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音乐教育因为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大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学生兴趣不是很高。在音乐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这需要老师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并且要与学生多沟通。
  【关键词】义务教育 中小音乐 学生 兴趣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乐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音乐教育有一些现状却不容乐观:因为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大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每节课都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上音乐课的目的也很难实现。怎样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呢?在音乐教学中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这需要老师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并且要与学生多沟通。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道德是关键,它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只有崇高的理想,高度自觉并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品质,才能正规教学,才能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没有正确而高尚的思想道德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其次,教育理论。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教育理论、文化科学便显得更为重要。它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素质。常言道:“要交给学生一碗水,必须自己备足长流水”,这“长流水”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不断更新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科学素质。只有具备合理的教育理论并不断的成长进步,才能更好地把教学工作做好,才能胜任教学,才能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再次,教学心理素质。教学能力素质是提高教学的保证。这里所说的教学心理,它包括教师本身的心理和教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两个方面,两者不能分离,首先教师就应具备有信心上好课,教好书的心理,然后抽出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角度出发,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经常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谈心、交朋友,培养师生感情,减少师生隔阂,不摆教师架子,这样才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兴趣,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和引导学生,也因此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工作能力。最后是教师的身体健康,它是支撑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只有身体素质好才能够保证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作为教师,我们一贯提倡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这里面很大程度就取决于我们教师要有个好的体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它是体力和脑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体质,才能胜任繁杂而又艰辛的教学工作和各项任务。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沉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老师情绪化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他们喜欢老师,崇拜老师,而且喜欢老师用商量的语气与他们平等交流。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多用一些“好吗?”、“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你们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他们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特别在低年级教学时,老师应多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当他们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摸摸他们的头,贴贴他们的脸,说一声“你真棒!”“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拍拍他们的肩,说一声“没问题,加油!”。我们要让低年级的孩子感觉我们像妈妈,让高年级的学生感觉我们像朋友。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2.改变以唱为主的课堂教学,创立唱歌、欣赏、律动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
  音乐是情感艺术,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本世纪初瑞士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达尔克罗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的。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创立以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小学生对音符特别陌生,这时我让他们各自制作音节小卡片并在课堂中用柯尔文手势教他们唱七个音符,这种教学手段他们特别高兴的接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可以自己视唱简单的旋律片段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心中很是欣慰。在学习七年级音乐《班级演唱组合》这一单元歌曲《青春舞曲》时,我先用一段以《青春舞曲》为背景音乐的现代舞作为课间音乐视频,引起学生动的欲望,讲述新疆的民族风情,特色食品,民族乐器,音乐特点,增强学生对新疆音乐的兴趣,在学唱歌曲时,进行节奏练习,随音乐拍击节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并随音乐律动,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表现的积极性,整节课气氛活跃,课堂效率较高。在小学音乐课中,歌曲《小拜年》充满着过年的欢乐气氛,小朋友们又特别喜欢过年。在教学中,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会闻歌起舞。在按歌词内容做各种动作的基础上,让小朋友们自由表达过年时的各种情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时,让学生当导演,把歌曲编成音乐剧,学生各抒已见,有的编出了割草、播种、赶羊的动作,有的搭起手由低到高表演谷堆越来越高,有的表演家乡各种动物的叫声。学生千姿百态和充满真情的动作,既是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他们创造音乐的结果。诚然,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应包括游戏律动、演唱演奏、欣赏活动、思维辩析、创作想象等,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个人、小组、集体、自由组合、指定安排。“动”符合儿童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热爱自己的音乐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447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