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雾里看花”鉴别金银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银器的真伪鉴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其材料质地的鉴别,其次是对制造加工年代的鉴别。
  伪造金银器最常见的是在材料质地上作假,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对金银器的材料质地的鉴别,前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譬如,金的密度大,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品而言,金制品要重得多,而过轻的制品则必定是仿品。金银的硬度小,质地软,延展性强,若用硬物在金银制品上轻轻划过,留下凹痕的即是真品,留下划痕的则是伪品。金银的化学性质稳定,特别是金,在空气中不易氧化,而铜铁制品则易氧化生锈。金在酸性液体中,颜色不变,而铜制品只要触及稀盐酸或硝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果是镀金,则表层镀金较易脱落,且脱落部分易生锈,而且镀金的表面也易于被铜锈覆盖。但毋庸讳言,上述经验之谈并不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充其量只能是提供一些参考而已。毕竟,在一件器物真伪未明之前,是绝不可将其贸然投入酸性溶液中或用硬物划的。所谓现代科技手段,亦即被纳入到科技考古范畴内的无损测试。
  如对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金器的检测结果表明,其金含量均在85%以上,另有少量的银和铜。对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银器检测发现,其含银66.1%、含铜27.8%,因而严格意义上说,该墓所出部分银器,实际上却是银铜合金。又如浙江龙游县石佛乡出土的明代晚期金杯,检测发现,其杯身含金量73%,杯足部分含金量只有60%。
  可见,无损检测即便是对同一件器物的不同部位的金银含量也可以作出精确的测定,这些都是传统经验望尘莫及的。
  尽管说金银的分子结构稳定,具有耐大气氧化和腐蚀的特性,特别是黄金,既不会锈蚀,也不会失去光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随葬于古墓里的金银器在出土前,因与腐蚀生锈的铜、铁器沾染接触,也会出现发黑变暗的情形,甚至也会染上铜锈,而以银器更甚。不过,对这种情况大都可以进行除锈垢的处理,以恢复金银器的本来面目。
  对金银器制作和加工年代的鉴定,主要是指对近现代以高纯度的金或银制作的金银器赝品的识别,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却并非无从下手。
  金银器由于制作精细,其技巧要通过多少代师徒、通过不懈的追求和艰辛的积累才能达到。而且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大量制作金银器的高潮,使得金银细工曾得到长足发展,所以其器形纹饰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代易时移,风气时尚改变了,有些古代工艺遂成为绝响。今之作伪者利欲熏心,仓促从事,断难达到那种高水平。近年来,欧亚文物市场兴起了中国文物收藏热,而唐代及历代金银器是最能吸引收藏家眼球的珍品,因为有利可图,赝品随之应运而生。一些中国文物的经营者,由于鉴定不精,往往将新近制作的金银工艺品视为古代精品文物购进或拍卖,给文物收藏鉴赏带来困惑,给收藏家带来损失,也有损于中国文物的声誉。
  通常,由于作伪者赝制的金银器多属珍品,所依据的底本大都能找到原型,将真伪之作对照观赏,其间的差距真可谓洞若观火了。从装饰上来看,汉魏时曾一度盛行的焊缀金珠工艺,附缀的用以表现水波纹或云气纹的金珠,细如篦子,颗粒滚圆,大小一致,非常均匀,连贯而成的线条挺拔流丽,干净利落。而赝品缀饰的金珠,往往颗粒大小不匀,连成的线条更是拖泥带水,莫可名状。还有汉代至唐代逐渐兴起的用锤揲工艺成型的动物纹样,往往鼓凸有致,立体感很强,因而给人隐现张弛的节奏感。而伪品尽管竭力模仿,也难以展现出上述美感,甚至平塌呆板,全无锤揲工艺特有的韵味。
  古代金银器真品,工艺繁复,构思巧妙,若想仿制,必须对原作有充分的理解。而作伪者为利益驱使,大抵不能完全体会原作的匠心,就更不能说将它表现出来了。当然,就上述真伪对比的着眼点而言,不仅有理解上的问题,也有技术上的问题。
  本文摘自《金银器收藏知识30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26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