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安市会展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文娟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会展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引擎”和“助推器”[1],日益受到世界各城市的的重视。近几年来,西安市的会展业在政府的支持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会展的数量和办展的质量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或显性或隐性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些现存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西安市的会展业才能走向良性发展,会展业对于西安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关键词】西安;会展业;发展对策
  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促进经济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准的重要标尺,对于西安来说,会展业的发展更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会展可以以其影响力,塑造西安市的城市形象,传播创新文化,在理念、标准、技术、经营、品牌、资本、渠道、人才等方面,为西安市的发展积聚实力。其次,通过大力发展会展业,可使西安市获得优质资源,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因此,西安市应该认识到会展业的发展对其城市发展的意义,所以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契机加快会展业的发展[2]。
  1.西安市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
  1.1 会展条件相对较差,大型会展场馆少
  目前西安仅有三个专业展馆分别是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陕西国际展览中心、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才13.1万平方米,且三个展馆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发挥集群效应。另外,承接会展特别是大型的会展必须有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作为支撑。而西安市目前的住宿接待能力比较有限。这些都难以满足举办大型国际会展的需求
  1.2 会展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落后,竞争力较差。
  作为一个新兴的利润回报率比较高的行业,会展业吸引了很多企业的目光,但其中真正具有经营实力和竞争实力的很少。众多会展企业规模小、能力欠缺,与国际巨头展览公司娴熟的品牌运作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外,会展中鱼龙混杂,而且“骗展”、“闹展”、“罢展”等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会展业的长远发展。
  1.3 市场化程度较低
  在西安会展业的发展中,仍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主办单位的资格认定制和政府审批制,许多会展活动至今还都是政府部门主办,或虽有会展公司主办操作,但由于不少会展公司实质上是政府某些部门的下属单位,因而政企并没有分离,正因为这样,公开、公正、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原则就不可能得到完全地体现,因此“吃政策饭,靠政府批任务”仍是普遍现象。有的会展公司虽然缺乏实力和信誉,一直无所发展,但却仍可以凭过去获得的一纸“资格认证”而滥竽充数;有的会展公司虽然缺乏专业素质,但由于有有关部门作后盾,从而搞到批文,并且得到一定的行政手段支持,这样严重损害了其他有实力的办展企业的积极性,而且政府过分干预也导致了权利寻租的现象,影响了西安市会展市场的良性发展。
  1.4 品牌会展数量较少
  调研资料显示,国际化大都市每年要举办的国际性会展应该在50个以上,而西安每年所举办的会展数量不仅和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无法相比,即使是和同级别的省会城市相比,也是稍逊一筹。在品牌方面,明显处于弱势地位,除东西部投资与贸易洽谈会有较大影响外,其它展会无论在知名度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和扩张程度上,均与会展发达城市存在着很大差距。
  1.5 缺乏专业的会展策划及组织人才
  会展业的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不但要熟悉展览会操办的一般流程,而且要了解展览项目所在行业的情况,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准,最好也懂经济和管理。但是,目前西安会展业从业人员中,管理层领导多为半路出家;会展设计人员亦是从其他专业转道而来;展会项目的招展营销人员虽有一定的外语水准,却均非经济管理学出身;工程、制作、施工人员更是来自各行各业。人才方面的缺失都直接导致了西安市无法承接大型的国际性会议及展览,只能承接一些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的展览。
  2.西安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鼓励多方投资,加快会展场馆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由于会展场馆投资巨大及其准公益性特征,而传统的会展场馆的投资多是政府为主,民营资本投资的展馆大多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也有待提高。因此,为了扩大现有展馆的规模,提高其运作水平,要加强政府、民间资本在展馆投资方面的合作。在这方面有两种形式可以选择。一种是BOT模式,即由政府或所属机构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另一种是PPP模式即政府首先对投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然后与中标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并且交由企业方经营,最后双方依照协议分配项目收益。一定年限之后,项目产权移交给政府。例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在建设的时候就采取了“PPP”模式。
  2.2 规范会展业的市场秩序,不断提升会展质量
  要对目前会展公司的资质进行严格管理,要提高会展业的准入门槛,使那些有实力的大公司能够真正成为西安市会展市场的代表。我们可以向德国学习,引进第三方组织。第三方组织的存在,既可以在信用体系中发挥其独立性、公正性的作用,改变会展组织者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可以起到对会展项目的监督作用。在西安,展览行业也应该有一个权威性中介机构,专门给各类展览进行审批、调整、监督、管理,使参展企业有地方查询办展单位的资信情况,这样的机构除了可以提供查询信息以外,对其会员行为本身也具有约束力,而且政府也可以对第三方组织制定一些约束条件,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骗展”事情的发生[4]。
  2.3 采取市场化机制整合会展企业力量,提高会展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在市场化体制日趋成熟的今天,会展企业应跳出政府的襁褓,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进入市场,运用市场的手段,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让有实力、有资质的单位举办会展。另外,为了增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上市经营等方式,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只有这样,才有条件申办那些大型的知名度较高的会展,提高西安会展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品牌。
  2.4 重点打造几个会展名牌,走专业化之路
  一方面要把已经做得比较成功的欧亚经济论坛、西洽会、农高会等继续做响做好;另一方面要选择某一特定题材,力求定位清晰、主题鲜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策划、建设和营销,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能代表行业的发展动态、对行业具有指(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导意义并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展览。
  2.5 多方位、多角度培养高素质的会展人才
  会展业从本质上说是服务行业,而服务行业的发展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专业化的运作、良好的服务素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要做大做强西安的会展业,培养专业化的会展人才是关键。首先,各高校要提高对会展专业必需性及紧迫性的认识,以更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为会展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其次,会展企业也可以和高校联合,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储备更加实用型的人才;另外,会展企业也要采取多种激励方式留住那些有经验的优秀的会展人才。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融入国际会展专业组织,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会展理念和成熟的管理经验,扩大会展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王东强,田书芹.我国会展业的反思和发展趋势探讨[J].未来与发展,2008(03).
  [2]刘继辉.中国会展业发展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3]崔元琪,聂云霞.济南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0(14).
  [4]王玲玲,郑四渭.后金融危机时代会展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923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