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夏秋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彩玲

  摘要 介绍番茄病毒病的症状类型、发病条件、传播途径,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以为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病毒病;发生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4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12-02
  在夏、秋季节栽培番茄,比较容易发生病毒病,植株一旦染病,轻者减产,重者绝产,严重影响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为此,笔者将广大农技人员多年来对该病的观察研究以及综防措施加以整理,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1 番茄病毒病发生症状
  番茄病毒病有以下3种类型:一是花叶型。病株新生叶片较健株叶片小,且色浅,皱缩畸形,下部叶片褪绿,叶面稍皱,在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叶色深浅相间的花叶症状;病株较正常植株矮,并伴有大量落花、落蕾现象;病株基部的果实小而质劣,呈花脸状,对产量影响很大[1-2]。二是条斑型。在叶、茎、果上都有发生,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在叶片上最初表现为深绿色与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之后变成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最初表现为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之后变为深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斑逐渐蔓延扩大,以致病株萎黄枯死;果实染病后表现为果实着色不匀、畸形,果面上遍布不规则形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斑,病果极易脱落。三是蕨叶型。病株明显矮缩,上部叶片细小如蕨叶,中部叶片微卷,主脉稍微扭曲,下部叶片边缘上卷,严重的卷成筒状[3]。叶背叶脉微微发紫,叶肉薄而色浅,微现花斑。全株腋芽所生侧枝都呈蕨叶状小叶,上部复叶节间短缩,呈丛枝状。
  2 传播途径
  番茄病毒病传播有以下2种方式:一是接触传染。花叶型与条斑型病害均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由于该病毒可在多种植物上越冬,种子、土壤中的病残体、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等都是该病的初侵染源,所以自育苗至田间的整个栽培管理过程,各种农事操作(如移苗、绑蔓等)以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工具等均可带毒传毒,甚至病叶与健叶相互摩擦,叶片稍有损伤,病毒就可侵入。二是蚜虫传播。蕨叶型病害由黄瓜花叶病毒引起,该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播,汁液也可传毒。桃蚜、棉蚜、萝卜蚜等多种蚜虫均可传毒[4],以桃蚜为主。
  3 发病条件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及品种等关系极为密切。在高温季节,气候干燥有利于病害发生;土壤瘠薄、板结、黏重及排水不良等因素也易导致植株感染病毒病;番茄定植时苗龄过小,幼苗徒长,或栽后接连灌水,植株也很容易发病。另外,番茄病毒的毒源种类在一年里因季节不同而周期性变化,春、夏季节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主,秋季以黄瓜花叶病毒为主,因此生产上防治时应根据毒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
  4 防治措施
  4.1 选择抗病品种
  近年来,经广大菜农实践表明保冠1号、东圣1号等品种比较抗病。另外,红粉系列品种也明显比大红系列品种抗病。
  4.2 种子处理
  烟草花叶病毒可以通过种子传毒,因此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非常有必要。先用清水浸种4 h,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40 min,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催芽播种。
  4.3 加强田间管理
  4.3.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番茄壮苗标准:植株矮壮,茎部直径粗大且颜色较深,技术措施是播前苗床要施足肥,浇足水,出苗后要适当控制肥水,避免秧苗徒长。
  4.3.2 挑选壮苗,适时早定植。实践证明,在高温出现之前植株组织生长达到一定健壮程度的秧苗抗病能力强,所以应选择带有花蕾、不老化的壮苗适时早移栽。
  4.3.3 阻断病源。一是清除田间杂草及残枝落叶,减少传染源;二是在定植前,使用磷酸三钠、敌敌畏、甲醛对棚室彻底消毒,密闭3 d以上,使温度达到60 ℃左右;三是定植用地最好选用未种过番茄或未发生番茄病毒病的田块,如果定植用地曾发生番茄病毒病,那么定植前必须对用地进行深翻,同时在深翻过程中加入石灰,这对于病株残体腐烂和烟草花叶病毒钝化非常有帮助;四是为阻断带毒蚜虫、粉虱迁入,保护地栽培番茄要在放风口设置防虫网[5]。
  4.3.4 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可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一是栽后1周要施好提苗肥,施尿素75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用水浇施;二是在第1~2穗果膨大,第3~4穗果坐果后要适当多施肥、浇大水,一般施复合肥300 kg/hm2;三是在果实膨大期间,喷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既可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又可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4.3.5 注意农事操作。在绑蔓、整枝、打杈、蘸花和摘果等操作时,为防止接触传染应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接触过病株的手要用10%磷酸三钠溶液消毒,或用肥皂水冲洗。
  4.3.6 晚打杈,早采收。晚打杈既可促进根系发育、幼苗早发,又可减少和推迟人为接触传染。果实挂红后就开始采收,可以及时调节植株体内营养的分配,减缓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矛盾,增强植株耐病性。
  4.4 实施轮作
  轮作可减少和避免番茄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由于烟草花叶病毒在土壤中的病体上可以存活2年以上,因此应实行至少3年轮作。
  4.5 及时防治蚜虫
  在蚜虫发生初期,及早用药灭蚜,可大大减少蚜虫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另外,将银灰薄膜条(4 cm宽)挂在高出生长点20 cm左右的架上,再结合黄板进行蚜虫诱杀,效果也很好[6-7]。
  4.6 化学防治
  防治番茄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为增强番茄植株的抗性,减少病毒病的感染,每周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5 参考文献
  [1] 吴桂福,秦艺,丁建娣.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家致富,2008(23):36-37.
  [2] 郭彩颖,张敏,梁超峰,等.番茄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9(3):35-37.
  [3] 申红芳.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9(11):28.
  [4] 郑旭东,许伟东,陈辛耘,等.防治番茄病毒病药剂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10(1):84-86.
  [5] 孙凤柏,郭井祥,孙凤君.番茄病毒病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0(8):43.
  [6] 廖晨鹭,李菀群,孙泉.夏秋延晚番茄病毒病药效防治试验[J].上海蔬菜,2011(6):62-63.
  [7] 武玉臣.塑料大棚秋延栽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1996(1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804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