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产生与防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银行信贷资金作为高校的一项负债,如果资金计划不周,管理使用不当,势必会使学校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从而制约学校的发展。本文从高校信贷资金存在的财务风险入手,进而分析其原因,提出了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建立有效风险防范及控制对策,以实现高校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信贷资金 财备风险 控制措施
  
  一、高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产生及原因
  
  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大规模扩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在高校规模急剧扩张的过程中,高校原有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扩招的需求。扩招导致高校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急需后续资金的补充,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筹资以及资金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也就相应产生,这种风险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1)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
  决策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或对外投资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高校不经过科学论证,不考虑发展空间和经济承受能力,盲目扩大基本建设,乱铺摊子,造成重复建设,有些高校的对外投资没有经过专家的科学论证,使得对外投资存在盲目性、草率性和个人独断性,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贷款规模过大。有些高校不考虑未来的承受能力盲目贷款导致贷款规模和学校发展不匹配从而使学校将面临财务风险。
  (3)缺乏多元化筹资意识。筹措资金的渠道很多,而很多高校都把银行信贷筹措资金作为高校筹集资金的最主要渠道,甚至是唯一的筹资方式,这种单一的筹资渠道势必会造成一旦产生风险无法分散而增大高校的财务风险。
  (4)缺乏还贷意识
  银行贷款是学校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银行贷款是是高校的负债,这就迫使学校运用贷款方式筹资时必须考虑贷款的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然而部分高校贷款时并未考虑自身的还贷能力以及潜在的风险,盲目贷款。而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不但会承担失去信誉的风险,还会造成后续贷款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给学校的发展造成困难。
  (5)资金使用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是非赢利性的,高校负债资金也主要用于非赢利性项目。高校盲目投资,盲目扩张过程中把过多的资金用于长期项目,过度负债所带来的还贷压力势必造成高校正常财务开支的削减,致使流动资金补偿不足。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但其主要从事非营利性的业务活动,资金一旦消耗则无法收回,资金使用的不合理,则有可能出现流动资金短缺、无力发放工资、无法维持日常开支等现象。这种非正常的支付削减又将影响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陷人财务危机。
  (6)对高等教育需求缺乏正确预测
  我国是人口大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确实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民办高校的兴起与国外教育资源的介入将会对国有高校发起冲击,生源大战在所难免。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已经进人独生子女时代,生源已经进入下降趋势。一旦出现这样的结果将会出现前期的基本建设投入期望的投资回报不能按时收回,甚至无法收回。故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务必清醒地认识到现在“高枕无忧”地招生数年后或许会成为历史,各高校在五年乃至十年后能否维持现在招生并报到入学的规模也存在着很大的变数,不能盲目乐观。
  (7)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银行作为贷款的主体,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非现场监管流于形式、现场监管力度不大或者力不从心、监管效率较低、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准确履行职责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控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严肃查处,不能有效地起到震慑效果,甚至有些银行监管人员还直接参与到金融违法违纪活动中去等等。
  
  二、防范高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措施
  
  (1)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为合理保证高效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它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检查监督等要素。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一个领导者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的问题,领导的责任就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让各个局部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整体,使整个系统不留漏洞。在市场中能安全运行,最大程度地保证资金的安全。内控制度建设要有针对性,对每个岗位做什么和不可做什么都要有规范性的条文。不要把不出风险或少出风险,寄托在人的思想觉悟上而应按规章制度的执行。
  (2]把握合理的贷款额度
  对高校来说应该贷多少款和能贷多少款是高校在贷款时就应该着手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贷款多少要与学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如果学校贷款额度超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规模,就会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投资收益从而使学校将面临财务风险。因此,高校应通过建立贷款风险评价模型来确定合理的贷款额度,以达到有效的风险防范。
  (3)拓展筹资渠道分散贷款风险
  筹资渠道多种多样,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办学模式的特殊性,不会象企业那样采取多种多样的筹资方式,信贷资金仍是高校筹集资金的最主要的渠道,而银行贷款受到利息和收益的影响,风险很大,仅靠银行贷款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高校资金难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建立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如和企业横向联合将科研转化为生产获得企业支持;申请国家级项目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对于与学校连接松散的项目可以采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对于需要和学校共同开发的项目,可以合作开发建设,由学校和社会力量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现有资源,通过市场整合,取长补短;还可以争取社会捐赠基金等等
  (4)建立偿债备用金制度
  为提高高校偿债能力,防范债务风险,高校应建立偿债备用金制度。备用金制度就是为了防止一次性偿付造成偿付人资金不足,可以在债务合同中要求债务人设立偿债准备金,即在债务存续期内定期储存一部分资金作为未来偿付本金和利息的储备。高校利用信贷资金,要还本付息,当支付的利息相对数较小时,可列入当年的经费支出中,但本金一次偿还时会造成高校财务支付困难。通过建立高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就可以缓解还债压力。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债务规模和贷款期限,可以按2%~3%的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在事业基金中留足这一数额。
  (5)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对单位财务报表及相关营运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单位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给相关利益关系人,并分析发生单位财务危机的原因和单位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根据高校财务活动的特点,其预警指标体系一般可分为四类:偿债能力指标、运营绩效指标、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考虑到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是负债,所以预警指标体系以偿债能力指标为主,运营绩效指标为辅,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为补充。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方面,各指标间应既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6)银行要加大信贷资金监管力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银行应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监管,防止出现违规使用信贷资金的现象,一方面积极开展信贷资金发放和使用情况的现场检查。另一方面还要开展对信贷资金流向情况进行收集以及贷款用途进行检查。通过建立健全贷款发放与支付的管理制度,加强贷款用途管理,堵塞贷款管理环节的漏洞,保障信贷资金流向的合理性。而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为此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综合技能,是加强信贷资金管理规避风险的根本保证。银行应要求从业人员在采集信贷资产风险信号,规避和化解资产风险的工作中,从各项业务基础抓起,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把对人的综合素质和从业技能的提高,渗透到风险防范的每个方面和具体环节中去。
  
  参考文献
  [1]廖晓莉、何清生、岳红梅高等院校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财务与金融2009,3
  [2]朱荣、张向达,高校财务危机根源分析和预警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09,3
  [3]邬大光,高校贷款理性思考和解决方略教育研究20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17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