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亮

  摘要: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科研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7-02
  高校是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繁荣意义重大。据统计,我国高校40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高达65.23%[1],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高校青年教师代表着我国科学研究的未来,肩负着培养我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对于保障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和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还存在科研兴趣不浓、科研方向不明、科研能力不强、科研体制不佳等诸多问题[2],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主观与客观方面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望对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有所助益。
  一、主观方面:青年教师应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1.明确高校教师职责,提高科研积极性。青年教师应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科研责任,充分认识科研对学校发展和自我专业成长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参与科研活动的意识,提高从事科研活动的自觉性,增强科研信心,勇敢面对挑战,通过长期的科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提高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2.挖掘自身潜力,找准研究方向。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首先就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尤其对于刚刚进入高校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通过自身努力尽快转变科研角色,变学生时期的被动科研为教育工作者的主动科研。青年教师应结合自身兴趣特长、专业特色和国家社会需求,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做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并不断拓宽和深化自己的研究领域。当然,要找准科研方向,要求青年教师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敏锐的学术思维为导向,以创新的学术前沿为内容,以高尚的学术追求为目标,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一条既适合自身发展又有益于社会需求的科研道路,避免长期做低水平、无价值的重复研究。
  3.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青年教师走上高校工作岗位后,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青年教师要结合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积极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掌握国内外的学术动态,研读大量权威核心论文,启发自己的学术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文献资料整理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在撰写学术论文或申报科研项目时,要主动向科研水平高的教师虚心请教,学习他人所长,补己之短。此外,青年教师还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努力争取外出进修或培训,通过交流学习来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拓宽学术思维,提升科研素养。
  二、客观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关怀和引导
  1.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一般较高,他们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思维活跃。然而,由于很多高校都面临教学任务繁重的现实问题,精力相对充沛的青年教师也就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教学主力军,由于在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青年教师往往无暇顾及科研工作,科研能力也就难以提高。因此,学校在安排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时,应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也是高校科研创新的生力军,重视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使青年教师在从事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科研活动,让思维活跃、体力旺盛的青年教师能够在高校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外,青年教师也应学会妥善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保证两者的和谐发展,做到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2.加强人文关怀,减缓经济压力。处于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青年教师常常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国家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在住房、家庭、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比如,国家可采取修建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的形式,学校可采取尽量提供过渡房源的方式来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让高校青年教师能够在刚开始工作的几年内有能力度过经济压力最大的艰难时期,免去他们做科研的后顾之忧。
  3.提供科研平台,加强学术引导。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进一步扩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范围,从重点高校分阶段逐步扩展到整个高校系统,这样才能够使普通高校有更多的经费分配给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对于高校而言,应充分吸引利用校内外资源,增加青年教师科研经费的投入;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科研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开展与企业合作、技术入股、科研成果转让等活动获得资金支持,增加科研经费总量,努力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为服务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开展科研活动,得到科研经费的资助,提高科研水平[3]。
  高校应建立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和科研扶持专项基金,为青年教师进行科研试验、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活动等提供资助,使有潜力但无经费的青年教师能顺利开展科研活动。同时,在科研项目的申报方面,高校也应注意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获得科研项目的机会,比如校级课题申报可向青年教师倾斜,省部级课题申报应给予青年教师同等机会,国家级课题申报应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等。
  此外,高校也应加强对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有效引导。学校可结合自身学科实力,集中优势资源,合理组建科研梯队和学术团体,并将具有科研潜力的青年教师吸纳进来,引导他们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为高校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制定有效激励机制,增强科研信心。激励机制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符合高校青年教师实际情况和内在规律的、具有长效性的全面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手段,使青年教师达到对工作过程的内在奖赏和自我强化,超越对物质的需要与追求。科研激励机制要全方位地开展,要强化人的动机,激发人的行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4]。科研机理制度的规范化与法律化,为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而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则是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管理者在操作中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激励层次[5]:一是通过物质奖励,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中间,最终调动全体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效果;二是通过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证书、提供学习机会等精神鼓励,让教师形成自我认可、自我肯定、自我效能感提高、成就动机增强的正向认知与内在动能;三是通过良性的内在强化与自我奖赏,形成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提高教师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唐景莉,陈帆波.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怎样站稳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09-06.
  [2]钟亮.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探析[J].科技信息,2011,(31):66-80.
  [3]李瑛.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弱势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20-21.
  [4]郭淑兰,邬开俊.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的调查与分析[J].开发研究,2009,(2):153-156.
  [5]庾光蓉,徐燕刚.运用激励理论优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261-263.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635232)
  作者简介:钟亮(1980-),男,博士,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418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