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文化理念创新与动能发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它的强大动能表现悠远而深厚,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探索完善的。在企业文化的开发与建设中,一定要摒弃旧有传统习俗的影响,用新思维引领新的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延展,用动态观念挖掘企业文化的潜能,这样,才能在社会的巨大变化发展中,把握时代脉搏,让企业文化在流动中渗透、积淀、融合,成为企业中的隐性暗流,在涌动中助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力;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U692.2; F270 文献标志码: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Dynamic Explor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YAN Shu-hua,ZHANGKun-peng
  (He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ndan 056038,China)
  Abstract:Corporate culture, with enduring and deep-rooted energ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nterprises and different communities, however, it can't be studied thoroughly in short tim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it is a must to abandon some influences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customs. In order to follow the current of times and make corporate culture a potential promo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enterprises, it is a necessity to lead the 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by means of new thinking methods and explore cultural potentials with dynamic conceptions.
  Key words: Conflict; Dynamic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践中体会到,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共生共存,并能够在企业的进步发展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由此,企业文化便受到企业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核心思想、价值观、经营理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它具有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凝聚功能、融会功能和约束功能等。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如果一味沿袭原有的企业文化而不加以创新,势必造成企业文化力的不足与动力的贫乏,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因此,要以与时俱进的观念探究企业文化的新理念,不断挖掘其动能,在动态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然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模糊问题,具体说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1.1 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与全局性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单一的硬件建设,而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挖掘建设的重大项目,是一项永无止境、一直处于建设状态的重要课题,应当以浓厚文化氛围、积淀文化底蕴为主要目的,展现其内涵的魅力。文化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文化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是可以感知的,从通常的理念上来看,相同或者近乎相同级别的企业在厂房、设备等硬件文化的占用上已无太大差异,都在尽全力拥有比较先进或最为先进的机器设备、最现代化的检测过程和手段,其竞争力虽有相当的差距,但挖潜空间要根据物质实力而定,不是能够以文化内涵的力量所能够达到或解决的。而企业文化的内在隐性涵义确有着无尽的潜力,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地,也是不易引起关注,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出版几个杂志或厂刊厂报,也不是多办几个报栏和宣传语所能解决的,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带有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对企业员工的引领作用是整体的而不是零散的,是内在的而不仅限于观感的。硬件建设固然重要,它是实现经济效益的物质载体,但只有硬件的企业永远不会成为一流的企业,不能够真正体现企业的价值和作用。由此,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找准立足点,利用有效的载体,提升文化的品位,加大文化的含金量,体现文化的竞争力。
  1.2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要着重“人”的含义和特征
  人是文化构建和新文化培育、传承、发挥作用的本体,人的发展程度,社会的文明水平,不仅由文化来判断而且由文化来塑造,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企业,当其在文化水准上达到另外一个新境界,那么,这种境界就会更能提升自身的价值、魅力和吸引力、影响力,更能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动能。
  "以人为本"就是从人的要求与愿望出发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体现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人性化管理、运行模式。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畅进行、目标的实现,是由人规划完成的;一个单位的管理,也是由人来运作的;在单位内部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各尽其用,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然而,企业的以人为本,有主体有客体,首先要搞清"谁以人为本"?然后分清"以什么人为本"?"怎样才算以人为本"等等。从主语的角度讲,"谁以人为本呢"?当然应该是决策者在决策的时候,在制定政策和做出规划的时候要体现人的意志和要求,体现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和能力。那"以什么人为本"呢?当然不是指每一个厂内的人,应该是那些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的员工和对企业负有责任心的人,不是那些干好干坏都一样,不干少干的人。既要以决策者自身为本,又要以职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状态、工作需要和人的需要为本。因此,企业的"以人为本"要体现在决策者和工作者双方身上。在决策者身上,自己做出的决策不仅要根据自身的要求,而且要真实体现以企业职工为本的理念、思想和做法;在工作者身上,要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到香港访问演出,带去邓朴方四句话,当主持人在香港大剧场宣读这四句话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这四句话是:有一种爱是人间之爱,有一种情是手足之情,有一种力量是意志的力量,有一种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要把这种爱与情、力量与精神深深熔铸在企业的整体工作之中,无论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通过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强化、放大、动力作用,激励长效的支撑作用,使情感成为企业动能的最重要的标志,在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的状态下,实现企业的目标,达到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健康。
  1.3 文化活动只是文化建设的直观方面,而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形式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的构思、设计、规划、实施等步骤,文化建设重在建设。要想建设好企业文化,就应从大局出发,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理清思路,体现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搞些文化活动只是文化的一种最简单方式,也是最直观化的形式,当然要讲求一定的深度和参与度,是文化积淀外向化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这种形式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需求的动向活动,可以把企业单调的生活多样化,对于加强人与人的沟通和协调,活跃企业氛围有一定的效果,值得提倡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但是,文化建设绝不仅仅是搞几次活动就完成的,甚至总是靠搞活动也无法完成的,作为企业的管理工作者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和对待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着手抓建设,不停留在形式上。
  2 树立良好的文化理念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立的,是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它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行为和活动来传播。在所有文化中,价值观是根基,是其它一切文化的轴心,它是整个文化中更稳定的结构,也是最不易更改、根深蒂固的部分。它一旦形成就有不可抗力,不容易同主体分离,而成为人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指挥棒"。因此,确立新型的观念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1 打破传统观念,树立社会责任理念
  新型观念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体现时代要求的观念。由于受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制约,在现代企业模式提出之前,人们往往认为,企业只是用来赚钱的,企业之所以要生产产品,是因为要取得经济效益,单纯注重自身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发挥,情商的作用日益显现,社会责任意识日益增强,一个企业不仅要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而且要用对社会的责任提升自己的品位,构建社会和谐的企业文化。
  2008年的"封杀王老吉"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5.12汶川大地震后,CCTV赈灾捐款晚会上,加多宝集团厉害,捐了一个 亿!当大家知道那是生产王老吉集团时,接下来的几天里,各个论坛里充斥了和王老吉有关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赞扬这个企业的,表示今后只喝王老吉。一篇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尤为火爆,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个亿,网友一致认为:不能在让王老吉的凉茶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见一罐买一罐,坚决买空王老吉的凉茶,让王老吉的凉茶不够卖! 在国家危难面前,王老吉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意识胜过有些大型企业,但她得到的社会回报和社会影响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这种企业文化是经过长期修炼才会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来。
  2.2 更新思维方式找准自身的生态位
  理念的树立是更新思维方式的前导,确立生态位是更新思维方式关键。所谓生态位(这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仅是指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更重要的是指它所执行的功能--它的实物链、行动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企业生态位的确立,不仅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分工人员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功能决定了企业的地位。按照为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的理念要求,企业自身及企业管理者都应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改变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想法和做法,变孤立独行为和谐共行;变只有政府领导为社会各机构都影响自身转变。站在为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责任,与他企业相互提携的立场上,提高相助出效益,双赢见质量的意识,形成与社会互容互动的良性循环。
  3 发挥磁场效应不断创建新文化
  一定的环境对人的情绪、内心体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象人们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面对殡葬事件就压抑、悲痛欲绝一样,企业的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创建也同样会产生影响。企业环境以清新典雅、文明乐观为主旋律,其基调要健康、坚强,色彩应突出多样、亮丽,给人以轻松明快的感觉,虽然有时企业内机器隆隆,但环境的磁场效应能够增加人的奋斗欲望,提高精神魅力,打造精神创新能力,挖掘企业文化动能,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人员形象的外化表现
  企业文化首先展现的是外在的有形的东西。人员的外在文化表现主要有:个人素质的外在表达、企业人员的精神面貌、技术熟练程度、语言方式等。人员个人素质是企业人员形象的主要方面,是企业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展示面。企业人员的精神风貌直接展现企业文化的良莠。良好的精神风貌可以振奋精神,增强勇气与信心,增加亲和力,提升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也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提高企业效益奠定了基础。 企业人员的技术质量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得以发展的主动力,是企业之所以具有"吸引力"的根源。企业人员要不断钻研技术,提高水平,并把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人格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3.2 企业人员形象的内涵展示
  内涵是一种含蓄的、不外露的内在品质,它是一定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一定的文化底蕴,通过外在的载体展现出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潜心谋划文化底蕴的外现,并通过其外现来展示自身的风格和特点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其魅力凸显的重要途径。企业人员内涵丰富,文化积淀浓厚,其行事方式就端庄厚重,处理问题稳妥,技术基础牢固,挖掘潜力很大。不论在厂区内还是下班后,企业人员的积淀出的文化素养都会不经意间流露,通过这种流露,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注重企业本身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3.3 企业内部互动文化体系的创立
  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工作应当形成联动效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不能机械地将这些因素分开。那么,就要动员全体企业人员,共同创建新型观念文化,以培育企业精神为核心,建立全体领导职工互动文化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之"魂",企业在进入市场以后,要求企业精神要有更高的境界,具备五性,即先进性、群体性、职业性、稳定性、独特性。其中独特性是关键,就是企业精神的制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企业精神是贯穿在整个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纲领,是其他企业文化建设要素的灵魂。为此要把培育能反映本企业特点,能够发挥导向、激励、凝聚、陶冶等功能的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线。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的价值观,因此,企业应不断深化企业精神的教育,启发职工以个人价值观服从于群体的价值观。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带动全体职工形成互动,有道是:把欢乐告诉你的朋友你会得到双倍的欢乐,把痛苦告诉你的朋友你会减轻一半的痛苦。使整个企业在目标一致的大动力作用下互容互动,共同推动企业文化向纵深发展。
  3.4 充分展示企业文化的作用挖掘企业文化动能
  伴随着经营上微利时代和管理上精细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文化也必将向科学的管理时代进发。企业文化的特殊位和作用,又使得那些长于经营的企业家把精力投注到企业文化这个内涵丰富的主题上。
  随着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企业文化的无限动能不断被从掩埋的状态中挖掘出来,但无论如何,这种动能也不会在一时之内全部被发现,文化本身就是隐性非常深厚的,在充分认识其作用的同时,也不能把一切政治的、经济的东西统统归于文化,这是片面的。一方面,文化的功能与作用要得到充分的肯定与认识,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表现。另一方面,在充分认识其作用的同时,要不断让隐性的作用暴露出来,这样才能被群众所掌握,才能越来越发挥其就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永佶.中国文化现代化[M].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5).
  [2]何云峰.中国人的心态历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79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