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涛

  一、课外活动的意义
  课外活动具有区别于课堂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巩固、加深、丰富了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锻炼了学生观察、动手、思维、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1.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促进学生获得新知识。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用于实际,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2.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如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
  3.课外活动可以使教育者及早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个人的志趣、爱好、特长以及各种才能都可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和表现。因此,教育者可以从中发现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并及时对其进行培养和训练,培养人才。
  4.课外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生活在一个关系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去认识他人、评价他人,学会与他人交往。
  5.课外活动是培养良好公民的一种手段。课外活动的出发点应是培养学生做一名良好的社会公民,培养他们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护名誉、诚实、公正等品质。
  二、怎样开展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百折不屈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其将来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深感课外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谈一下在开展课外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1.课外活动的开展应紧密联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深化课本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知识积累总是向深度与广度两方面发展的,知识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最底层的知识为梯,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循序而上。同样,历史课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以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为根本,所选课题不宜偏难,否则学生“蹦起来都够不着桃子”,三蹦两蹦,积极性就没了,兴趣也丢了,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教师应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目的。
  2.课外活动的开展应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1)知识性。所选活动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知识容量,使学生通过认真、细致、耐心的研究,掌握相应的技术,懂得一定的道理,增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到了增强。最后,教师再顺势利导,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2)趣味性。活动内容要使学生感到有趣,而不是枯燥无味。(3)实用性。课外活动要密切联系实际活动,多选一些能够为实际生活服务的项目,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以上三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活动中应注意协调结合,可突出一方面,但不应顾此失彼,或干脆不重视某一方面。
  3.课外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维、创造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教师不应该包办代替,剥夺学生的自由权,而应做一些引导工作,使其独立完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要及时对课外活动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写出体会、报告,并进行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写作能力,而且对于学生思维的条理化、知识的系统化都有重要作用,能使他们通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总结出规律。学生将活动内容以论文形式写出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广泛交流讨论,让他们把各种观点都摆出来。让他们通过分析、思考,判断其正误,对照自己的结论,看看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有欠缺、思考不对头,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课外活动中应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造性活动离不开顽强的毅力与坚持精神,“三分钟热度是烧不开水的”。在活动过程中,除前面提到的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动机、丰富的情感、勤奋的精神、顽强的毅力与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课外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补充了课内的缺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素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要想真正搞好课堂教学,就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314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