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千青海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现状和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影响;建议
  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素质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指标。体育教师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体育科研工作,不断地探索体育科学的新领域。体育科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最重要内容。
  1 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
  1.1 高校体育科研的人群分布
  从高校体育科研的人群分布来看,大致呈现以下特点:(1)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教师身上。(2)高学历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比重较大。而在体育教师队伍当中,具有较高学历的较多的是中青年教师,他们的职称也相应偏低,所以整体科研分布从职称和学历来看,基本上呈现高学历低职称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动力较大。
  1.2 高校体育科研立项的来源及经费
  从高校体育科研立项的来源及经费来看,有85%来源于学校经费资助的校长基金、院管课题和教学改革立项,只有15%的科研立项是来源于厅局级及省部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调查发现,很多中青年教师从未或者很少主持过校级以上课题,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的也寥寥无几。从经费来看,主持项目经费超过一万元的,在高校体育科研项目当中也比较少,大多数科研经费都维持在2000元到5000元,只有个别的校级立项经费支持达一万元以上。
  1.3 高校体育科研立项的内容
  从高校体育科研立项的内容来看,对于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和研究活动的教师,科研立项主要偏向于体育人文和体育教育或者运动训练方向,相对于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来讲,在运动医学、体育经济、体育管理方面的立项较少。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以公共体育教学为主的教师,其科研基础来源于体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所以对于这些方面的立项相对较多。
  2 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
  2.1 体育教师对科研的认识程度
  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如果重视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面对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如果是被动地完成任务,科研效果则很难达到。现阶段,大多数体育教师对科研的认识程度不高,比较浮躁,不愿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得不到物质回报的体育科学研究中,这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对科研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科研能力的提高。
  2.2 理论知识的积累
  体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探索体育本质规律的科学认识与实践过程,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写作功底和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逻辑分析的能力等。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如果在读书阶段没有重视这些专业方面的学习,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就有一定的难度,就会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在科研中不会选题目,选不出好题目,不会分析问题,不会针对问题去做调查或实验,继而撰写成文,这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3 教学任务繁重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年轻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很繁重。大部分青年体育教师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为了能尽快地熟悉和胜任教学工作,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有调查显示,一位青年体育教师一周要上十五节课左右,尤其是术科教师,有时还要带训练队,还要准备参加各种比赛。这样就导致青年体育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书学习,更无暇问津科研。教学任务的重压严重阻碍了青年体育教师参加科研活动。
  2.4 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
  高校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了解把握高校体育工作的各项基本规律,达到指导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的目的。但实际情况是,教师大多数是为了晋升职称而搞科学研究,由此出现了论文发表的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年轻教师工作3-5年准备晋升讲师职称时;体育教师工作8-12年准备晋升副教授职称时,出现发表论文的第二次高峰,该高峰阶段人数最多,发表的论文成果也最多;第三次高峰出现在工作15-20年准备晋升教授职称时。高校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体育教师一旦晋升高一级职称后,就失去了继续进行科研的动力。这就导致了体育科研的断断续续,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
  3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3.1 制定合理有效的体育科研发展规划
  教师的科研工作大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科研工作就很难开展和持续进行。高校要将科技发展步入长期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制定有效合理的高校科研发展规划体系,而且院系也应该制定科研发展规划,突出自身的发展特色,形成一套完备的保障体系。
  3.2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
  科研素养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终身学习是提高科研素养的前提和保证。在信息化时代,作为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变革,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应不懈地努力学习,扩展视野,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自觉接受培训,积极参与社会或上级部门举办的一些科研培训活动。
  3.3 购置必要的图书资料
  高校应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图书资料的投入,而负责购买的部门可以通过与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部门取得联系,从那里获得最新的出版物信息,并根据体育部门的专家和老师的意见,在经费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订阅各级各类专业书籍以及体育教学报刊杂志,特别是订阅一些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体育信息资料。
  3.4 加强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
  提高高校网上图书馆以及校园网的普及率,加快校园网络建设的力度。同时,针对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单一的现象,加强对科研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传输,就体育科研的知识、方法、技术、成果以及体育科研动态等内容,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在推动高校体育科研过程中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师在学习、训练工作中要善于留心去观察与思考,并及时发现和提出疑难问题,不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对体育科研基础知识系统自学后,要不断按照研究计划与设计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不断搜集大量可靠的有关信息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从而提高体育科研的动手能力与信息获取并加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对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1):244.
  [2]陈芳.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 第4卷 第1期.
  [3]单凤军.河南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教育环境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30(2).
  [4]侯平涛.高校体育科研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9.
  [5]谢冬兴.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基础知识自学步骤与内容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204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