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正业”与“居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硕

  摘 要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理论专著,它对先秦儒家教育理论做了总结性著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强调了“正业”与“居学”在教育中的作用。明晰《学记》中“正业”与“居学”的含义,对理解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的关系,实现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 《学记》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Good Business" and "Home Study"
  ――Accepted Learning and Significant Learning in "Learning"
  LIU Shuo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 Group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Learning" is educational theory of China's earliest history of education, and most complete system of monographs, it made a summary writing on pre-Qin Confucian educational theory . "Teach in university, there must be positive in the teaching industry, and must be also learning after going back home", emphasized the role of "school learning" and "home study" in education. Clear the meaning of "school learning" and "home study" in "Learning", it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ptable learning and meaningful learning and achieve effective teaching.
  Key words acceptable learning; meaningful learning; "Learning"
  1 “正业”与“居学”释义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是《学记》中阐释的教育原则之一。文中“时”,即“指一日之内言之耳”,而非“四时”之“时”;“正业”,即“师授必有正课”,就是学校进行的课堂教学;“退息”,即“退,谓进受正业既毕而退也,息,谓燕闲之时”,就是我们说的课外;“居学”,便是课外的学习活动。其大概意思是按时进行正课教学,正课之外进行课外学习活动。同时应该注意本句话中的“必”字,王夫之注释为“持之勿失,不可谓已喻而置之也”,也就是说“正业”与“居学”二者缺一不可,“正业”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在惜字如金的古代,一句话中连用两个“必有”,可见《学记》对“居学”与“正业”的重视,并将两者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学记》中规定大学的教学内容诗、礼、乐,此三类便是“正业”。在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主要学习上述内容,但“时教”的时间不能无限长,学生必须要有“退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在“居学”中去消化“正业”的内容,同时进行一定的课外活动,而这些课外活动也不是完全随意进行的,也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也就是说学生如果不操弄琴弦,就不能学好乐;如果不广泛地学习修辞比喻的技巧,就不能学好《诗》;如果不学习辨认各色服制,就不能学好礼。“居学”中的“操缦”、“博依”、“杂服”正是“正业”中乐、诗、礼在课外的练习,“居学”的练习内容也为“正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做了规律性总结,“艺”便是上述的“操缦”,“博依”“杂服”。“艺”若不“兴”,“学”便不“乐”,而不再是不“安”,揭示了通过“居学”可以达到学习的高境界“乐学”,这与《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异曲同工之妙。“正业”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要对其加以重视,努力学习,但是,如果学生每天埋头苦学,拘泥于课堂,下课也得不到放松休息,便会产生“厌学”,而“居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足够的休息,而且可以促进“正业”的学习,因此,“正业”与“居学”在教育中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
  2 “正业”中的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就是教师将要学习的所有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其实质就如同讲授教学中通常出现的学习,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告知信息而不是自己去发现信息。人类社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了无限的社会经验。就经验传递而言,教育就是社会经验传递的特殊系统。从诸多古代典籍中我们可以发现“正业”中,教师主要是使用讲授法将既成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接受社会经验,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接受特性。可见学生学习的接受特性是由经验传递系统的整体特性及学生在这种系统中的地位和职能决定的。《学记》“时教必有正业”中,“正业”的内容是诗、礼、乐,此三类融合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是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结晶,学生未入社会,学习这些知识便是在接受社会经验。提及接受学习,大多数人可能会立即想到机械学习,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真的是这样吗?
  3 “正业”与“居学”中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奥苏贝尔认为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便是有意义学习:
  (1)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保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只有长期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并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联系,真正把知识学到手。《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均是“正业”中教师积极地启发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便可以积极主动地将“居学”中所建立起的认知结构向“正业”要提供的新材料建立联系。其实,居学本身作为一种相对放松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培养起对“正业”的兴趣。   (2)学习材料必须具有潜在意义。就是把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便是所学的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居学”中要求学生学习“操缦”、“博依”、“杂服”,与“正业”中的诗、礼、乐便是为了建立这种实质性的联系。“正业”中要求学习“乐”,在讲授乐律时,其认知结构中必须要有“五声”等概念,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有效地学习乐律,而“居学”中学习“操缦”“安弦”便能参透“五声”的概念,学生头脑中已经习得“五声”,这样才能在“五声”的概念加以改造,产生对“乐律”概念的新认识。也就是说“居学”和“正业”建立了实质性联系。同样,学习“博依”“杂服”都是为了一种认知结构,从而在学习“正业”中诗,礼,使原有认知结构和新知识有实质性的联系。“非人为性联系”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上述“正业”中“乐”的概念与学生在“居学”中习得的认知结构中“五声”的概念不是人为的,而是一种符合逻辑的。由此可见,《学记》中体现的是一种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然而,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进入了把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等同的误区。杜威说:“一切都是为‘静听’准备的,因为仅仅学习书本上的课文不过是另外一种‘静听’,静听的态度是被动的,吸收的”。①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明文规定,“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甚至不得超过10分钟”,②接受学习大有被抛弃的可能。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其实,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是在独立的两个维度上进行划分的,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每一个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到课堂,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储备和学习潜能等,特别是学生已有的与所讲新知识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位,教师便可以找到可利用的固定点。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这样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此时学生在静听中也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在静听的外表下,大脑积极有效推进新旧知识的顺利联结与同化,完成新旧知识的非人为性的、实质性的联系帮助学生消化新知识。倘若此,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便是一种主动行为,也是有意义学习。
  注释
  ①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2.
  ② 杜长涛.将“本土行动”进行到底: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调查报告[J].山东教育,2009(2):26-29.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5] 陈桂生.《学记》纲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9).
  [6]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7] 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
  [8] 陈振华.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097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