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要的是那块“石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法根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位专家给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他先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一块块放进一个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专家笑而不语,伸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专家又拿出一桶沙子,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最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学生议论纷纷,专家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了。”
  对于学科教学而言,这个故事隐喻着这样一个古老的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学科教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什么知识才是那些最有价值的“石头”?哪些知识才成为最有价值、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内容?却是一个长期令人困惑的问题。往往上完了一堂语文课,执教者却很难说清楚究竟“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我们现在的教学研究大多集中在“怎么教”上,而很少关注“教什么”,缺乏自觉的语文课程意识。于是,面对文选型的语文教材,我们常常“找米下锅”,想到什么就教什么,不同的老师教出不同的内容来,充斥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泛语文的东西,经不起严格的学理推敲。有的甚至跟着“课文内容”跑,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正确轨道。症结就在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严重缺位,就在于进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语文知识”十分陈旧且十分贫乏。如叙事的文章,除了重复“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的套路,几乎没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可教;写人的文章,纠缠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上;散文,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个说法;诗词,在诵读、感悟思想内容之外,就是讲些词牌、押韵、平仄等极为表面的知识。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教学就在这些极其有限的知识里来回“折腾”,还美其名曰“螺旋式发展”,实质上就是低水平重复。探寻语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石头”,从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个层面入手,研制适切的语文教学内容,是从根本上治愈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顽症的一剂良药。
  王荣生教授认为:课程内容是指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它解决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指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解决“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它实际上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由此可知。作为语文教学“石头”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往往黏附在语文教材的课文里,未能清晰而完整地提炼出来,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积极开发、主动研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学中的这些“石头”,按照新的语文知识观,可以分成“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语文教学中所要学生识记的字词、积累的诗文及所要了解的比喻、拟人等语、修、逻知识,都是“陈述性知识”;重要的是“怎样概括”、“怎样推理”等关于听说读写策略的“程序性知识”,以及“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学习策略”的“条件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这些知识将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如“概括策略知识”教学,就包括:概括句子、概括段意、概括文章部分内容、概括一篇文章、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概括一本书或几篇题材相同的文章内容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知识都处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及时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去伪存真、去粗求精,永远保持语文教学内容的鲜活状态。
  从某个角度来说,语文教学内容的缺失,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展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专业发展的空间。每一个有志于语文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可以积极参与语文课程研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乃至编制具有教师自身风格特点的语文教材,真正成为专业的语文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1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