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霍玉敏

  [摘要]在知识经济和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诸多局限。在新形势下,适应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作者简介]霍玉敏(1969-),女,河南信阳人,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洛阳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河南 洛阳 471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中原崛起背景下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821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30-02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社会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甚至将人才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教育部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通过吸纳民意形成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未来1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提供了开放思路。两大纲要从观念更新、培养模式创新以及评价制度改革等各个层面,构成了整个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完整框架。新形势下,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供方市场之一,应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一、新形势下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
  当前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质量大受影响。高校从创造知识的角度引导着变化的潮流,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却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新形势下,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责任。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时刻关注当前社会人才观的发展。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人才选拔方面,许多世界级大企业在用人方面都有着各自颇具特色的要求。如诺基亚公司,把人才分为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技术背景、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为硬件,而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视为软件,两者必须兼备。微软公司在用人时非常关注团队精神、人品、激情、智慧。IBM公司用人强调这样三种素质:必胜的决心、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和团队精神。还有的企业提出了“3s”标准,即self-canfidente(自信)、simplify(管理作风简洁化)、“speed”(讲速度)。综合现代企业的人才观,高校要结合两大纲要精神,将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并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现代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
  关于人才的定义,《现代汉语辞典》的注释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这里强调了“德”与“才”的兼备。企业用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即人才必须有真“才”;“才”是人们工作和生存的能力表现,是知识、能力和业绩的综合体。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内外交往频繁,企业选拔任用的人才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德”是衡量人们精神和品行的尺码,是人们灵魂深处的自我规范,是指导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德”是根本、是长远,并非应急时就能造就的。“德”好比方向盘,“才”犹如发动机。无德之才,犹如失去方向盘的汽车,会误入歧途;而发动机马力越大,其危害越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二者的关系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指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翻开历史,有“才”而无“德”的人,往往不是一事无成,就是身败名裂。三星集团早在1957年就提出公开甄选人才的依据为人品、智能和健康。董事长李秉哲在用人时,首先看中的是人品,然后才是“才”。他们要求员工首先要学会做人。中国有句古话,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所以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用人都必须注重德才兼备。那种过分看重才能而忽视品德的做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与事业的长远发展。德才兼备是一个人的立身根本。越是卓越的人才越要德才兼备。如果有才无德,则其才越高,可能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危害就越大。
  (二)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四千两百万人,居世界前列,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仅一万人左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中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这表明,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着国家长远发展。
  (三)现代社会需要有团队精神的人才
  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进入企业的人才,首先需要的是学会团结协作、融入企业氛围。对于任何一个集体,团队精神都非常关键。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作技能之外,还善于与人沟通,尊重别人,懂得以恰当的方式同他们合作。对企业而言,个人就像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企业不但要把最大最好的珍珠买回来,而且要有自己的“一条线”,能够把这一颗颗零散的珍珠串起来,共同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这条线就是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团队精神。
  二、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学生的考试成绩是社会和家长评判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实际上,社会的需要与否才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只有按社会需要培养人,高等教育才有质量可言。除教育的自身规律外,教育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市场经济服务,培养与市场“适

销对路”的人才。学校应当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造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老专业,发展市场经济急需的新专业,并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修订培养计划,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2010年7月和8月接连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目标显而易见,就是要衔接教育和人才培养。后者提出,十年后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一)高校应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德育放在首位。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关系到人才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当今社会由于历史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以往所恪守的观念受到严峻的冲击,因此,高校应探索德育工作的规律,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德育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教育中应坚持不懈地实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采用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充分利用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以及以社团组织为依托等途径实施德育教育;在手段和方法上,采取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教育与自我教育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而培养出一大批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献身的接班人。
  其次,高校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造就合格的专业人才。哈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世界领袖地位并经久不衰,就在于近一百四十多年来其7任校长从未停止过教学制度的改革。哈佛大学在教学制度的设计上主要体现两个目的:一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创新性等);二是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保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根据麦肯锡公司刚刚发布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显示,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仅有30万人跨过了及格线。当然,国外公司的数据可能并不完全客观,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不足。高校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面向社会实际、强调学科交叉、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将课程设置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的统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它的质量高低、设置是否合理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关课题组针对部分国内企业的调查显示,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学习深度不够,与社会需求脱节,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制约因素。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十分重视通识课程的作用;二是十分重视创业课程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高校应特别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从灌输知识为主转变到开发智力为主,要倡导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强调把教学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到怎么“学”上。强调既抓好课内教育,又要抓好课外教育,注意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方法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
  (二)高校应着力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才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为此,高校应特别注意为学生成长营造宽松、开放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让大学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助推器。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营造多样包容的文化。大学在招生选拔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特质,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本科教育的目标与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的内涵,使探究成为教学的动力。大学要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开设研讨型课程,完善助教制度,尤其要让低年级本科生尽早地接触和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让他们在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体验学术研究甘苦的过程中,激发学术兴趣和创新潜能,让学生有更多与教师研讨交流的机会,拓宽知识面,激发探究兴趣,提高思辨能力。高校还应该在课程与专业活动以外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广泛深入地接触大量不同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学会观察与分析,形成有独创性的对策,积极发掘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使学生将个人体验、社会认识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实践中思索问题和对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具有清晰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针对这一具体明了的培养目标,大学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可以有依可循、有据可查。美国大学的经验对于我们思考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三)高校要着力培养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
  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会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成功的团队并非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相反,成功的团队十分尊重成员的个性,重视成员的不同想法,真正使每一个成员参与到团队工作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配合,完成团队工作目标。团队精神是将人的智慧、力景、经验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动,使之产生最大的规模效益,用经济学的公式表述即为1+1>2模式。
  高校应通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团队精神的培养,开展各种思想政治讲座,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可以利用班会(团会)这个素质教育的综合课,加强班级建设,凝聚学生的向心力。同时,培育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许多社团活动都需要社团成员的协同、奉献才得以成功,在学生参加这些团队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感悟,逐步凝聚出较强的团队精神。
  总之,高等教育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作用,让人们能够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上去审视教育,在经历了世纪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和世界规模第一的突破,进而转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时期。高校应抓住当前发展契机,在新形势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教育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有效机制,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3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