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高等学校的和谐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虹

   [摘要]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在高等学校中,和谐教育的重点是和谐教学。实施和谐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系统阐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分析了高校实施和谐教学的必要性,并具体提出了几种和谐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和谐教学 互动 环境
  
  一、传统教学的缺陷
  1.传统教学模式不是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对学校的声誉影响没有什么帮助。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都一个样,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就无所谓优势。
  2.传统教学成本最高。拿企业作类比的话,传统教育就象人工模式管理企业,而采用ERP管理的企业效益则可以成倍增长。传统教育不能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不管一个老师水平多高,他也只能教一个班、一节课。教学质量不能整体提升,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传统教学对有心扩大教学规模的学校无疑是个瓶颈和阻力。如果贸然扩大规模,只会导致教学质量严重脱节和下滑。
  3.传统教学知识可更新性差。教学的课本不可能一直更新,新的指导性理论、新的专业或政策性调整不能及时反映到课本中,这或许可以通过上课由老师来补充。但是,因此也让学校养成坏习惯,对新兴的知识缺乏热心,长此以往,知识的滞后性不可避免。
  4.学生的知识自主选择性差:学生是各个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撮在一起的,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却因为课本的局限性和老师的专业倾向,只能陷入某种固定模式。自己想学的学不到,不想学的多了解一点或许没坏处。但是,不遵从人性的自然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将来的个性化发展方向。
  5.传统教育的弊端导致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偏差。本身存在的不足想通过一种简易的渠道来解决,如现在的各种拟真软件其实在于模拟某种固定的业务形式,与专业性学习和实践性提高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二、实施和谐教学的必要性
  和谐教学法是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学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世纪主人的重担,必须大力开展和谐教育,力争做到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和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奠基。
  爱因斯坦曾经告诫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和谐教学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实施和谐教学是我们目前和谐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1.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既成为引领学生迈入知识殿堂的导师,又成为重视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朋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以课堂为载体启迪学生的心智,为学生搭建通往成功的阶梯,这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每位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教师应该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因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因此,板起面孔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这个时代,教师应积极地点亮学生的心烛,让学生自己燃烧起来,既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2.营造接纳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要充分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教学行动上去研究学生,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要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的环境。
  3.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赞赏每一位学生细微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素质和优秀品质,要让学生永远感到我能行,尊重和赞赏实质上是师者内心的爱的外化,这种爱将续写新型的师生关系、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学校要为师生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学校要为师生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通过组织有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师生在共同参与、协作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增进了解、沟通与协作,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打下基础。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和谐教学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高育人质量,都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和谐教学的意义
  “和谐”是一种美,“和谐”能产生美,课堂是和谐教学的主要活动场所,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课堂”。让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变为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释放活力的空间。和谐的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是知识发现的引导者,是对话的启发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业的评价者,是教学信息的重组者。因此,在整个“和谐课堂”中,教师是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用自己的和谐底蕴发展学生的个性。构建和谐教学,更能够促进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谐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目标,在和谐教学的基础上能够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和效率。构建和谐教学,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起点和牢固基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和谐课堂教学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研究和谐教学更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当今社会和谐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必然趋势,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互相交流的平台,发展和谐教学,才能够保证教育事业和谐向前发展。因此,和谐教学,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才能真正促进教育事业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屹东.“和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53-56.
  [2]南京师范大学主编.教育学[M].1990.2.
  [3]邢真.和谐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9,8(8).
  [4]李永贤.浅析和谐教育[J].邯郸学院学报,200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