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快乐德育课――浅谈中职德育课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德育课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课,如何有效地和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使得德育课能在师生快乐的教学探讨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 快乐教学
  
  德育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德育课中师生之间能快乐的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思想素质转化职业素质;触动教师的创新意识,将教学模式多元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内容快乐化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形成了一套与高校、中小学德育互相配合、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然而德育课课时虽多,但职教特色并不明显,基本是“成人化的标准,知识化的形式,课堂化的模式”,这需要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准绳,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享受德育课的快乐。
  1.注重学生特点,教学内容人性化。中职学生的年龄、专业、心理等各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德育课课程的教学安排上,要以人为本,立足于做人这个问题,夯实做人的基础,铸就良好的人格,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应具有层次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合理调配教学内容“近、亲”的“人性化”。
  “近”,贴近学生。德育课教育的内容除了要坚持思想性,应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外,还应注重规范教育、公民教育、心理教育、环保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如心理教育方面,学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和心理疑问,但又难以启齿,通过德育课心理教育方面的渗透将有效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的关注度。讲好和讲活德育课要避免教条化、空洞化的说教,要以教科书为蓝本,多增添一些事例,用事例来吸引学生,用事例来解释理论,使其生动多样化。
  “亲”,亲身体验。德育教育如果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知识教育就难以解决“行”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增加德育课的实习课,把这门课的教学贯穿于学生的在校全过程,通过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强化爱业、敬业、勤业的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自己寻找社会生活中的先进人物,近距离采访,对于所获感受进行交流,由被动接收知识到主动运用知识,加强德育的真实感,由抽象到具象。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强化意识,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符合中职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增强学生对德育课的热爱。
  2.结合社会现状,教学内容时代化。教科书一般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效性相对减弱,对于信息化时代,德育也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改进和完善德育课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要注意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尽可能地缩短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贴近学生和社会实际。
  3.优化教师队伍,教学内容专业化。德育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艺术性也很强。德育教师除了敬业精神和个人魅力外需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上课要有针对性,并对现阶段的方针政策更好地理解。可以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做好专业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保障德育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深造,提升业务水平。通过有所为才有所作为的教学理念,形成良性的师资队伍发展,保障教学内容的专业水准,使得教师“累”并快乐着。
  
  二、教学方式快乐化
  
  德育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较少,如果不注意授课方式,即使教师对理论的讲授再准确、深刻、全面,学生也不会感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熟悉、创新,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根据前人的教学经验,已经总结出相当多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等,都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广泛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社会发展,德育课的特点,要不断改革和发展新的教学方式,如实训教学,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真、经营,教学方式合理化。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多样化,给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机遇与考验。德育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及所教学生特点,需要教师有全局的眼光,分析何时用何种教学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教学实践经验,新颖的教学理念,创新的勇气,驾驭全局的魄力,通过综合分析后选定最合适的教学方案。一味的追求“新、奇、特”,而忽视学生最后掌握知识的状况,那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误人子弟,所以教学方式的合理化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
  
  三、评价体系快乐化
  
  良好的评价体系能使得师生在轻松、愉快中实现教学效果,并且终身受益。德育课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定成绩,中职学生本就有重专业轻文化课的心理,于是考前靠死记硬背就可轻松通过的思想稳扎在心底,平时上课便出现人在心不在,严重违背了开设德育课的真正目的。
  建立完善的德育课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可以将实践和理论,平时和期末,课堂和课后相结合,实现多维一体的考核方式。
  1.理论和实践。教材中重要的一些理论知识点作为理论依据,需要学生熟记并能阐述其意义的可以要求学生熟背并能展开分析,以便正确观念、指导实践。德育课成功与否最终还是以实践来证明一切的,学生日常的各方面道德表现,不仅能真实反映课堂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能力,对其产生真正的影响。理论和实践相互应证,德育便能在愉快的氛围中螺旋式上升。
  2.平时和期末。平时成绩的设立能使学生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不断感受德育的真正价值,可以不断改进,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期末成绩是学生对平时表现的一种验收,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重新认识。
  3.课堂和课后。课堂考评可以根据学生课堂情况给予一定肯定,如课堂纪律、回答问题情况等等。课后考评是根据学生课后各项知识点的运用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评价。稳扎稳打,做好循序渐进。
  以上几种方式相互结合、渗透,将自评、他评、开卷、闭卷、调查报告、实践等等评价方式进行有效运用,彻底改变了原有单一的知识积累考核方式,促进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总之,在上德育课时让大家都快乐起来,教师快乐了能释放教师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德育课的内容才能生动又有新意,感染学生;学生快乐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课的内容才能渗透其心灵深处,造福社会。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只要德育课快乐了我们的社会会更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4).
  [2]南永新.关于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05,(1).
  [3]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74.
  [4]陈长莲.职中德育课应以学生为中心.职业教育研究,200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5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