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统计数据失真的防范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立忠

  摘要: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统计数据质量低下不仅会导致错误的决策,而且会有损国家名誉,影响恶劣。因此,整顿统计工作秩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全面性、及时性,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统计数据 失真 防范
  统计工作从宏观上讲是国家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制定的基础性工作,从小的方面讲是企业和单位进行经济核算、市场分析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企业的规模和结构。逐步朝着多元化和复杂化发展,对科学、有效的统计工作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统计数据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结果的真实性,是现阶段统计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
  1、社会道德失衡,诚信缺失,是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但无庸讳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社会诚信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这种道德失衡、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成为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成为统计数据造假的一大社会根源。它影响到了作为调查者的统计部门及统计工作者,也影响到了向社会提供各种统计资料的社会各界的每一个人,同时更影响到了我国各级领导干部。
  2、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和助长统计数字造假的一个重要源头和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干部的考核任免,开始对其业绩进行量化考核,这应该是干部管理迈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一步,但是对于定量考核的某些指标,我们没有进行严格、科学、规范的评价,正是由于这一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缺陷,使某些领导出于地方、部门、个人利益的考虑,对统计部门授意和间接施加影响,使之按其意志编造或瞒报、虚报统计数据,从而导致和助长了整个社会数字做假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重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3、统计法制意识淡薄,执法力度不够是造成统计数据造假日趋蔓延的关键因素。首先是整个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淡薄,从领导到群众,从上级主管部门到基层单位,从调查者到被调查者,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对统计数据造假与其它触犯刑律的行为一样,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一部分人出于对部门、个人利益的考虑,对数字造假心知肚明,且彼此心照不宣,甚至协助造假、做假。其次,统计执法乏力,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使统计法律、法规失去了应有的震慑作用,使本已非常淡薄的统计法制观念更加淡薄,直接助长了社会上统计数据造假的现象。
  4、统计部门自律制度不完善是造成统计部门对统计数据失真的关键因素。由于现在我国统计部门还没有财务部门那样严格的自律制度,所以统计人员和统计部门没有会计人员那样高的责任感和纪律约束感,因此也弱化了为保证统计数字质量而应该坚持的原则和立场,降低了自己对假数据的责任意识、敏感性和抗干扰能力、放弃了捍卫统计数据真实的神圣职责,使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失去了最后的保障。
  5、统计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和领导的自身素质水平不高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又一主要原因。首先现阶段我国统计队伍业务素质水平总体不高,造成统计各工作阶段科学性差,对统计工作各环节控制不严谨、不合理,造成了统计数据不同程度的失真。其次,作为被调查的社会各界,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及素质水平,导致记忆、记录、估计不准,也会使所提供数据失真。最后,由于部分领导干部个人思想觉悟、业务能力较低,向统计部门所提供的一些数据不是经过科学调查得到的,而且仅凭个人臆断、拍脑袋拍出来的,当然会使统计数据失真。
  二、统计数据失真的防范措施
  1、制定科学的干部考核办法
  统计数据是评价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简单地采取把统计数据同职务晋升、物质奖励挂钩的办法来考核、选拔干部是不科学的。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改变现行的干部评价考核制度。必须制定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既:要有经济发展指标,又要有社会发展指标;既要有物质文明建设指标,又要有精神文明建设指标;经济指标的选择综合性要强,要突出经济效益,避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改进干部考核办法,必须制定先进、合理的考核目标,如果考核目标脱离客观实际,弄虚作假则在所难免。
  2、加强统计基础管理工作
  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基层的数据不准,上面就是假数真算,因此必须强化统计基础工作。近几年开展的档案升级工作,对建立统计资料归档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只有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资料使用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确保统计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3、建立切实可行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
  一个切实可行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必须严格明确统计调查范围、指标涵义和有关计算公式、逻辑关系,使统计人员有章可循,也使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的统计口径都是一致的。同时,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还要考虑其可操作性,应该与会计核算及业务核算相衔接。只有以财务核算及其他业务核算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及可信度。
  4、加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统计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统计专业知识,还必须学习财务管理、经济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相关业务知识,这样才能充分理解统计指标的涵义,减少差错,并能有效识别出那些弄虚作假现象。另外,还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统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严把数据质量关。
  5、积极推动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的进程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还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统计资料,建立统计信息网络。统计信息网络的建立,不仅可以促使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还可以使加工后的有用信息既为上级部门服务,又可以反馈到基层,做到信息共享,从而刺激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并引起各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的重视,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另外,还可采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监测。例如,用于监测的经验控制法、相关回归控制法、抽样调查控制法等;用于审查的审核程序控制法、逻辑检查控制法等。
  三、结束语
  在统计工作中.要想使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保障,就必须正视目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手段进行全面改革,使统计工作真正在国家和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康等银.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60425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