施少,园区与校区相隔较远等原因,学生的业余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休闲文化比较单调;三是学生社团活动在园区开展较少,社团活动是推动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大学生丰富知识、扩大信息量、突破课堂教学的狭隘性和封闭性、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园区很少建设有学生活动室、活动中心和休闲场所,因此,学生在园区活动和休闲均难以开展。
  3 加强大学生园区文化建设的举措
  3.1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彰显精神文化内涵   环境塑造人,环境改变人,对可塑性大、正处在世界观和人身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优秀的园区文化环境是他们成长的沃土。首先,根据园区现有条件下统筹规划,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如利用现有建筑或空地改造或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学生活动室、读书角、英语角、书吧、茶吧等;在园区楼栋改造一批生涯辅导室、学习辅导室、辅导员接待室等,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辅导真正进入园区。其次,加强园区人文环境建设。在园区内通过资料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在园区内悬挂对学校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和名师画像,再现和展示他们的思想观念、品德情操和人身价值;③设计反映学校文化精神的雕塑,来激励学生刻苦探索、奋发向上;创办以大学生园区为主题的杂志,充分发挥传媒手段在园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再次,要做好园区内软环境建设,如对园区建筑物、道路、景观进行命名,对各类标识进行设计和建设,使园区环境格调雅致有序,人文底蕴浓郁,凸显校园文化的特质。通过以上举措,使学生能时时感知到大学的文化和大学的精神。
  3.2 加强整章建制工作,突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建章立制,用制度管理园区,这是形成良好“园风”的根本保证,也是园区文化的生命所在。园区制度文化的育人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在园区的行为起规范约束和塑造高尚人格作用。学校制度文化中规章制度的完善健全、教育理念的形成、传统做法和习俗的传承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育人意志,可以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引导学生在知行上、情感上按照学校准则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并通过这种气氛的影响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学生产生心灵的冲击,从而自然地获得一种道德情感和心理的熏陶。加强园区制度文化建设,一是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健全和完善制度,使之成为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塑造和正确习惯养成起到导向作用。二是要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机制和学生参与园区管理服务的工作制度,积极挖掘学生参与园区事物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对园区工作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让学生在制度文化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三是紧密结合学校园区实际情况,对学生在园区的表现实行量化考核,并纳入大学生综合考评体系之中。四是要建立园区工作人员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促进园区工作人员良好品德的塑造和正确习惯的养成,为学生行为提供示范、树立榜样。五是要健全落实园区制度实施的组织体系,有了完整的制度,还需要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如针对园区存在的安全隐患,成立安全委员会,切实加强园区安全管理,确保园区安全和稳定;针对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成立服务督察组织,协调处理学生反映的问题等等。
  3.3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营造丰富的精神家园
  精神文化是园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除了要将那些隐性的校园文化移植、延伸到园区外,作为园区主体的大学生还应多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才,可采取以下举措:第一,在园区开辟第二课堂。如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文化名人和科学大师开设讲座或与学生直接交流,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加强园区文化载体建设,发挥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的作用,在园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如“创业讲堂”、“学子论坛”、“文学评论”、“艺术鉴赏”等,既使学生得到精神的充实、道德的升华,又可使学校的特色、传统、校风、学风渗透进园区。第三,在园区广泛开展各类群体活动。如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优势,开展辩论赛、征文赛及其他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健康向上的园区主流文化。第四,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如在园区开展素质拓展计划、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从休闲的时间里走入活动之中,在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的同时,又提高了其自身素质和能力。
  注释
  ① 刘建国.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3.4):60.
  ② 陈彩娟,周柳亚,冯群.高教园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和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4):82-83.
  ③ 柯闻秀,袁世平,李磊.大学生园区文化建设探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977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