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言符号的二元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语言符号的概念和音响形象二元关系,替代为“所指”和“能指”的二元对立关系。根据这种语言文字符号的性质开展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语言文字符号背后隐含意义和文化、历史、政治等信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字】能指 所指 不变性 可变性 语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一词,“语文”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性概念之外还相继衍生出“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含义。但,“语文”的文学、文化衍伸的基础还是其最初的工具性功能。因此,在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工具观的影响下,语言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语言文字符号是事物的概念和音响形象两项要素构成的双重的东西。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语言符号的概念和音响形象二元关系,替代为“所指”和“能指”的二元对立关系。“所指”指符号形体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概念,“能指”指符号的音响和形象。比如《近试张水部(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根据此诗语境,“舅姑”一词能指的是公婆;所指的是主考官。基于此,“所指”所体现出来的意义、讯息的复杂性对语文教学有特殊意义。
  一、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影响语文教学分析的确定性
  尽管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组合特点,但是语言符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固定下来之后,便形成了一套语言符号系统,这种语言符号系统不再为大众之中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并拒绝一切任意替代。
  语言符号的不变性是必须将语言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去考察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语言符号“所指”的对象是确定的。比如:“风流”一词有八个意义指向,但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风流人物”中,却只能指“才华出众”这一意,而不能指“放荡不羁”等意。这就说明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的不变性使得学生在理解课文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上更为方便和深刻。也就是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及时纠正教学中的语言符号偏差。如在作文教学中,网络语言符号对语言符号系统的冲击。
  网络语言符号在网络环境中存在,不管是火星文还是网络俗语,只要现有的语言系统存在能够表达的完整符号,就不会被代替。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国语配音中出现了“我靠”这一叹词并流行于网络,但不久就消亡了。火星文的出现更不能对现有语言符号系统照成影响,反而反噬了使用者本身。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俄”(其想写“我”),“箪”(其想写“单”)等字,音响不符,指代不明,表意不清,无法起到语言符号最为基本的沟通作用。故,在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符号的不变性,防止学生错用语言符号(火星文等),影响正常交际。
  二、语言符号的可变性造就了语文教学分析的难度
  语言符号在时间上发展的必然性导致了语言符号所指和能指关系的转移,这让相同的符号在不同时期的文本中产生了不同的指向。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文字表现方式和意义表达方式的不同。而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现代小说、当代小说等,这些作品的时间跨度显示出语言符号所指与能指的复杂性,给语文教学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衣”,在古代存在两个基本指向:一是“衣”(yi55)作为名词的“衣物”,二是“衣”(yi51)作为动词的“穿衣”。但在当代则只是作为名词的“衣服”。
  语言符号的可变性还存在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相互转化表达的过程中。比如翻译对语言造成的可变性影响。香港作者西西的作品《ICITY》,翻译成中文名称就变得多种多样,直译的《我城》,意译的《我的城》、《我之城》、《我在之城》等等,而每一种翻译都具有其“能指”的对象。
  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可变性,我们对语言文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读”,有些是无意的,有些是刻意为之,不管是何种“误读”,都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又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广度。基于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正视语言符号“所指”与“能指”的关系在时间变化发展上的转移,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符号在不同时间线上的意义。
  三、语言符号二元关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中小学时期是掌握语文基础知识,锻炼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时期,学生对语言符号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一是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语言文字符号“能指”所指向的符号音响形象,强化语文基础训练。这最主要表现在偏旁结构不同的字词(如“通(tong55)”与“诵(song51)”),同音异体字(如“震”与“振”),多音字(如“漂(piao55)(piao214))等的教学。二是要让学生重视“所指”背后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指”背后的隐藏含义往往体现出文字符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承担的文化、政治、历史等讯息。在语文教学中不应当忽略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一词能指的是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所指的是诸葛孔明的从容形象,由此可想象出一身戎装的周瑜与娴雅的诸葛孔明之间的智慧之争;“樯橹”一词能指的是船的桅杆和船桨,所指的是曹操的水军,由此可以窥见赤壁之战的惊心动魄的宏伟场景。
  根据语言文字符号的性质和特点开展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语言文字符号背后隐含意义和文化、历史、政治等信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08814.htm