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家校合作问题可行性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慧心 白扬

  摘要:随着时代的急速发展,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改变和进步为世人所瞩目。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不再仅仅是被书本所包围的象牙塔,大学生们在与社会的逐步融合中日益成熟,同时也面对了更多的挑战、诱惑、压力和竞争。这些变化给当前的高校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具备更高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是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考的命题,在此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更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思考方向。本文尝试对家校合作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探索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校 家校合作 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高校已经不复曾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脱离社会的所在。与社会越来越多的接轨和融合,使得学生们在有了更高的社会能力和更丰富生存经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更多的压力和负担、更多的挑战和诱惑。对高校里这些刚刚褪去稚气,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的年轻人来说,复杂而神秘的社会远比学校内枯燥的课程更为吸引人,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这些心理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努力汲取对自己来说所有未知的、更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他们的心性远比过去成熟,能力也比从前有很大提高,但同时较低的分辨能力也使得一些糟粕和不能适时消化的观念一并被吸收。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应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修养,这迫切需要学校和社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让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的学生们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和适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消除心中迷茫,取得更好的发展,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本文正是为探究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如何从环境建设方面寻求与时俱进的创新与调整,形成系统化、综合性的合力氛围,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成长困扰而提出的论题。这也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点。
  一、国外家校合作经验的可借鉴性
  在国外,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是近些年来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对于起步较晚的我国,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首先是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美国从60年代起就广泛开展“开端教育计划”,该计划把家长参与和家长教育作为计划的重要内容和成功的保证。1974年《公法93-380》规定,有联邦资助项目的学区和学校应成立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应包括大量学生家长,以协助教育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欧洲国家也很重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1998年4月,欧洲七国,即苏格兰、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和葡萄牙,开展了“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项目的研究。”通过法律法规来保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教育的权利,调动了家长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英国1998年颁布的《教育改革法》中规定了教育机构的管理组织中要有家长代表,地方教育机构要为家长提供培训课程,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法国1989年的教育法案也阐明家长有收到关于学生的意见和信息的基本权利。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家校合作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广,也会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重视。其次,家长自愿参与学校教育的活动比较多。国外的学校会为了充分实现家校合作,积极开展很多家长自愿参与的活动。例如邀请在某方面有专长的家长给学生举办讲座或者作为辅助者辅导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就将学校和家长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实现了家校合作。再次,国外家校合作形式多元化。国外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形式很多,不是单纯死板的模式。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等限制,选择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毕竟每个家长的个人素质、工作等情况都不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家长可以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支持者参与学校管理,站在家长的角度给学校提出中肯的建议;也可以作为学习者,通过在学校的专门的培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以便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家长们还可以作为学校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或辅导或讲评,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接触的人事物都不尽相同,通过他们的讲述和提点,学生们可以扩展知识面,了解到更多学校和书本无法给予的知识;家长还可以参与学校教育政策和方针的决策,对学校制定的方针给出自己的反应和意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系统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如何与其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最主要环境,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相互嵌合的系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配合,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也互相制约。
  学校为了培养出思想端正而富有学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往往会根据需求来控制教育环境,以此来抵制那些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的不利因素,尽量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也就是说,学校不只是学生学习文化、掌握技能的地方,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职责。但是,学校只能对校内的教育环境进行掌控,对于校外的环境却很难把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在现代教育的生态环境中显得非常薄弱。大学生尚未能独立生活,仍需依赖家庭。除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之外,大学生仍有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不仅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教育是家长的有意识行为,也是家长无意识的影响过程。家庭教育无论在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有优势,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家庭和学校都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力量,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起点,后者是前者的合理拓展、深化和系统化。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两种教育有机结合,既能帮助教师更全面了解学生,教育学生,又能使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这种合作使两种教育彼此渗透,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一个系统、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家庭与学校人才培养目的具有一致性
  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机构,自然有着十分明确的教育目的。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校来说,学生接受的已经不是基础教育而是精英教育。学校教育的重点除了教给学生更为专精的知识外,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在社会生存应有的心理素质。这些目的都是根据社会各方面情况的需要与发展变化的情况,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意向基础上,配合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年龄阶段来指定的。实际上,学校教育的目的调控着学生个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按照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最终成长为适合社会的成员。
  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教育的对象都是一致的。家校合作的本质也就是围绕着共同的教育对象,进行两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共同的目的,即是培养学生成才。学校教育的展开也是以这些教育目的为前提的。家庭教育相对来说并不如学校教育目的鲜明。虽然很多家长都是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设计孩子的未来,他们以自己的需求、愿望和爱好来培养孩子,但不管怎么样,家长们的出发点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终目的也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比自己更加幸福。在某种意义上,这一点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不谋而合,虽然出发点可能比较小我,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目的都是把学生培养成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并且能够通过自身价值的体现来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才。
  四、家校教育作用具有互补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教育方式,分别有着各自的地位和角色,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却也都有着各自不可忽视的局限性。终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教育对象也是一致的,因此,只要家校合作就能充分发挥两方面教育的优势作用,就学生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展开合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支持、强化学校教育,用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局限,这样就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补不足,形成教育合力,扬长避短,携手并进。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着各自的职责。在学校中,学生与教师建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为的关系,情感感染性较之亲子关系必然逊色许多,而家长作为家庭中的支柱,在子女的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具有权威性。比起学校中的教师,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更容易被接受,子女也更愿意为了得到家长的肯定去努力。且每个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很难做到个别教育,家庭教育则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家长们可以根据子女特殊的需要进行教育,二者兼顾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家长们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教育素养更是不一而足,父母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难以把握不同时期子女的心理和需求,教育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随性而为,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些父母也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对于子女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鉴于一些父母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水平的缺陷,也会对学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而学校教育的专业、系统性恰好弥补了这个缺陷。教师们都是有专业素养的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经验丰富,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教育的内容也更为系统、科学,可以给学生正确的教导。当然,学校教学的内容虽然系统,却有失灵活,僵硬呆板,而家庭教育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内容往往更为丰富,不仅会教导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会告诉他们社会规范,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理想,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形成个性等等。总之比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更为全面,可以使学生在迈出校门之后可以更好的面对社会,寻到自己的空间和价值。
  家校合作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对教育的关注和理解的提高,家长们自然就会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更会自觉增加教育投资,将教育子女问题摆在家庭之首。有了充分的物质保证,学校教育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另外家长们的职业、经历和社会背景都各不相同,教师们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得到大量的信息,学习到他们所不了解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和意见,也会给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让学校管理者的眼光更开阔,考虑的更为周全,决策更为人性化和公平化。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曲建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新模式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12
  【5】 Paula Garcia.Identifying the generation gap in higher education: Where do the differencesreally lie[J].Journal of online education,200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769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