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握新时期网络特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谭志华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论坛、博客、微博、QQ和MSN等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并就新时期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出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21-03
  
   调查显示,由于大学生群体本身所具有的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的特性,使其一直是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高等院校在社会“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充当排头兵的作用。互联网的普及昭示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却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网络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使用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网络发展的初期仅仅是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和载体而已,但后来随着网络虚拟社区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正慢慢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法、生活方式,直至最后影响到整个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未能迅速适应网络新环境带来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时处于被动局面。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教育者如何趋利避害,在有效遏制网络不利影响的同时,让其最大程度的为我们生活服务,这是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特性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网络及其所构筑的虚拟世界,拥有许多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特点。它在给我们大学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了解网络特性并把握其发展特点有利于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网络的多元性及其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冲击。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传播,跨越国界、跨越种族。不同的政治信仰、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等在不断地碰撞和切磋过程中共存。在自由、平等和开放精神的指引下,网络文化日益呈现出其多元性。网络世界是一部百科全书,却也像个大染缸,正面的、负面的消息都充斥在这个世界里。这些铺天盖地的消息使大学生难以分辨和判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一部分大学生就这样在这个大染缸里迷失了,再加上某些西方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利用其对网络技术的垄断,在网络上宣传某些歪曲的价值观,更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扭曲。
  2.网络的虚拟性及其对大学生正常生活的冲击。网络以强大的信息资源为依托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且充满诱惑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交友聊天、可以购物买卖、可以得到很多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东西。也正因为这特有的魅力,网络对许许多多的大学生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社区等而不能自拔,浪费时间金钱的同时还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很多学生在回到现实世界之后忍受不了现实世界与虚拟社区之间的巨大落差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网络的繁杂性及其对传统道德约束的冲击。网络时代刚刚兴起,实名制等网络监管技术还很不完善,很多不法分子就利用网络通信快速、隐蔽等特点,从事违法活动,如网络欺诈、网络侵权、黑客和病毒等。与互联网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这些犯罪活动中,大学生是受害者,但也不乏许多学生参与其中的例子,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些都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敲响了警钟。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网络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教育者应密切关注网络的影响,把握网络特性,充分利用其优点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时应具有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评估能力、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网络知识时代,面对潮水般涌来的信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要学会使用各种最新网络技术,培养自己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但要懂得细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艺术,更要在技术上介入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和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引导、教育学生,使学生既能在网络文化中受益,又能达到“思想”、“学业”双毕业的教育目的。
  2.增强责任意思,培养学生养成网络自律的精神。唯物辩证主义告诉我们,相对于外因,内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网络不良因素带来的影响。在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中,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自律、自控、自辩等的能力培养。高校教育者可以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增设网络道德课程,以此向大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自律意识,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以便在潮水般的信息中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些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此来监督和督促大学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使用网络。
  3.加强引导,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如前所述,网络具有多元性、虚拟性和繁杂性等特征,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充斥在里面。所以,高校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引路人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网络舆情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可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好融服务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把网络信息传播的正面效应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控制网络话语权,建立主流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权威性;二是加强对BBS论坛、微博、QQ等网络互动平台的监督,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对不正确的信息进行跟帖解释和引导等,净化网络环境,逐步形成先进的网络文化。
  三、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同其他的新兴事物一样,微博也具有其两面性,给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微博传播信息时的无屏障性,使得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集中性功能严重分化;微博话语权的阅众分享,严重挑战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微博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与复杂性,使得大学生在潮水般的信息中迷失了自己,造成了认知偏差。因此,高校教育者,特别是辅导员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趋利避害,让微博发挥其优势来为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1.正视微博,树立积极研究微博传播功能的新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今大学生的生活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传统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和信息更换的步伐。因此,客观、理性、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微博并使之成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进程的生长点,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2.应对挑战,积极利用微博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教育者可以积极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对学生添加关注,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微博便捷、快速、辐射面广的优势,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建微博发布平台,发布讨论时事、道德经纬、校园焦点等问题并引导讨论,营造良好氛围,在宽松的环境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融入其中,于潜移默化间实现对大学生心灵的“深度辅导”。
  3.加强组织,为通过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大学等高等院校还应当建立组织领导机制,突出领导的引导作用和责任意识,为微博的运行提供保障和支撑,以有效支持辅导员借助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在领导的带领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微博平台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微博平台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并对平台的各种事负责以强化责权意识;选拔培养微博信息员队伍,这支队伍可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等为骨干,负责整合和发布面向学生的相关信息,以此来树立主流文化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把握网络特性,趋利避害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是时代对高校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加强媒介素养,尽快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识,以利于把握好网络特性,让其更好的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凌石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1).
  [2]尹兴国.博客在大学生细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3]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学术论坛,2011,(3).
  [4]邓福蓉.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4).
  [5]刘原.基于QQ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J].价值工程,2011.
  [6]刘容筝.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0,(5).
  [7]高旭.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J].龙岩学院学报,2010,(6).
  [8]李晶.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扮演[J].理论研究,2010.
  [9]方宏建.以微薄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10]邓红彬.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5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